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肖
感悟是個體憑借語言及其語境直感,獲得某種印象或意義的心理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感悟要比寫出觀察的結(jié)果難得多。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是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激發(fā)學生的感悟動機
心理學家認為,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一見到作文題就有躍躍欲試的激情。教師如果能激發(fā)起學生的這種欲望,引導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來,就達到了作文教學的目的。
對于命題作文,因受多方面的約束,學生往往比較被動,難以激發(fā)寫作的興趣。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在教學中采取雙線進行的辦法:除對課堂例題作文進行必要的訓練外,還安排一定量的課外練習,要求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隨筆,并在課堂上講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命題自由、選材自由、文體自由、字數(shù)自由。只管寫自由最熟悉、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百來字也不嫌少。盡興寫采,隨意而止。要求只有一個:寫出自己從生活中得來的東西。通過寫隨筆,學生漸漸養(yǎng)成了感受生活繼而感悟生活的興趣和能力。剛開始,學生們都寫得比較簡單,但隨著視野的不段擴大,他們從身邊寫開去。從寫班級的小事風波、家庭的五味雜感,進而寫出到人生的起伏、社會的變遷。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萬事萬物都在學生的筆端跳躍、升華。就這樣,通過寫隨筆,學生變得有話可寫,且寫出來的東西真實生動。
二、引導學生感悟生活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成什么文章?!币虼耍處熞膭顚W生積極投入生活,引導學生感悟生活。讓學生帶著一顆真善美的心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班上有位同學在一次考試后,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退步了很多,一時間他的心情十分沮喪,但他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卻給筆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在他寫的一篇題為“考試之后”的作文中,沒有過多的埋怨和憂傷,而是從教師的笑容中得到鼓勵。他寫道:“我仿佛坐在沒有頂?shù)慕淌依铮悄菢拥墓铝⒑兔煨?,被絕望包圍著。這時老師笑容滿面走上講臺,眼神中滿是鼓勵,那眼神有如漆黑夜中如豆的燈光,使我看到了光明;又如冬日里溫暖的陽光,暖得我微微顫動起來,我感到還有希望,還有溫情?!边@一席肺腑之言,表明這位學生對生活有深刻的感受能力和積極健康的感悟能力。
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少給學生束縛,讓學生真正做到手寫我心,把自己真實的感悟表達出來,感悟能力強了,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
(作者單位:河北元氏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