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慶
【摘要】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課堂對話教學中教師面對學生的姿態(tài)至關重要。教師在課堂上應保持三種姿態(tài):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善于傾聽,讓學生敞開心扉;做一名舵手,準確導航。
【關鍵詞】對話教學;教師姿態(tài);教學效果
隨著課程改革的探索與推進,“對話式”教學越來越成為廣大教師和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那么,作為課堂對話角色之一的教師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姿態(tài)呢?
我想起崔永元、白巖松、朱軍、魯豫等對話節(jié)目主持人,他們不僅有莊重可親的外表,落落大方的舉止,也有生動有趣的“串詞”或者讓人感覺貼心的“家常話”,更有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他們往往能在瞬間激發(fā)對話者的表達欲,也抓住了觀眾的眼球。他們與人交流的姿態(tài)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我們教師是否也可以如此呢?
李鎮(zhèn)西老師曾在《共享:課堂師生關系新境界》一文中勾畫出了一個令人神往的圖景:教育之第三種形態(tài)“共享式”對話情境教學——“面對美味食物,師生共同進餐,一道品嘗;而且一邊吃一邊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塊朵頤的樂趣。在共享的過程中,教師當然會以自己的行為感染帶動學生,但更多的,是和學生平等地享用同時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強迫學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許學生對各種佳肴做出自己的評價。在愉快的分享中,師生都得到滿足,都獲得營養(yǎng)”。
這向我們傳達出了一個信息:課堂對話教學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學,是溝通的、合作的教學,是互動的、交往的教學,是創(chuàng)造的、生成的教學,是以人為目的的教學。
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我以為教師在課堂對話教學中應該保持以下三種姿態(tài):
一、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
“走下去”這種姿態(tài)擺明了就是要與學生溝通,它不僅可以縮短空間距離,更重要的是縮短心理距離。它表達了一種理念:民主與平等。教師就是幾十個學生中的一員,是一個“大”學生,是一個“參與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長、合作伙伴。“走下去”表現(xiàn)出的是教師思想的徹底改變,教師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不再板起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師道尊嚴”的面孔,而是“微笑天使”,不斷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環(huán)境?!白呦氯ァ辈恢皇且粋€動作,它更是一種姿態(tài),它不僅包括教師的語言,而且還指教師的衣著、動作、神態(tài)等身體語言。試想:教師衣著得體,面帶微笑坐在或行走在學生身邊,時而頷首,時而蹙眉,時而拍拍學生肩膀,時而指點著學生的書本;而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談對文本的理解,或者指出老師的某個失誤,或者對文本的某方面提出異議。這該是怎樣一幅和諧的畫面?。?/p>
只有這樣,對話的師生關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師生關系。這一層面上的對話,已經(jīng)不再僅限于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談,而是主要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才能引起因不受束縛而帶來的愉悅,才能培養(yǎng)出能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個性的學生。這種人格的自由、平等帶來的個性解放,必將帶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巨大發(fā)揮。
二、善于傾聽,讓學生敞開心扉
課堂上,當你將話語的權力給了學生后,你是否讓學生真正敞開了心扉,因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作為一名教師,你是否也如對話節(jié)目的優(yōu)秀主持人一樣側耳為學生聽呢?教師保持傾聽的姿態(tài)尤為重要,它是實現(xiàn)真正的課堂對話的關鍵,也是提高對話效率的前提,更是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契機。
傾聽是課堂對話中師生的必然選擇,它表達出一個關鍵詞:尊重。學生已聽了很多年,習慣了。曾經(jīng),不得不聽;現(xiàn)在,他們學會了傾聽。但教師不同,因為過去都是自己說了算,所以現(xiàn)在必須得放下架子,訓練自己善于傾聽。其實,教師和學生同樣都只是文本中眾多讀者中的一員,對文本的見解并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在學生眾多的感悟體會前,教師作為課堂對話的學長,應學會等待,學會專注,學會傾聽,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認真地傾聽自己的伙伴(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潛心會文、盡情探討。這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馬克思·范梅南所說:“一個真正的發(fā)言者必須是一個真正的傾聽者,能聽懂我們日常聽覺范圍以外的深層含義,能傾聽世間萬物對我們說的話?!?/p>
善于傾聽還要容忍“不同的聲音”。伏爾泰說得最形象:“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要捍衛(wèi)你講話的權利。”對話式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它需要異見、問題和干擾的出現(xiàn)。教學時,教師要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側耳傾聽”,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做出合適的應答,尤其是來自學生的那些有質量的提問和有特殊價值的“唱反調”,這些往往是不可多得的生成性資源,如果教師能敏銳覺察,進行信息“重組”,并迅速決斷,把它作為下一個教學流程的基礎性資源,則會使教學形成新的連續(xù)性的興奮點和教學步驟,使教學過程真正呈現(xiàn)出動態(tài)生成的創(chuàng)造局面,從而獲得意想不到教學效果。反之,就會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如果教師死抱住一個計劃,‘以不變應萬變,那么他是什么也做不好的。”
作為對話教學中的“參與者”,我們必須做一個真正的傾聽者,傾聽學生話語中的深層含義,方能走進他們的世界。
三、做一名舵手,準確導航
教師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對話過程中應有舵手的姿態(tài),準確導航,而不是退居二線,放任學生自流,要適當調控來自各方的意見,使對話更深入且不偏離主題。這就要求教師能緊扣文本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話題并適時點撥。
首先,教師在課堂對話的全過程中都要有創(chuàng)設情景的意識。當然,開頭的情景創(chuàng)設最重要。一堂好課的開頭如同一出好戲的序幕。頭開得好,就能先聲奪人,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起強烈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起“探究反射”。好的開頭講究有情、有趣、有疑。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教師應以飽滿的激情、生動的語言、恰當?shù)姆绞?,導入新課,達到醞釀情緒、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維的開端和啟動器。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興趣是激發(fā)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它能使學生情緒高漲、思維高度活躍。這樣就為師生之間的對話創(chuàng)設了條件。有了這樣的開頭,課堂對話中動態(tài)生成的情景創(chuàng)設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緊扣文本提供話題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手段。緊扣文本提供話題要求教師務必尋求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的突破口,這樣便可化難為易,舉重若輕,引發(fā)學生興趣,從而迅速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因此設計話題要有針對性,能緊扣教材的重難點;要有啟發(fā)性,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要有挑戰(zhàn)性,能讓學生“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要有趣味性,能使學生“欲罷不能”;要有普適性,能讓個性差異的學生都有參與的興趣與收獲。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提供這種“提綱挈領”的話題是能指揮“千軍萬馬”的。
第三,適時點撥,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導航作用首先就體現(xiàn)在糾正學生對文本的“誤讀”上。學生對文本的“誤讀”是由于學生的文化積淀與文本之間出現(xiàn)較大落差,二者無法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對話而產(chǎn)生的。只要教師合理引導,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師在“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大旗下對學生“誤讀”的默許,甚至鼓勵。教師的導航作用還體現(xiàn)在為偏離“語文”的主體活動糾偏,使語文教學始終圍繞“語文”學習的中心,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不是旁逸、泛化到其他的內容。只有通過教師適時點撥的導航,才能使學生在解開疑團的基礎上,切實掌握知識,提高認識能力,使學習進一步深入下去。也只有這樣,才能變“苦”為“樂”,增強知識的吸引力,使得學生想學、樂學、勤學,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對話的實效性。
總之,在課堂對話教學中,教師保持這三種姿態(tài)必將創(chuàng)造一個有生命力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每天都會有新的認識、新的感受、新的體驗。這樣的課堂不是滿堂灌、滿堂問,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師生全身心地投入。他們不只在教與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創(chuàng)造的奇跡。這樣,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新鮮感,激發(fā)求知欲,我們的教育也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阿基姆博爾教授認為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改變教師。我想,首先就從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的姿態(tài)改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