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艷飛
【摘要】新課程標準給語文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語文教師只有保持和發(fā)揚了教學語言的純潔性、科學性、藝術性、激勵性、啟發(fā)性,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
【關鍵詞】語文教師;語言素養(yǎng);純潔性;科學性;藝術性;激勵性;啟發(fā)性
新課程標準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語文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就尤其顯得重要。教師的語言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苯處煹慕虒W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教師語言的純潔性。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審美情趣培養(yǎng)產(chǎn)生極大影響。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yōu)美,語調(diào)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后能產(chǎn)生愉快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用語。
2.教師語言的科學性。教師語言的科學性就是要準確、鮮明、簡練。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fā)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符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yè)性和學術性。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3.教師語言的藝術性。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的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個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儲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jù)需要,呼之即來,信手拈來,用得妥帖。
4.教師語言的激勵性。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烈、誠懇和富于激勵性。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靈感和思想貫徹到自己的言語中,使“情動于衷而言溢于其表”,從而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教師語言的感情色彩,來源于教師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來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愛,對文化科學知識的強烈渴望,以及對學生的赤誠之愛。
5.教師語言的啟發(fā)性。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啟發(fā)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yōu)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于語言美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的心弦,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能夠有所啟發(fā)。
總之,新課程標準就語言教學的要求給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既給我們舞臺,也讓我們有了更大的壓力,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這就要求我們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個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jīng)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yè)以及社會流行用語。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語言材料,善于分析、綜合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恒對某一語言現(xiàn)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并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