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公訴人法庭訊問藝術

2007-12-29 00:00:00徐志高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07年1期


  內容摘要: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對庭審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加強了控辨雙方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的對抗性,公訴人在法庭上全面擔負了控訴職責。法庭訊問策略是公訴人為達到法庭訊問效果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其本身是多種多樣的,而且由于法庭上的情況千變萬化,訊問藝術的運用不可能整齊劃一,只能因人而異,因案而異。
  關鍵詞:公訴人 訊問 規(guī)則
  
  一、公訴人法庭訊問中存在的不足
  
  1996年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對庭審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加強了控辯雙方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的對抗性,公訴人在法庭上全面擔負起了控訴職責。時至今日,新的庭審方式已運行了七年,期間伴隨著以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為首的一系列檢察改革,各級檢察院已培養(yǎng)出了一支適應新的庭審方式,具有較高水平的公訴人隊伍,辦理了一些在各市甚至各省有影響的重大案件。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公訴人在出庭支持公訴中仍然有許多不足,突出表現(xiàn)如下:
  第一、庭前準備不足,法庭訊問時目的不明確,針對性不強,不能很好地圍繞犯罪構成要件進行重點訊問。
  第二、訊問語言僵化,不能根據(jù)不同被告人的文化水平和語言能力,使用適當?shù)挠谜Z進行訊問,導致交流不暢。
  第三、不能根據(jù)被告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當庭表現(xiàn),靈活采取不同的訊問方式。
  第四、公訴人的法庭訊問與其后的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不能較好地結合起來。
  第五、對被告人當庭翻供,或是沉默不語等突發(fā)問題不能較好處理。
  以上問題的存在表明,對公訴人法庭訊問實務進行研究,是解決當前公訴人在法庭訊問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公訴人的出庭公訴能力和案件辦理質量的迫切需要。
  
  二、公訴人法庭訊問一般規(guī)則
  
 ?。ㄒ唬┽槍π砸?guī)則
  法庭調查的全部任務在于核實證據(jù),查清事實,以確定被告人犯罪以及適用何種刑罰。因此公訴人訊問被告人時必須在起訴書指控的范圍內進行,緊緊圍繞犯罪構成要件這一重點,根據(jù)罪名內在的邏輯構成規(guī)則,突出本罪的犯罪特征,把握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公訴人對自己發(fā)問要達到什么目的必須明確,提問的內容要與提問的目的相符,不能脫離案件事實漫無邊際地提問。為了確定訊問的內容,除在庭前擬好訊問提綱外,還必須認真聽取被告人在公訴人訊問前當庭所作的簡短陳述和對指控的異議,分析此陳述與其在偵查、審查起訴階段所作的供述是否一致。發(fā)現(xiàn)不一致且直接影響指控的,應著重訊問。如果被告人對犯罪的主要事實已陳述清楚,公訴人就沒有必要再詳細訊問被告人,只要求其簡明扼要復述一下主要犯罪事實經(jīng)過即可。如果被告人陳述的內容十分簡單,就必須按照犯罪構成的諸要素詳細對被告人進行訊問。
  
 ?。ǘ┮?guī)范性規(guī)則
  公訴人在法庭訊問時,語氣要嚴肅,為促使被告人如實供述,可以對被告人進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和政策攻心,但不能使用威脅性的語言。同時,公訴人應尊重被告人的人格尊嚴,不能盛氣凌人,以勢壓人,不得有侮辱被告人,貶低其人格,損害其尊嚴的言行。
  公訴人在法庭上應避免以誘導方式提問。誘導性訊問,是指訊問者將其想要得到的答案添加在其所提的問題當中,或者將未經(jīng)證明的事實假定為業(yè)已證明的事實作為發(fā)問的前提,強烈地暗示被訊問人按訊問人的意圖作出回答。誘導性訊問下獲得的被告人口供,一方面取證方式不合法,另一方面口供可能失去客觀真實性,辯護人有權請求審判長對公訴人的誘導性訊問加以制止或不予采信。
  
 ?。ㄈ┖啙嵭砸?guī)則
  公訴人在訊問時,語言表達要簡潔、清楚,使被告人能夠理解發(fā)問內容。應考慮到被告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年齡上的差距、城鄉(xiāng)和區(qū)域的差別以及領會能力的高低,盡量使用通俗規(guī)范的語言,避免使用難以聽懂的專業(yè)法律用語。所提問題要具體、明確,切忌籠統(tǒng)或含糊不清,以便使被告人可以就所提問題作出清楚、明確的回答。
  公訴人在訊問時,應是單一提問,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公訴人在庭上切忌“連珠炮”式地一下子拋出好幾個問題,使得被告人感到迷惑,無從答起,甚至答非所問。法庭訊問應力求一事一問,發(fā)問簡短明確,用語簡單合理,避免使用反問句或多重否定句,從而使被告人能夠直截了當?shù)鼗卮鸸V人提出的問題。
  
 ?。ㄋ模┙Y合性規(guī)則
  公訴人訊問不應是孤立進行的,要與法庭調查階段的舉證和法庭辯論結合起來。公訴人在對被告人進行訊問時,不要機械呆板地只知訊問。凡是能夠在訊問中使用其他舉證手段,應盡量結合起來,綜合運用。針對一些有充分證據(jù)證明被告人犯罪的翻供案件,通過當庭訊問某一事實,當即舉證否定,這樣將訊問與舉證結合起來,使訊問與舉證兩相益彰,所產(chǎn)生的合力比單獨的訊問或“事過境遷”的單獨舉證,公訴效果要好得多。
  公訴人訊問與辯論相結合,往往能使撲朔迷離的案情明朗化、清晰化。有些公訴人以為法官或聽眾必然會聯(lián)想發(fā)問與回答之間的聯(lián)系,而疏于指出問和答證明了什么或反駁了什么,這種訊問,即使問得好,也會由于缺乏論證而平淡,影響指控的力度。公訴人的每一句發(fā)問或每一組發(fā)問都有其意圖隱藏其間,被告人的回答一旦滿足這種意圖,公訴人訊問的目的就算達到了。公訴人此時應就發(fā)問和回答的內容證明了什么、反駁了什么向法庭作出聲明或者及時進行論證,以加深法庭的印象。
  
  三、公訴人法庭訊問策略
  
  法庭上公訴人訊問被告人的策略,因被告人的認罪態(tài)度不同而不同。被告人當庭口供具有不確定性,其作為刑事訴訟主體,享有以辯護權為核心的一系列權利,但同時又是刑事訴訟追訴的對象,其人身自由甚至生命與訴訟結果有密切的利害關系。正由于此,法庭審理前,被告人往往已就供與不供、如何供述進行過較長時間的心理斗爭,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法庭審理時,由于法庭這種特殊環(huán)境對被告人造成的壓力,被告人的心態(tài)往往又容易發(fā)生變化,臨庭發(fā)生供述變化的情況,在實踐中經(jīng)常發(fā)生。
  公訴人要取得法庭訊問的成功,首先要做好周密的庭前準備,擬好法庭訊問提綱。對將要開庭的案件要作進一步審查,全面了解案件事實,綜合分析證據(jù)材料。在此基礎上,公訴人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當法庭上出現(xiàn)被告人翻供等意外情況時,公訴人才能應付自如。
  被告人對公訴人的訊問所持的態(tài)度主要可分為三種:一是在偵查、審查起訴和法庭上能一貫如實供述案件事實,認罪伏法,或曾經(jīng)拒絕、不如實供述,卻當庭做如實的有罪供述;二是歸案后始終不供述,不認罪,甚至拒絕做任何陳述,接受法庭訊問時仍然如此;三是在偵查或審查起訴階段曾做過有罪供述,但在審查起訴階段已翻供,或是庭審時突然翻供。
  
 ?。ㄒ唬τ谡J罪被告人的訊問
  對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被告人,公訴人要充分運用其口供內容上的豐富性和證明案件的直接性的特點,展示案件全貌,直接印證控訴事實。在庭審訊問時,主要是注意抓住關鍵,把握層次,突出重點,簡明扼要,只要被告人能夠將犯罪的時間、地點、經(jīng)過、手段、目的、動機、危害后果等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供述清楚,與相關的證據(jù)能夠相互印證,就可以適可而止,不必在一些枝節(jié)問題上糾纏。
  在訊問時還要注意條理清晰,可根據(jù)案情特點選擇合適的訊問順序。對于案情脈胳清晰的,可以按照案件事實發(fā)生的時間順序進行發(fā)問,例如按起意、預備、著手、完成犯罪以及之后如何被抓獲的順序,多次作案的按照每次作案的時間先后進行發(fā)問。對于一些被當場抓獲的被告人,尤其是一些被采取強制措施后有特殊自首情節(jié)的被告人,可以采用時間倒序的方法進行訊問,先從抓獲問起,后問行為經(jīng)過,再問動機目的。這種訊問順序有利于穩(wěn)定被告人情緒,打消其翻供念頭。當然,還有其他的訊問順序,公訴人可不拘一格,根據(jù)案情靈活進行選擇,目的是更加清晰、簡潔的將整個案情展示給法庭。
  
  
 ?。ǘτ谝恢辈徽J罪的被告人的訊問
  被告人在偵查、審查起訴階段經(jīng)過多次訊問,仍拒不認罪供述,其抗拒訊問的心理已非常頑固。公訴人不能希望通過運用某種訊問策略,就能使被告人當庭招供,這不現(xiàn)實。過分追求被告人當庭認供,反而會使公訴人偏離正確方向,因達不到目的而被動。這種情況下,公訴人通過訊問能揭露出被告人供述的虛偽性,為駁斥其不合理的辯解奠定基礎,即為有效,這也是制服被告人的一種有效途徑。
  訊問不認罪的被告人,具體的技巧和方法很多,例如迂回包抄法,矛盾攻擊法等等。這諸多的方法都可以從大的方面歸成兩類,形象的表達就是:迎頭痛擊法和欲擒故縱法。
  所謂迎頭痛擊法,是指被告人在回答公訴人訊問時,某一回答明顯違背事實或常理,顯系虛假時,公訴人要抓住時機,當即反擊,予以揭露,不給被告人留下任何逃遁的機會。
  例如一件強奸案中,被告人當庭辯解其正與被害人談戀愛,被害人與其發(fā)生性關系是自愿的。公訴人問:“當晚你是幾點去的她家?”答:“凌晨三點?!眴枺骸澳阍趺催M的屋?”答:“從窗戶進的?!眴枺骸八龥]關窗嗎?”答:“我用鐵片撬開的?!庇崋柕酱?,公訴人立即提請法庭注意:“被告人辯解被害人是自愿與其發(fā)生性關系。而被告人進入被害人房間的方式,是在凌晨時分破窗而入,這明顯違背常理。”
  所謂欲擒故縱法,是指公訴人在訊問被告人時,被告人對單一問題的虛假供述雖然沒有破綻,但由于其供述與真實的案件情況不符,與其它證據(jù)必然會相互矛盾,其前后供述也極易出現(xiàn)矛盾。公訴人在訊問時可以不表明真實意圖,使被告人放松警惕,謊話越說越多,破綻也就會越露越多。公訴人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利用被告人供述中的矛盾,并圍繞矛盾,步步論證,環(huán)環(huán)相扣,也能順理成章地揭穿被告人的虛假辯解,達到制服被告人的效果。
  對于一貫不認罪,且在法庭上用沉默抗拒訊問的被告人,公訴人應對其進行法律政策攻心,可告知其下列內容,促其主動交待:第一,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的原則,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第二,被告人可以行使權利為自己充分辯護,沉默不語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權利,這樣做對被告人自身也是不利的;第三,沉默不語,拒不回答,說明態(tài)度不好。若被告人仍然沉默不語,公訴人不必和被告人繼續(xù)糾纏,應即時中止訊問,提請法庭注意:被告人的沉默并不能使他逃脫法律制裁,公訴人將在下面的庭審活動中舉證證明起訴書的指控。
  
 ?。ㄈ┤绾翁幚肀桓嫒水斖シ?br/>  翻供是指被告人推翻原來的供述,作新的供述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翻供一般是指推翻先前的有罪供述。被告人庭上翻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被告人畏罪僥幸的內心因素,也有他人唆使或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辦案失誤等外部因素。公訴人訊問被告人遇到被告人翻供時,不能簡單訓斥被告人認罪態(tài)度不好,而應耐心地聽取被告人是怎樣翻供的以及翻供的理由,在其翻供中找漏洞,抓矛盾。
  從被告人口供對于定罪量刑的作用的角度,可以將被告人當庭翻供分為兩類:不影響定案的翻供和影響定案的翻供。就前者而言,由于除口供外的其他證據(jù)非常充分,沒有被告人的有罪供述仍然能定罪量刑;就后者而言,由于個案的特殊性及證據(jù)的有限性,被告人先前的有罪供述在定案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被告人翻供就有可能導致全案證據(jù)體系崩潰或定性的改變。
  公訴人對前一種情況的處理,由于沒必要在法庭上出示被告人先前的有罪供述,因此可以與前述應對一貫不認罪的被告人采用相同策略。對于后一種情況,則必須盡力揭示翻供的不合理性,適時向法庭宣讀出示被告人先前的有罪供述,論證先前供述的合法性、相關性和真實性,提請法庭予以采信。
  被告人推翻先前的有罪供述,必然提供一定的理由,公訴人應根據(jù)其理由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駁斥。被告人翻供最常見的理由就是遭到刑訊逼供,或是受到欺騙誘供。若被告人到案后首次作有罪供述時有審訊錄像并能證明被告人當庭翻供的理由是謊言的,公訴人在訊問時可直接指出其過去作過多次有罪供述,現(xiàn)在又否認并稱是被迫的,與事實不符,要求法庭播放首次訊問錄像,直接揭穿被告人的謊言。被告人作有罪供述后,對筆錄進行過多處修改的,公訴人可出示筆錄,指出其中的修改之處,證明被告人所謂的“沒閱看筆錄”或是被迫簽字是不存在的,亦能揭穿其謊言。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策略只能是駁斥被告人的翻供理由,證明先前有罪供述的合法性。有罪供述的相關性和真實性,仍需要通過公訴人的舉證和論證,以有罪供述與其他證據(jù)的相互印證來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和對案情的證明力。
  對被告人提出新的事實,足以影響定罪量刑,當庭又無法解決的,公訴人要適時提請法庭延期審理,及時補充相關證據(jù)。
  
  四、公訴人對法庭訊問特殊情況的處理
  
  (一)如何處理好對多被告人的訊問
  共同犯罪案件,特別是事前有預謀的共同犯罪案件,案發(fā)前各被告人之間往往已經(jīng)訂好攻守同盟,給公訴人的訊問帶來困難。但是,各被告人之間畢竟有責任劃分的問題,存在利害沖突?;谮吚芎Φ囊话阈睦硪?guī)律,各被告人在法庭上的心態(tài)往往不一樣,公訴人要善于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各個擊破。
  對多被告人的訊問,要從薄弱環(huán)節(jié)入手,通過對訊問對象的正確選擇,找準突破口。公訴人可以向法庭請求首先訊問罪行較輕的被告人。如在主犯之前先訊問從犯。罪行較輕的被告人一般主觀惡性較小,容易認罪伏法,即使有對抗訊問的心理準備,態(tài)度也容易松動。公訴人由此開始訊問,可以使整個訊問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公訴人對有“弱點”的被告人要進行詳細深入的訊問。共同犯罪案中往往有立功或自首表現(xiàn)的被告人,這種人在犯罪后懾于法律的威嚴主動向司法機關自首或立功,其內心渴望得到從輕處罰,又怕司法機關不給予從輕,處在心理上的“矛盾”之中,因此,認罪態(tài)度較好,容易供述全部問題。公訴人可利用被告人這種“弱點”促其全面交代,為順利實現(xiàn)訊問其他被告人的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根據(jù)共同犯罪的特點,當法庭上出現(xiàn)部分被告人翻供或推諉責任的,公訴人可以適時請求法庭將兩名或多名被告人同時帶上法庭訊問,讓罪行較輕且認罪態(tài)度好的同案犯與當庭拒不供認的被告人當庭對質,確認犯罪事實,達到澄清事實,去偽存真的目的。當被告人均不供述,相互推諉時,也可采用當庭對質的方法來揭示其辯解的虛假性。例如一件共同盜竊案,四名被告人在公安機關均能如實供述,供認四人均下到地下室將被害人的物品搬出。但在法庭訊問時,四名被告人均翻供,辯解自己在樓外望風,而其他人都下到地下室搬東西了。公訴人在法庭訊問時對被告人虛假辯解不進行直接駁斥,而是重點盯問“是否還有其他人在外望風”,提供機會讓四名被告人均咬定只有自己一人在外望風,由此埋伏下四名被告人辯解之間的矛盾。公訴人在出示完物證、書證等證據(jù)后,宣讀了四被告人的預審供述,并簡要論證了四被告人的預審供述相互之間以及與其他證據(jù)之間的印證,并請求法庭讓四名被告人當庭對質。由于在訊問時四名被告人均肯定只有自己一人在外望風,在對質時已無路可逃,只能繼續(xù)咬定自己一人望風。這樣,公訴人就清晰地向法庭展示了四名被告人當庭供述的虛假性。四名被告人經(jīng)過當庭對質,也明白了自己的辯解是虛假荒謬而無用的,不再作新的辯解,表示認罪服法。
  
  (二)如何在法庭上進行補充訊問
  公訴人第一輪訊問完畢后,辯護人對被告人進行發(fā)問。這時公訴人應高度重視辯護人的發(fā)問,認真聽取并作筆記,因為辯護人的發(fā)問往往是為其辯護觀點服務的。辯護人在發(fā)問中有誘導性發(fā)問或其他違法現(xiàn)象的,公訴人要及時反對,提出明確的異議。辯護人向被告人發(fā)問后,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問題。公訴人應從辯護人的發(fā)問中揣摩出辯護人的辯論觀點,在第二輪訊問中進行有針對的補充訊問,并為其后的法庭辯論作好準備。公訴人尤其要注意分辨被告人在回答公訴人和辯護人提出的相同問題時,是否有前后不一致的供述。如有這類情況,公訴人在補充發(fā)問時,應要求被告人作出解釋,加以澄清。
  在舉證、質證過程中,被告人、辯護人都可以對公訴人出示的證據(jù)提出異議,從而引發(fā)一些新情況。必要時,公訴人應即時征得審判長的同意,對被告人進行補充訊問。
  在法庭辯論階段,被告人、辯護人提出新的問題或是就一些未加證明的事實發(fā)表辯護意見時,公訴人也可以視情況請求法庭恢復法庭調查,對被告人進行補充訊問,而不可過分拘泥于庭審程序。
  總之,公訴人應重視法庭訊問在出庭支持公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正確認識被告人供述與辯解在控訴犯罪中的作用。法庭訊問策略是公訴人為達到法庭訊問效果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其本身就是多種多樣的,而且由于法庭上的情況千變萬化,訊問策略的運用不可能有整齊劃一的標準,只能因人而異,因案而異。這就需要公訴人不斷地學習、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合理、充分、有效地運用各種訊問策略,推動出庭支持公訴總體水平的提高。
  責任編輯:苗紅環(huán)

揭阳市| 阳江市| 鲜城| 清水县| 金塔县| 类乌齐县| 宁国市| 新竹市| 渑池县| 大竹县| 绩溪县| 三亚市| 绥江县| 永嘉县| 九江县| 济南市| 景德镇市| 香港 | 通江县| 厦门市| 平邑县| 屏南县| 彭泽县| 郓城县| 洪洞县| 高雄市| 仙桃市| 定兴县| 岚皋县| 济宁市| 多伦县| 涟源市| 城固县| 阿坝| 信丰县| 长武县| 满城县| 城步| 保山市| 杂多县|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