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制度問題,實際上是中國經濟現(xiàn)階段面對深層次的體制改革中的一環(huán)。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格局下,經過多年高速發(fā)展后,中國經濟需要應對許多新的矛盾和不同層次的問題。目前,匯率問題對中國的經濟產生很大影響,本文就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運行方式、特點以及存在的弊端進行論述,提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對策選擇。
一、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運行方式與特點
從1994年開始,我國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具體運作方式是:中國人民銀行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即外匯批發(fā)市場)形成的人民幣匯率確定一個中間價,各種外匯指定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中間價和規(guī)定的浮動幅度范圍內自行決定銀行掛牌匯率(即外匯零售市場人民幣匯率),并依據掛牌匯率對客戶開展結售匯業(yè)務。與其他國家的浮動匯率制度相比,當前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它建立在強制結售匯和外匯指定銀行外匯周轉余額比例管理兩項制度的基礎上,并由中央銀行入市托盤穩(wěn)定匯率,平衡供求。
第二,中央銀行的干預是人民幣匯率制度運行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持續(xù)干預是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重要特征。
第三,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所依托的外匯交易市場(即外匯批發(fā)市場)是一個壟斷、封閉的市場。
二、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存在的弊端
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顯然采取了循序漸進的方式,以期在保持穩(wěn)定的條件下,逐步向匯率決定市場化、外匯兌換自由化的方向發(fā)展。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運行至今,從可以觀察到的數據來看,這套匯率制度的運行效果是不錯的,但在運行過程中,也呈現(xiàn)出它本身的弊端:
1.強制結售匯制的缺陷。在現(xiàn)有的強制性結售匯制,經常項目可兌換與央行對外匯銀行外匯頭寸額度控制的制度框架下,央行則以國家外匯儲備的形勢持有相當部分的外匯。隨著我國貿易順差的增加和外國投資資本的進入,我國的外匯儲備在近年來增加迅猛,截至2006年10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10 096億元,突破1萬億大關,一舉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這會引起儲備邊際收益的遞減,加大國家管理儲備資源的難度。更為重要的是由于銀行、企業(yè)、居民均不能意愿地持有外匯,匯率變動所引發(fā)的匯率風險不能分散于微觀經濟主體,而是主要集中于央行。尤其是在歐元對國際貨幣體系帶來的巨大的不確定性影響情況下,央行持有的美元儲備資產將面臨重大的匯率風險。
2.釘住匯率制的缺陷。在釘住匯率制下,為維持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