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帛書《要》篇“損益”章校釋

2008-03-16 02:33
周易研究 2008年2期
關(guān)鍵詞:馬王堆釋文損益

劉 彬

摘要:馬王堆帛書《要》是一篇重要的易學(xué)文獻。目前,已發(fā)表釋文八種,研究論著五十余篇(種)。從這些釋文、研究論著看,其文字校讀和意義考釋等基礎(chǔ)性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亟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對《要》篇“損益”一章,依據(jù)釋文和照片,就其文字校讀和意義考釋兩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guān)鍵詞:帛書;要;損益

中圖分類號:B22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82(2008)02-0023-10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ection of “Sun and Yi” in Yao copied on silk

LIU Bin

(Post-doctorate Mobile Station of Philosoph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School of Confucian Culture,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China)

Abstract:The chapter Yao(Essentials) copied on silk excavated at Mawangdui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of the Yi-ology. At present,eight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versions and more than fifty research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view of these studies we can find that many basic works such as proofreading and textual research need a further stud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pretations and its photograph,this paper sets forth a few points on the proofreading of the words and textual research of their meanings.

Key words:silk manuscript; Yao; Sun and Yi

馬王堆帛書《要》是一篇重要的易學(xué)文獻。迄今為止,學(xué)者根據(jù)原件或照片做出的釋文,已發(fā)表者約有以下八種:

(1)陳松長、廖名春《帛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釋文》之第三節(jié)《<要>釋文》(第434—435頁) [1],文中簡稱“《陳廖》”。

(2)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要篇之研究》之第二節(jié)《<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要篇釋文》[2],其漢譯本《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之<要>篇釋文》(牛建科譯)(第20—32頁)[3](第6—19頁)[4],文中簡稱“《池田A》”。

(3)廖名春《帛書<要>釋文》(第26—29頁)[5],文中簡稱“《廖A》”。

(4)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要篇之思想》之第三節(jié)《<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要篇之經(jīng)文》[6];該釋文又以《帛書<要>釋文》為題刊于《國際易學(xué)研究》第一輯(第40—45頁)[7],文中簡稱“《池田B》”。

(5)廖名春《馬王堆帛書周易經(jīng)傳釋文》(第36—39頁)[8],文中簡稱“《廖B》”。

(6)廖名春《馬王堆帛書周易經(jīng)傳釋文》(第3042—3045頁)[9],文中簡稱“《廖C》”。

(7)廖名春《帛書<要>釋文》(第278—280頁)[10],文中簡稱“《廖D》”。

(8)裘錫圭《帛書<要>篇釋文校記》(第279—310頁)[11],文中簡稱“《裘?!贰薄?/p>

另外,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已發(fā)表的對《要》篇考釋、研究的論著約有52篇(種)。①從這些釋文、考釋以及研究論著看,其文字校讀和意義考釋等基礎(chǔ)性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亟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即對《要》篇“損益”一章,對照圖版照片,②就其文字校讀和意義考釋兩方面,略陳管見,敬請學(xué)者專家批評指正。

●孔子《易》,至於損益一卦,未尚不廢書而,戒門弟子曰:

《池田A》、《池田B》、《廖A》、《廖B》和《裘校》諸本在“孔子”前皆有分章圓點符號,《陳廖》、《廖C》和《廖D》諸本則無。從照片看,確有分章符號。說明自“孔子籀《易》”至末尾,是完整的一章?!爸痢焙笠蛔郑蛾惲巍丰尀椤坝凇?,其余諸本釋為“於”?!岸焙笠蛔?,《陳廖》釋為“嘆”,其余諸本作“”。按此兩字形分別作、,《裘?!罚骸啊劣诋?dāng)作‘至於,‘嘆當(dāng)作‘而讀為‘嘆?!逼湔f當(dāng)是。

“損益”后一字,《池田A》、《池田B》釋為“之”,其余諸本皆釋為“一”。《池田A》說明:“‘●孔子以下,《淮南子·人間》有‘孔子讀易至損益之卦,未嘗不憤然而嘆……。本書《要》篇相當(dāng)于《淮南子》人間篇的原型。”可見,池田先生釋為“之”,是以《淮南子·人間訓(xùn)》為根據(jù)的。《裘?!分赋觯骸?《池田B》)雖然承認(rèn)此字根據(jù)帛書照片難以確定為‘之,但仍認(rèn)為參照《淮南子·人間》‘孔子讀易至損益之卦語,必須釋此字為‘之。其理由似不充分。而且《淮南子》實作‘孔子讀易至損益,并無‘之卦二字?!崩顚W(xué)勤先生指出:“或以為‘之字殘筆,但從帛書上字的位置看,似少可能?!?第383頁)[12]

按此字形以及與上下兩字空間位置如下:

細(xì)觀照片,從此字所占空間位置看,李先生所言當(dāng)是,此字當(dāng)為“一”字無疑。

《陳廖》認(rèn)為此“一”為“二”之誤,釋文作“損益一<二>卦”。廖名春先生認(rèn)為:“一應(yīng)作二,因為《損》、《益》是二卦而并非一卦。”(第141頁)[10]李學(xué)勤先生認(rèn)為:“‘一乃‘二字之誤。”(第383頁)[12]趙建偉先生《出土簡帛周易疏證》直接把原文寫作“孔子籀《易》,至于《損》《益》二卦”(第271頁)[13]。邢文先生認(rèn)為:“損、益二卦,互為對卦,……二卦實為一卦?!划?dāng)非‘二之誤?!?第165頁)[14]筆者贊成邢文先生的觀點,認(rèn)為“一”字非誤,原文稱“損益一卦”是正確的,其證如下。┆

第一,《周易》古經(jīng)的卦序,最重要的特征,是唐代孔穎達所指出的“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的規(guī)律,即每兩個卦成為一對,六十四卦分成三十二對,這三十二對存在或覆或變的關(guān)系。覆的關(guān)系,是指一對卦中,只有一個符號,正看是一個卦,覆看即反過來看是另一個卦。一個符號,從正覆兩個角度看,是兩個卦?;ジ驳膬韶?,是作為一個卦看待的。變的關(guān)系,是指一對卦中,其中一個卦的符號全變,就成為另一個卦。在變的關(guān)系中,有兩個卦的符號?!吨芤住饭沤?jīng)六十四卦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二者為何不均,是易學(xué)研究中的一個疑難問題。從“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的規(guī)律看,就很明了:《周易》古經(jīng)上篇三十四卦,其中二十四卦為互覆關(guān)系,實際為十二卦,其他六卦為互變關(guān)系,共計十八卦;下篇三十四卦,其中三十二卦為互覆關(guān)系,實際為十六卦,其他兩卦為互變關(guān)系,共計十八卦。因此,上下經(jīng)實際上各十八卦,二者是均衡的。(注:宋代學(xué)者最早發(fā)現(xiàn)這一點,如沈該于《易小傳》卷一上曰:“予嘗考之,卦皆以俯仰相次,上下經(jīng)各畫十八卦?!表棸彩烙凇吨芤淄孓o》卷十三曰:“上經(jīng)三十卦,反對為十八卦。下經(jīng)為三十四卦,反對亦為十八卦?!?在《周易》古經(jīng)中,損益作為互覆的關(guān)系,是作為一卦看待的。

第二,從損益的卦爻辭,也說明損益在古代是作為一卦看待的。益卦六二曰:“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睋p卦六五曰:“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眱韶车呢侈o,幾乎完全一樣,《周易》古經(jīng)的作者幾乎是把益卦六二爻辭直接抄寫到損卦六五上。這是因為,損益作為一卦,益之六二即損之六五,兩爻是同一個,故爻辭幾乎完全一樣。另外,損九二曰“弗損,益之”、上九曰“弗損,益之”,作為損卦本身不講損,而講益,正說明損中有益。益上九“莫益之”,作為益卦本身不講益,似暗示益中有損。這也說明損益作為一卦的互相包含。估計今本《周易》古經(jīng)在創(chuàng)作時,損益就作為覆的關(guān)系對待,將損益稱為一卦可能古已有之。因此,“孔子籀《易》至于損益一卦”的“一”字應(yīng)是本字,而不是“二”之誤。

二子,夫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吉兇之[門]也。

“二”后一字,《陳廖》、《廖B》釋為“厽”,李學(xué)勤先生釋為“厽”(383頁)[12],《廖A》釋為“三”,《廖C》、《廖D》釋為“”,《池田A》、《池田B》和《裘?!丰尀椤啊?。按此字形作,釋為“”,乃據(jù)原形加以隸定。

“吉兇之”下有一字,但很不清晰,《陳廖》、《裘?!肺囱a,其余諸本據(jù)《淮南子·人間訓(xùn)》“利害之反,禍福之門”,補為“門”字。從照片看,原字作“門”的可能性較大,故補“門”可從。趙建偉先生認(rèn)為:“此缺字似可補‘鄕,讀為‘向。”(第272頁)[13],不知何據(jù)。

“不可不審察也”,《淮南子·人間訓(xùn)》作“不可不察也”。察為視?!峨x騷》“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王逸注:“察,視也?!薄断缔o上》“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觀”“察”互文,察即觀。察又有覆之意?!墩f文》:“察,覆也。從宀、祭。”徐鍇系傳:“察,覆審也。從宀,祭聲?!倍斡癫米ⅲ骸皬腻舱?,取覆而審之。從祭為聲,亦取祭必詳察之意?!笔遣鞛楦捕鴮徱曋?,即從正反或正覆兩個角度看。按“不可不審察也”或“不可不察也”為古代習(xí)語,在具體語境使用中,強調(diào)從正反或不同的方面或角度考慮問題。如《孫子兵法·計》:“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睆娬{(diào)用兵要從生死、存亡兩個角度考慮。《孔子家語·三恕》:“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學(xué),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窮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wù)學(xué);老思其死,則務(wù)教;有思其窮,則務(wù)施?!睆娬{(diào)“三思”,少思其長、老思其死、有思其窮,皆從兩個方面考慮問題。《韓非子·喻老》:“田伯鼎好士,而存其君。白公好士,而亂荊。其好士則同,其所以為則異。公孫友自刖而尊百里,豎刁自宮而諂桓公。其自刑則同,其所自刑之為則異。……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審察也?!睆娬{(diào)思考問題,要從表面之同深入到內(nèi)里之異的不同方面。

孔子言“夫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或不可不察也)”,正是以損益為覆的關(guān)系、為一卦為前提的??鬃哟搜?,意為對損益一卦要覆而視之,要從正反兩個角度觀察:若正看為損,則反看為益;正看為益,則反看為損,要深入了解損中有益、益中有損的道理。益為增足、增長、弘裕之義,一般認(rèn)為益卦為吉為福。損為減損、虧減、減失之義,一般認(rèn)為損卦為兇為禍。但孔子告戒弟子,應(yīng)該通過正覆觀察損益一卦,了解吉兇禍福皆出于一個卦象,從而明白吉中有兇、兇中有吉、福中藏禍、禍中藏福的道理?!兑菲颂幩浴凹獌粗T”,《淮南子·人間訓(xùn)》言“利害之反,禍福之門戶”,就是指吉兇禍福同出于一個卦象,即一個門戶中。

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勿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chǎn)之室也,故曰益。授<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勿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損>。產(chǎn)道窮焉,而產(chǎn)道□焉。

“故曰益”后一字,《陳廖》釋“損”,其余諸本皆釋為“授”。從照片上看,此字確為“授”字。諸本從文意上,認(rèn)為“授”為“損”之誤,這是正確的?!伴L”下一字殘損嚴(yán)重,李學(xué)勤先生補為“夕”(第141頁)[10],《陳廖》、《廖C》從之,補為“夕”?!冻靥顰》、《池田B》和《裘?!费a為“夜”?!遏眯!罚骸靶0矗骸L下二字皆有殘畫,其上一字從殘畫看可能是‘夜字,不大可能是‘夕字?!睆恼掌袣埓婀P畫以及與上下兩字的空間關(guān)系看,似補為“夕”字更合適。

“產(chǎn)道”后一字,《陳廖》、《池田A》、《池田B》釋為“窮”,《廖A》釋為“”,《廖C》釋為“”,《廖B》、《廖D》和《裘校》釋為“”。按此字形為,釋為“”或“”,乃據(jù)原形隸定。

第二個“故曰”后釋文讀法,學(xué)者分歧較大,約有七種看法:

(1)《池田A》認(rèn)為第一個“產(chǎn)”為“損”之誤,下文的“益”脫重文號,第二個“道”后的缺文補為“極”或“冬”(終)。讀為:故曰產(chǎn)<損>。道窮焉而產(chǎn),道□〔極或冬〕焉益(第)。

(2)廖名春先生把缺文補為“長”,第二個“焉”后補“而憂”。讀為:故曰產(chǎn)。道窮焉而產(chǎn),道〔長〕焉〔而憂〕(第143頁)[10]。

(3)《池田B》認(rèn)為兩“產(chǎn)”字皆“損”之誤,將第二個“道”后字釋為“窮”。讀為:故曰產(chǎn)<損>。道窮焉而產(chǎn)<損>、道窮焉益。

(4)廖名春先生后又認(rèn)為第一個“產(chǎn)”為“損”之誤,缺文補為“達”,第二個“焉”后補“而亡”。讀為:故曰產(chǎn)<損>。道窮焉而產(chǎn),道〔達〕焉〔而亡〕(第)(第205頁)[10]。

(5)李學(xué)勤先生(第384頁)[12]、《裘校》認(rèn)為“故曰”后脫“損”字,“產(chǎn)”字屬下讀,缺文當(dāng)是具有“開始、興起”一類意思的字。讀為:故曰〔《損》〕。產(chǎn)道窮焉,而產(chǎn)道□焉。

(6)郭沂先生認(rèn)為“故曰”后脫“損”字,第二個“產(chǎn)”為“衰”之誤,缺文補為“通”。讀為:故曰<損>。產(chǎn)道窮焉,而產(chǎn)(衰)道〔通〕焉(第51頁)[15]。

(7)丁四新先生認(rèn)為“產(chǎn)”不誤,補缺文為“產(chǎn)”,讀為:故曰產(chǎn)道窮焉,而產(chǎn)道[產(chǎn)]焉(第9頁)[16]。

比較這七種觀點,似以第五種最優(yōu)。如此,此句可讀為:授<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勿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損〕。產(chǎn)道窮焉,而產(chǎn)道□焉。

“產(chǎn)之室”,《池田A》:“‘產(chǎn)之室的意思是,充滿‘產(chǎn)的地方,或‘產(chǎn)這樣的作用的所在地?!编嚽虬叵壬尀椋骸笆巧a(chǎn)的好環(huán)境?!?第485頁)[17]郭沂先生認(rèn)為:“‘產(chǎn)之室也,萬物產(chǎn)生、成長的處所。”(第52頁)[15]皆將“室”解為表空間之詞。丁四新先生認(rèn)為:“‘室當(dāng)讀為‘窒,與下‘窮字相應(yīng)?!墩f文》:‘窒,塞也?!吓c‘窮,其義不盡相同?!稜栄拧め屘臁罚骸玛柮骸略诩自划叄谝以婚?,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厲,在己曰則,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終,在癸曰極。邢昺《疏》:‘此辨以日配月之名也?!咴碌酶瑒t日(筆者按:原文如此,日當(dāng)為曰)窒相?!碌霉?,則日(筆者按:原文如此,日當(dāng)為曰)極陽?!?第9頁)[16]觀丁先生之意,似有兩層:第一,以室通窒,窒為塞,“產(chǎn)之室”即產(chǎn)之塞,而產(chǎn)為生,亦即生之塞。此窒與下“窮”字義近相應(yīng),“產(chǎn)之室”即生之窒塞,或曰生之窮。按《要》篇言“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chǎn)之室也”,此時怎么會生意窒塞?第二,以“室”通窒,窒指七月窒相。按《爾雅·釋天·月名》:“七月為相”,以邢昺之疏,知七月逢庚日則曰窒相。但丁先生此說仍難通,《要》明言“春以授夏之時”,怎么會是七月窒相?

筆者認(rèn)為,“產(chǎn)之室”之“室”,既非表空間之詞,也不必以假字“窒”釋之。按《釋名·釋宮室》:“室,實也,人物實滿其中也?!惫适矣袑崫M之意。實為滿。《詩·小雅·節(jié)南山》:“有實其猗。”毛傳:“實,滿也?!薄缎栄拧V詁》:“實,滿也?!薄抖Y記·玉藻》:“盛氣顛實揚修。”孔穎達疏:“實,滿也?!睂崬閺娛??!端貑枴び駲C真藏論》:“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睂嵓磸??!端貑枴ふ{(diào)經(jīng)論》“陰之生實奈何”,王冰注:“實,謂邪氣盛也。”《素問·玉機真藏論》:“脈盛,皮熱,腹脹,前后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蓖醣ⅲ骸皩?,謂邪氣盛實?!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按簽榘l(fā)生,夏為長嬴。”《要》篇所言“春以授夏之時”,正是生之實滿、強盛之時,故曰“產(chǎn)之室”。

《要》篇“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勿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chǎn)之室也,故曰益。授<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勿(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損〕”,對這兩句話,大部分學(xué)者都認(rèn)為與卦氣有關(guān),但具體看法不同,約有兩種:

第一種認(rèn)為是以《損》《益》兩卦配春夏秋冬四時。認(rèn)為《益》卦下震上巽,震為春,巽為夏初,《益》卦配春、秋兩季,故曰“春以授夏之時”;《損》卦下兌上艮,兌為秋,艮為冬末,《損》卦配秋、冬兩季,故曰“秋以授冬之時”。這種做法是把《損》、《益》兩卦分成震巽兌艮四卦,以四卦配春夏秋冬四時。這種觀點的根據(jù)是《說卦》的“帝出乎震”章,以及《易緯·乾鑿度》的八卦卦氣說:“震位在二月,巽位在四月……兌位在八月……艮位在十二月?!币虼?,這實際是以八卦卦氣來解釋這段話。但這種做法已不是以《損》《益》兩卦配時節(jié),已曲解原文意思。

第二種認(rèn)為與六日七分卦氣有關(guān)。認(rèn)為按六日七分說,《益》居正月立春之時,故言“春以授夏之時”;《損》居七月立秋后處暑時,故言“秋以授冬之時”。按六日七分卦氣說,在漢代有兩種,一為京房易學(xué)和《易緯·稽覽圖》卷下以及《易緯·乾元序制記》所記,一為《易緯·稽覽圖》卷上所記。以前者,《益》卦當(dāng)正月立春,《損》卦當(dāng)七月處暑。以后者,《益》卦當(dāng)正月,《損》卦當(dāng)七月。顯然,這與“《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和“《損》之為卦也,秋以授冬之時”并不相符。因為,《益》當(dāng)正月,只能言“春”,怎能言“夏”?《損》當(dāng)七月,只能言“秋”,怎能言“冬”?因此,這種說法恐難以成立。

筆者認(rèn)為,這段話所反映的應(yīng)是古代的一種卦氣說,上述兩種觀點都存在問題。問題的關(guān)鍵,是學(xué)者對“春以授夏之時”、“秋以授冬之時”、“長日之所至”、“長[夕]之所至”多有誤解,需仔細(xì)分析考辨?!按阂允谙闹畷r”、“秋以授冬之時”,學(xué)者一般認(rèn)為是春夏秋冬四時。案《說文·手部》:“授,予也?!倍斡癫米ⅲ骸坝枵?,推予也?!薄稄V雅·釋詁三》:“授,與也。”王念孫疏證:“鄭眾注《周官·太卜》云:與,謂予人物也。”是授有給予、付與之義。古有“授時”之制,《書·堯典》:“敬授民時?!笔前选皶r”授予人眾?!按阂允谙闹畷r”,“以”后省賓語“之”,此賓語“之”應(yīng)指“時”,指四時之時節(jié)。這句話乃擬人修辭手法,意為:春把時節(jié)付與夏的時候,似應(yīng)指春和夏的一部分時間,而不是整個春和夏。同樣地,“秋以授冬之時”,“以”后也省賓語“之”,此賓語“之”也應(yīng)指“時”,也指四時之時節(jié)。此句意為:秋把時節(jié)付與冬的時候,似應(yīng)指秋和冬的一部分時間,而不是整個秋和冬。因此,認(rèn)為“春以授夏之時”指春與夏,“秋以授冬之時”指秋與冬,把這兩句話解釋為四時,是不確切的。

“長日之所至”,學(xué)者們或認(rèn)為“長日”即夏至,或認(rèn)為“長日至”即《呂氏春秋·仲夏紀(jì)》的“日長至”,即夏至。這些看法可能都不準(zhǔn)確。《禮記·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鄭注:“《易》說曰:‘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夏正,建寅之月也。此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笨追f達疏:“迎長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長,令正月建寅郊祭天,而迎此長日之將至。”所謂“建卯而晝夜分”,指二月春分?!秴问洗呵铩ぶ俅河洝罚骸笆窃乱玻找狗?。”髙誘注:“分,等,晝夜鈞也?!敝复悍值谝惶?,晝夜的時間等長。從春分第二天起,白晝的時間長過夜晚的時間,并且一天長于一天,一直到夏至第一天白晝時間最長,然后開始減少,故鄭氏言:“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币虼?,“長日”應(yīng)是指從二月春分第二天起,至五月夏至第一天止的一段時間,包括春分(除去第一天)、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以及夏至的第一天,約六個節(jié)氣九十天?!秴问洗呵铩ぶ傧挠洝罚骸笆窃乱玻臻L至,陰陽爭,死生分。”其“日長至”指五月夏至,是一個節(jié)氣十五天。因此,《要》篇“長日之所至”,與《呂氏春秋·仲夏紀(jì)》“日長至”的涵義是不同的。《要》篇“長日之所至”,是說從春分第二天起至夏至第一天止的一段時間到了。

“長[夕]之所至”,學(xué)者們認(rèn)為即冬至,與《呂氏春秋·仲冬記》“日短至”涵義相同。這種看法可能也不正確?!秴问洗呵铩ぶ俣o(jì)》:“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其“日短至”指十一月冬至,是一個節(jié)氣十五天。八月秋分第一天,黑夜和白晝的時間均分等長。從秋分第二天起,黑夜的時間長過白晝的時間,并且一天長于一天,一直到冬至第一天黑夜時間最長,然后開始減少?!兑菲伴L夕”應(yīng)指從八月秋分第一天起至十一月冬至第一天止,包括秋分(除去第一天)、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第一天,約六個節(jié)氣九十天。因此《要》篇“長[夕]之所至”,與《呂氏春秋·仲冬紀(jì)》“日短至”的涵義是不同的。《要》篇“長[夕]之所至”,是說從秋分第二天起至冬至第一天止這一段時間到了。

因此,“春以授夏之時”、“長日之所至”,應(yīng)是指從二月春分第二天起至五月夏至第一天止的一段時間;“秋以授冬之時”、“長[夕]之所至”,應(yīng)是指從八月秋分第二天起至十一月冬至第一天止的一段時間?!兑菲啊兑妗分疄樨砸?,春以授夏之時也,萬勿(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chǎn)之室也”,應(yīng)指《益》卦當(dāng)值從二月春分第二天起至五月夏至第一天止的一段時間;“《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勿(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應(yīng)指《損》卦當(dāng)值從八月秋分第二天起至十一月冬至第一天止的一段時間。以現(xiàn)有的卦氣說資料,《損》《益》兩卦與時的相配,還沒發(fā)現(xiàn)這種配法。

因此,《要》篇此處所言,應(yīng)是已佚失的一種古卦氣說。由于這種卦氣說早佚,其具體情形已不得而知?,F(xiàn)在所能知道的,是以《益》卦當(dāng)春分至夏至前的一段時間,以《損》卦當(dāng)秋分至冬至前的一段時間。認(rèn)為《要》篇卦氣說是以《損》、《益》兩卦當(dāng)四時,或與六日七分說相符,都是不成立的。

益之始也吉,亓冬也兇。損之始兇,亓冬也吉。

此兩句應(yīng)是根據(jù)卦氣說而言。以卦氣說,益卦始值春分,正當(dāng)萬物盛長,故曰“益之始也吉”。益卦最終當(dāng)值夏至第一天,一陰萌發(fā),萬物轉(zhuǎn)盛為衰,故曰“其終也兇”。損卦始值秋分,正當(dāng)萬物老衰,故曰“損之始兇”。損卦最終當(dāng)值冬至第一天,一陽萌發(fā),萬物轉(zhuǎn)衰為生,故曰“其終也吉”。

損益之道,足以觀天地之變而君者之事已。

“以”上一字《池田A》、《池田B》釋為“是”,其余諸本釋為“足”。按此字形作,為“足”字無疑?!熬焙笠蛔謶?yīng)《廖A》、《廖B》、《廖C》、《廖D》釋為“”,其余諸本釋為“者”。按此字形為,釋為乃按原形隸定。

“天地之變”,指盈虛、生死隨時之變。《彖·損》曰:“損益盈虛,與時偕行?!薄跺琛ひ妗吩唬骸耙鎰佣悖者M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皆其意。“而君者之事已”之“而”,廖名春先生認(rèn)為:“而,并列連詞。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卷七:‘而,猶與也,及也?!?第143頁)[10]鄧球柏先生釋為“和”(第485頁)[17],其說當(dāng)是。按《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被寿┦瑁骸把匀巳舨挥凶uD佞,及有宋朝美,則難免今之患難也?!薄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鞍范鴺钒?,皆喪心也。”“已”,句尾語氣詞,表示確定語氣?!稌ぢ逭a》:“公定,予往已。”《史記·太史公自序》:“皆失其本已?!彼抉R貞索隱:“已者,語終之辭也?!壁w建偉先生釋“已”為盡、包括(第273頁)[13],不確。此語意為:從損益之道,足以觀察天地的變化和君主的事業(yè)。

是以察於損益之變者,不可動以憂。

“之”后一字,《陳廖》本釋為“總”,其余諸本釋為“變”。按此字形作,與《要》篇其他“變”字形 吻合,應(yīng)為“變”字無疑?!皯n”后一字,《廖A》釋為“”,《裘?!丰尀椤啊?,其余諸本釋為“憙”。按此字形為,《裘?!罚骸啊畱n下一字,從‘心從‘之形,當(dāng)合乎帛書原貌。(校按:原字確作此形。)此字可以視為‘喜之異體(‘喜從‘口從‘,作為表意偏旁‘心、‘口相通。)也可以釋為‘憙?!逼湔f當(dāng)是。

“察于損益之變者,不可動以憂喜”,指反覆觀看損益卦象,損卦變?yōu)橐尕?,益卦變?yōu)閾p卦,明白吉變?yōu)閮?、兇變?yōu)榧牡览?,就不會見益認(rèn)為吉而喜,見損認(rèn)為兇而憂。損之《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笨追f達疏:“懲止忿怒,窒塞情欲?!闭兑贰安煊趽p益之變者,不可動以憂喜”之義。

故明君不時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與兇,順於天地之心,此胃易道。

“天地之”下一字,《廖A》、《廖B》、《裘?!分T本作“心”,其余諸本作“也”。按此字形如下:

《要》篇有關(guān)“心”的字形如:

《要》篇的“也”字很多,其字形一致,如:

比較字形,“天地之”下一字與“心”吻合,釋為“心”是合適的。

按《彖傳·復(fù)》“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王弼注:“復(fù)者,反本之謂也,天地以本為心者也?!笔恰疤斓刂摹奔础疤斓刂尽保臑楸?。又心為性?!俄n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緩己。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性、心互文,故心即性?!疤斓刂摹奔刺斓刂拘?。從上文講損益之卦互覆變化、損益卦氣之變、“察于損益之變”、“變以備其情”等看,此“天地之心”——天地的本性,應(yīng)指變易,此即下言“易道”的內(nèi)容。

時、宿、日、月、卜、筮,指古代君主用來趨吉避兇的數(shù)術(shù)。宿為星,《玉篇·宀部》:“宿,星宿也?!薄都崱ゅ俄崱罚骸八?,列星也?!?時、宿、日、月、卜、筮屬古代數(shù)術(shù)的天文、歷譜和蓍龜類?!稘h書·藝文志》:“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jì)吉兇之象,圣王所以參政也?!碧煳募葱钦迹ㄈ赵挛逍侵?。歷譜涉及四時和日月之術(shù)?!稘h書·藝文志》:“歷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jié),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之實。……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會,兇阨之患,吉隆之喜,其術(shù)皆出焉?!辈窞辇敳?,筮為蓍占。卜筮又稱為蓍龜?!稘h書·藝文志》:“蓍龜者,圣人之所用也?!稌吩唬号畡t有大疑,謀及卜筮?!兑住吩唬憾ㄌ煜轮獌矗商煜轮畞悂愓?,莫善于蓍龜。是故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

此句意為:所以明君不用序四時之位,不用推步日月五星,不用卜筮之占,就能預(yù)知吉兇,這是由于順從了天地的本性。(這種天地本性)就是易道。

故《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盡稱也,故為之以陰陽。

“為”與下文“律”、“要”互文義近,“律”和“要”皆有抽象概括之義(見下),故“為”也應(yīng)為概括之義。鄧球柏先生釋“為”為“囊括”(第485頁)[17],是正確的。此句意為:故《易》有天道,而不可用日月星辰完全地稱述它,故用陰陽來概括它。

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

“柔”下一字,《池田B》本釋為“岡”,其余諸本釋為“剛”。按此字形為,從岡從刂,為“剛”無疑,釋為“岡”不確?!奥伞庇蟹读x?!稌の⒆又贰奥赡擞忻瘛?,蔡沈集傳:“律,范?!薄墩f文·彳部》段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歸于一?!薄胺短煜轮灰欢鴼w于一”即概括,故律有概括之義。律又通類。《爾雅·釋詁上》“律,法也”,郝懿行義疏:“律,通作類。”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第二·非十二子》:“《樂記》:‘律小大之稱。《史記·樂書》作類?!鳖悶楦爬ㄖx,故律為概括。此句意為:有地道,不可用水火金土木五行完全地稱述它,故用柔剛來概括它。

又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婦先後盡稱也,故要之以上下。

“故”后一字,《廖A》、《廖B》、《廖C》、《廖D》諸本皆作“為”,其余諸本作“要”。

按此字下部殘損,上部字形如下:

《要》篇有“為”字,其字形如下:

《要》篇有“要”字,字形如下:

對照字形,與“為”不符,而與“要”字形吻合,釋為“要”是合適的。

先后,李學(xué)勤先生釋為妯娌(第386頁)[12],其說當(dāng)是?!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故見神于先后宛若?!迸狍S集解:“孟康曰:兄弟妻謂之先后。”司馬貞索隱:“先后,即今妯娌也?!薄稄V韻·霰韻》:“先后,猶娣姒?!薄稄V雅·釋親》:“妯娌娣姒,先后也?!币?,總括。劉淇《助字辨略》卷四:“要,總舉之辭?!薄妒酚洝じ咦婀Τ己钫吣瓯怼罚骸暗弁跽?,各殊禮而異務(wù),要以成功為統(tǒng)紀(jì)?!薄稘h書·司馬遷傳》:“要曰強本節(jié)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句意為:有人道,不可用父子君臣夫婦妯娌完全地稱述它,故用上下來概括它。

又四時之變焉,不可以萬勿盡稱也,故為之以八卦。

此句“萬物”,其具體涵義應(yīng)指隨著四時的變化而出現(xiàn)的各種物候,如《夏小正》所載:“三月田鼠化為鴽”、“五月良蜩鳴”、“七月寒蟬鳴,時有霖雨”、“九月雀入于海為蛤”、“十月玄雉入于淮為蜃”、“十一月隕麋角”等;《逸周書·時訓(xùn)解》所載:“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又五日,草木萌動”、“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等等?!盀椤?,與“為之以陰陽”之“為”意同,也為概括之義。此句意為:有四時之變,不可以用各種物候完全地稱述它,故用八卦來概括它。

此句所言,應(yīng)是古代八卦卦氣說。從現(xiàn)存文獻看,最早明確記載八卦卦氣說的是《易緯》?!兑拙暋酚袃煞N八卦卦氣說,一種在《乾鑿度》卷上,主要是以八卦當(dāng)值十二月。另一種在《通卦驗》,主要是以八卦與八節(jié)相配。從《要》篇看,八卦卦氣說可能先秦即存在?!兑拙暋返陌素载詺庹f,可能就承之于《要》篇一類的書。

故《易》之為書也,一類不足以亟之,變以備亓請者也,故胃之易。

“一類不足以極之”的“之”,和“變以備其情者”的“其”,其意皆指“易(易道)”。亟,古極字,窮盡之義。《玉篇·木部》:“極,盡也?!薄稄V韻·職韻》:“極,窮也?!薄耙活惒蛔阋詷O之”,意為:天道、地道、人道、四時之變的每一類都不足以窮盡易道。“變以備亓請者也”的“以”,表示條件關(guān)系的連詞,相當(dāng)于“才”。備,齊備。《廣韻·至韻》:“備,具也?!闭埻ㄇ?,指實情。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鼎部》:“請,叚借為情?!薄白円詡淦淝檎咭病币鉃椋褐挥杏米円撞拍芡陚涞馗爬ㄋ膶嵡椤?/p>

“故胃之易”,《陳廖》、《池田A》、《池田B》諸本屬之本句,《廖A》、《廖B》、《廖C》、《廖D》諸本屬之下句。鄧球柏(第484頁)[17]、趙建偉(第272頁)[13]、郭沂(52頁)[15]諸先生也讀為本句。通觀句意,似應(yīng)屬之本句為妥。“故易之為書也,一類不足以極之,變以備其情者也,故胃之易”,最后的“易”字即上文“變”,為變易之義。郭沂先生釋“易”為“變易”(第56頁)[15],其說當(dāng)是。古代易學(xué)言“易”有“三義”:變易、不易、易簡,故“易”之一字實可能同時包括三義,也可為其中一義的簡稱。如《乾鑿度》:“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管三成為道德苞龠?!钡谝粋€“易”字為總括義,包括易簡、變易、不易三義,第二個“易”字為易簡的簡稱。

此句意為:故《易》作為書,一類不足以窮盡易道,只有用變易才能完備地概括它的實情,故謂之變易。

又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盡稱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

“五正之事不足以”后一字殘,《池田A》釋為“堇”,說明:“‘堇,因只看到它的右半部分,所以也許是別的字。”《池田B》同?!蛾惲巍?、《廖A》、《廖B》、《廖C》、《廖D》諸本皆釋為“至”?!遏眯!丰尀椤爱a(chǎn)”字,“校按”曰:“細(xì)審照片,此字似確是‘產(chǎn)字,但左側(cè)稍殘?!?/p>

按此字殘損左邊,字形如下:

馬王堆簡帛“堇”字形如下(第555頁)[18]

《要》篇的“至”字形如下:

《要》篇的“產(chǎn)”字形如下:

對比三組字形,此字顯然不為“堇”。此字下部似有四橫,與“產(chǎn)”字形較接近,但“產(chǎn)”字四橫有一豎貫穿,此字看不出一豎,也可能寫時偏左,殘缺了。從此字上部筆畫看,也與“產(chǎn)”有明顯差別,似不能確定為“產(chǎn)”字??傮w上看,此字與“至”字形更為接近,似釋為“至”為妥。此句意為:有君道,五官六府不足以完全稱述它,五正之事不足以極盡它。

而《詩》《書》《禮》《樂》不□百扁,難以致之。

“樂”后有一缺文。此句讀法,學(xué)者分歧較大,約有四說:

一,廖名春先生最初將缺文補為“足”,“扁”讀為“篇”,將此句讀為:而《詩》、《書》、《禮》、《樂》不[足]百扁(篇),難以致之(第206頁)[19]。后鄧立光先生讀為“不及百篇”(第25頁)[20],王博先生補缺文為“足”(第325頁)[21],與廖先生同。

二,《池田A》補缺文為“讀”,“扁”讀為“篇”,將此句讀為:而《詩》《書》《禮》《樂》不[讀]百扁(篇),難以致之。李學(xué)勤先生贊成此種讀法(第387頁)[12]。

三,《池田A》又提出一種說法,仍補缺文為“讀”,但讀“扁”為“遍”,將此句讀為:而《詩》《書》《禮》《樂》不[讀]百扁(遍),難以致之。廖名春先生后將缺文補為“讀”或“(籀)”,讀“扁”為“遍”(第146頁)[10],與遲田先生同。遲田先生這種讀法,后郭沂先生從之(第52,54,55頁)[15]。

四,廖名春先生后又補缺文為“止”,讀“扁”為“篇”,將此句讀為:而《詩》、《書》、《禮》、《樂》不[止]百扁(篇),難以致之(第139頁)[22]

筆者認(rèn)為,由上下文意考之,第二種讀法最為可取,同時參考第三種廖先生意見,缺文可補為“讀”或“(籀)”,“扁”讀為“篇”。此句讀為:而《詩》《書》《禮》、《樂》不[或讀]百篇,難以致之?!耙浴庇梅ㄍ冢半y以”即難于?!爸隆睘楦F盡?!秶Z·吳語》“飲食不致味,聽樂不盡音”,韋昭注:“致,極也?!薄半y以致之”,即難以極之?!爸隆迸c上文“五官六府不足盡稱之”之“盡”互文義近。此句意為:而《詩》、《書》、《禮》、《樂》不讀百篇,難于窮盡君道。

不問于古法,不可順以辤令,不可求以志善。

《廖A》、《廖B》在“順”后有“ ”,其余諸本無。廖先生說明:“‘順字后原有‘令字,系涉下文‘辭令而誤,抄手發(fā)現(xiàn)后,將其圈掉,補上一小‘以字。這也是帛書系抄本而非祖本之證?!?第147-148頁)[10]從照片看,確實如此。這說明帛書《易傳》是抄本無疑。

“問”為考察?!对姟ば⊙拧す?jié)南山》“弗問弗仕,勿罔君子”,鄭玄箋:“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未罔其上矣?!薄肮欧ā?,《池田A》:“可能是指包含于《易》中的‘古老的規(guī)范、知識、方法等,在這里好象意味著《易》的儒教化的倫理的政治的解釋。”并引《漢書·儒林傳》:“蜀人趙賓好小數(shù)書,后為《易》,飾《易》文。以為箕子明夷,陰陽氣亡箕子?;诱?,萬物方荄茲也。賓持論巧慧,易家不能難,皆曰:非古法也?!绷蚊合壬J(rèn)為:“即上文‘古之遺言,上云《周易》中有周文王事紂的智慧,就是其內(nèi)容?!?第147頁)[10]鄧立光先生認(rèn)為是用《易》之古法(第25頁)[20]。皆認(rèn)為與《易》有關(guān),其說當(dāng)是。筆者認(rèn)為此處具體涵義似指損益之卦為覆的關(guān)系等《易》之古義。“順以辤令”之“以”,李學(xué)勤先生認(rèn)為其用法同“于”(第387-388頁)[12],其說當(dāng)是?!爸尽睘橐??!墩f文·心部》:“志,意也?!薄爸旧啤奔匆馍啤!墩摵狻ざㄙt篇》:“志善不效成功,義至不謀就事?!薄队窈!肪硭氖尔}鐵論》曰:“《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志善而違于法者,免;志惡而合于法者,誅?!薄爸旧啤豹q今言動機善。

此句意為:不考察《易》之古法,不可使辭令順達,不可探求志善。

能一求之,所胃得一而君畢,此之胃也。

“(由)一求之”的“一”,《池田A》認(rèn)為是道家的“道”,廖名春先生認(rèn)為是《損》《益》之道(第148頁)[10],趙建偉先生認(rèn)為是“易道”(第274頁)[13],郭沂先生認(rèn)為:“‘一,即‘易道,在這里具體指損益之道?!?第55頁)[15]。筆者認(rèn)為,此“一”即“孔子籀《易》至于損益一卦”的“一”,指“損益一卦”?!澳苷哂梢磺笾钡摹爸敝妇??!澳苷哂梢磺笾币鉃椋河胁拍艿娜擞蓳p益一卦(而不用通過“五官六府”、“五正之事”以及《詩》、《書》、《禮》、《樂》之百篇)就能探求到君道?!暗靡欢寒叀睘楣帕?xí)語?!肚f子·天下》:“記曰: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惫笞ⅲ骸坝?,書名也,云老子所作?!彼瘟窒R荨肚f子口義》卷四:“記曰者,猶傳有之也。此語上世所傳,故莊子舉以自證?!碑叄M、終之義?!稄V雅·釋詁三》:“畢,竟也?!薄都崱べ|(zhì)韻》:“畢,終也?!薄暗靡欢寒叀币鉃椋旱玫揭痪湍芡耆盐毡姸?。

損益之道,足以觀得失矣。

“得失”即吉兇,《系辭上》:“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睆膿p益之卦覆的關(guān)系,可觀察、了解吉兇、得失、禍?;ハ喟窒嗷プ兓牡览恚c上文“夫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吉兇之[門]也”,以及《淮南子·人間訓(xùn)》“益損者,其王者之事與?事或欲以利之,適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禍福之門戸,不可不察也”相通一致。

(此文得到廖名春先生、侯乃峰先生、吳國源師弟等師友指教,謹(jǐn)此致謝。)

參考文獻:

[1]陳松長,廖名春.帛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釋文[A].陳鼓應(yīng).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周易》帛書要篇之研究[A].東洋文化研究所紀(jì)要:第123冊[C].日本:東京大學(xué),1994.

[3]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之《要》篇釋文(上)[J].周易研究,1997,(2).牛建科譯.

[4]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之《要》篇釋文(下)[J].周易研究,1997,(3).牛建科譯.

[5]廖名春.帛書《要》釋文[A].朱伯崑.國際易學(xué)研究:第一輯[C],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6]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要篇之思想[A].東洋文化研究所紀(jì)要:第126冊[C].日本:東京大學(xué),1995.

[7]池田知久.帛書《要》釋文[A].朱伯崑.國際易學(xué)研究:第一輯[C],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8]廖名春.馬王堆帛書周易經(jīng)傳釋文[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廖名春.馬王堆帛書周易經(jīng)傳釋文[M].易學(xué)集成(三)[Z].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1998.

[10]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11]裘錫圭.帛書《要》篇釋文校記[A].陳鼓應(yīng).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C].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0.

[12]李學(xué)勤.周易溯源[M].成都:巴蜀書社,2006.

[13]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M].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14]邢文.帛書周易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5]郭沂.帛書《要》篇考釋[J].周易研究,2004,(4).

[16]丁四新.《易傳》類帛書零札九則[J].周易研究,2007,(2).

[17]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18]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9]廖名春.帛書《要》簡說[A].陳鼓應(yīng).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0]鄧立光.從帛書《易傳》看孔子之《易》教及其象數(shù)[J].周易研究,1994,(3).

[21]王博.《要》篇略論[A].陳鼓應(yīng).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2]廖名春.《周易》經(jīng)傳與易學(xué)史新論[M],濟南:齊魯書社,2001.

責(zé)任編輯:林忠軍

① 筆者作了一個目錄,限于篇幅,不詳細(xì)列出。

② 筆者于2006年6月進入清華大學(xué)博士后流動站,師從廖名春教授進行馬王堆帛書《易傳》的研究,從廖先生那里得到一套馬王堆帛書《周易》經(jīng)傳的圖版照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猜你喜歡
馬王堆釋文損益
摘《書譜》孫過庭句
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肩水金關(guān)漢簡(貳)》釋文訂補
增值稅改革對現(xiàn)代服務(wù)業(yè)損益的影響
馬王堆帛書的書體形態(tài)
馬王堆帛書的書體形態(tài)
新會計準(zhǔn)則下其他綜合收益及其重分類的探討
外匯風(fēng)險與會計外匯匯兌損益
期間費用的理論探析
“馬王堆”走進上海龍美術(shù)館
九江市| 广水市| 德令哈市| 吉木乃县| 荔波县| 枣强县| 嘉黎县| 满洲里市| 拜城县| 新乐市| 宁安市| 莆田市| 桃源县| 阿克陶县| 文安县| 彰武县| 林芝县| 专栏| 行唐县| 屏东市| 康保县| 正宁县| 商洛市| 内乡县| 寻甸| 六枝特区| 万载县| 阿荣旗| 井研县| 河津市| 冷水江市| 灌云县| 伊通| 文水县| 禹州市| 乌兰县| 枣强县| 永和县| 隆化县| 五家渠市|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