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石
遠去的師生關系
那一天深夜,清華園的夜色顯得分外朦朧。一位穿著長衫留著辮子的老人扶著一個年輕人小心翼翼地走過一座小橋,這一幕成了清華園一道常見的風景。這位老人就是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年輕人是后來成為國內敦煌學研究大師的姜亮夫。那時,剛剛考進清華研究生院的姜亮夫經常在課后到老師王國維的住處探討學術,每每聊到漫天星斗才知起身。從王國維的住處去姜亮夫的宿舍要過一條河,作為老師的王國維雖然視力也不好,但總不放心高度近視的姜亮夫獨自過橋,堅持要送他過了橋才折回。
1936年的一天,兩位清華大學的學生靠在馮友蘭家的沙發(fā)上,鼾聲如雷。馮夫人聽見門外人來人往的腳步聲,就叫醒了他們藏到后院廚房里。此前,清華大學接到國民黨當局的一份學生名單,要求學校把名單上列出的學生交出來,并派部隊圍住清華。當時的校長立刻召集校務會議,商討應對辦法,最后決定把這些學生安排在不同的教授家,然后給不同的部門打電話,請求援助,最后軍警撤離了清華。這位校長就是當時作為國民黨政府特任的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他冒著風險保護學生。
而在戰(zhàn)火紛飛的1930年代末,遠在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是難得的清凈之地。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就蝸居于此指導他的幾個學生一起做研究。1943年,費孝通到美國后,親自將學生的研究成果譯成英文以學生的名義在美國出版。
學生和老師構成了大學校園里永遠的風景。從中國創(chuàng)辦高等教育以來,在一本本回憶錄和一些碎紙片里,我們不難觸及以前多個時段的師生關系。在那些文字里,師生關系被定格成了一幅永恒的畫面,似乎學生一直是把老師當作自己父兄,而老師對學生的愛護亦如父親疼愛著自己的孩子,嚴厲又不失關懷,師生促膝長談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跟隨一個名師出來的學生也往往成為日后該領域的翹楚。
相形之下,在當今的大學校園,老師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們準點踏進教室又準點離開,來來去去都是行色匆匆。至于他的家里是否書香四壁,大概只能從那些為了順利過關而上門送禮的學生口中透露出一些。更有不少學生,直到大四畢業(yè),竟連自己的班主任長什么模樣都沒印象。老師對學生的印象則停留在那薄薄的點名冊上。前不久,蘇州大學對該校畢業(yè)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問卷最后一個問題:“大學4年中,哪位老師給你的印象最深、影響最大?”大多數學生選擇了空白,還有的學生不符合要求地填了小學或中學老師的名字。
究竟是什么導致高校師生關系在兩個世紀里殊如天壤,以前的尊師愛生到今天的彼此冷漠?
老師何以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老師看上去很忙
“老師上完課就走人,跟中學、小學時差遠了?!惫ご蟮闹旒t軍同學說起來不免為目前的這種師生關系有所惋惜,但他同時也表示了理解:“大學有自己的特色,老師們都在忙自己的課題,當然沒時間和學生泡在一起?!?/p>
學生理所當然地以為大學老師扮演的是個純粹傳播知識的角色,而老師迫于各項原因也在不折不扣地扮演著這樣的角色——除了課堂上和學生有關系外,其他時間一概是陌生人。
被學生形容為“陌生人”,東南大學孫小菡教授無奈地表示:“老師也是普通人,每天也只有24小時,各種各樣的評估和評職稱把老師們卷入各種事務的漩渦中,看上去很忙,卻忽視了本職工作,少有機會與學生接觸?!?/p>
就像高考分數之于高中生一樣,寫論文成了高校教師的頭等大事。從講師升為副教授、教授,都是由SCI——在科學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為基礎;其次是申請經費的要求;第三是專利要求;第四才是教學,就是給本科生上一門課。論文數量成了“好老師”的標簽,以至于在某高校的BBS上學生這樣調侃道——不發(fā)論文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于是,教授就不給本科生上課。而一直在講臺上默默耕耘的,往往成不了教授。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就有這樣一位叫做晏才宏的老師,他上課從不帶課本和教學參考書,例題信手拈來,講課自成體系,加上一手俊秀的板書,他的電路課被譽為“魔電”,幾乎場場爆滿,在學生網上評教活動中,以罕見的滿分居全校之首,很多學生稱他為“我碰到過的最好的老師”。然而,直到57歲去世,由于沒有論文發(fā)表,他仍是一介講師。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西一位25歲的年輕教師僅因“學術成果豐碩”就被破格評為教授,其教齡竟未滿一年。
在這樣一種考核機制下,指揮棒自然偏向了科研,許多大學教師不得不將大量精力花在論文和課題上,無暇顧及課堂教學,更別提在課外能對學生進行什么指導了。教師職稱越來越高,離講臺就越來越遠。講臺上難覓名教授身影,這已不是個別大學的現象。
學生住讀,老師走教
“其實老師和我們一樣,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尤其是我們大一的都在漳州校區(qū),而老師都住在廈大本部,每次來上課都是大老遠地從廈門趕過來。課堂成了一個單單傳播知識的地方,或者說聽老師上課就像看一場電影,當幕布垂下,他也就退出了我們的生活?!睆B門大學中文系大一學生李娜在說到這些時更多的是無奈。
自從2000年8月廊坊東方大學城拉開序幕之后,國內大學城的建設便有風起云涌之勢。為把大學造成真正的“城”,大學城一般都選址在偏遠的郊區(qū)。各大學都如出一轍地將大一新生“流放”到硬件基礎相對較好的大學城,教師們則清一色地住在城區(qū)。這樣一來,在大學城寬闊的校道上,迎面而來的都是稚氣未脫的臉。
“大學城,大學城,只見房子不見人,完全是個學生村?!边@是重慶市某高校一位老師在談起大學城時的一句玩笑話。雖然有點夸張,卻是大學城的真實寫照。因為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是坐學校的交通車,往返回于新舊校區(qū)之間,學校的交通車都有規(guī)定的時間,錯過了班車就可能意味著1塊錢與100塊錢的差別,“來去匆匆”也就成了在大學城上課的老師最大的特點。學生有問題,只能在課前或課間請教老師。下課鈴一響,你要是還向老師請教問題,他聳聳肩,“對不起,我要去趕校車了”,這是一種怎樣的幽默?
不僅如此,由于大學城遠離市區(qū),大部分老師每天要浪費起碼兩個小時在車上,疲于奔命,備課講課都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跋裎覀冇械睦蠋熥≡诎自茀^(qū)云山居、集賢苑,自己開車到大學城都要近一個小時,不少教師長期乘坐公交車上下班,每天疲于奔命,導致大量時間與精力的浪費。這樣一來,師生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和互動,師生的疏離必然會影響高等教育的質量。”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區(qū)煜立指出。
老師成了走教一族,學生遇到問題想要請教老師也只能是望“路”興嘆了,師生的關系僅限于上課時間的“授”與“受”,交流和溝通都成了良好的愿望,可望而不可及,“我非常享受那種和學生坐在大樹下閑聊的感覺。在新校區(qū),這樣的事情顯得有點奢侈?!蔽髂险ù髮W民商法學院副院長劉云生說。
擴招導致師生比例失衡
“我敢打包票,在校園里碰上我的任何一位老師,他準喊不出我的名字?!比A中師范大學的小楊語氣中有些悲涼,“每次上課,一百多號人把一個教室擠得滿滿當當,老師提問向來只看名單不看人?!?/p>
來自教育部的一組數據顯示:1998年我國高等學校招生人數為108萬人,隨著1999年全國大規(guī)模高校擴招,2006年這一數字變成504萬人,2007年達560萬人。
擴招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師生比例嚴重失衡,有的高校師生比高達1∶40,超過國際慣例1∶14的合理比例兩倍。如今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會向往西南聯(lián)大時期那種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但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彼時師生比是很低的。著名歷史學家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兆武先生就在《上學記》中提及:“那時候的學生與今天比實在太少了。外文系人最多,但一級也就20多人,哲學系人最少,每年只有兩三個人,政治系一年六七個人,法律系基本上也是這個數字?!?/p>
當一個老師只圍繞著幾個學生轉的時候,交流的半徑會小很多,向心力則會大很多;當一堆學生圍繞著一個老師的時候,半徑無限增大,向心力也就幾乎為零了。一個茶壺要灌四十個杯子,茶壺自然力不從心,杯子也學不到盆滿缽滿。
老板時代的到來
“沒有課題的話一般是見不到我們‘老板的,他整天在空中飛來飛去,帶的研究生又多。一旦他拿到了課題,我們就得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差不多都是在給‘老板打工,專業(yè)知識卻是學得一塌糊涂?!敝猩酱髮W生物學專業(yè)研究生小張在被問到和自己導師的關系時,有些耿耿于懷。
華南師范大學的幾位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研究生為何稱導師為老板”的調查,調查以廣州5所高校隨機選取的495名研究生為對象,發(fā)現大多數高校研究生都稱呼導師為“老板”。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對導師的經濟要求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有時師生關系甚至嬗變?yōu)椤袄习濉迸c“員工”之間的關系。
通常,導師以“鍛煉能力”為名,大大小小的事都讓學生做,查資料、做課題、清理雜務,甚至給本科生上課。一個課題,導師拿下來動輒幾十萬元,甚至成百上千萬元,但當所有活兒干完之后,導師往往按每月三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勞務費”就把學生打發(fā)了,而賺的絕大多數錢都裝進了導師個人腰包。導師常常美其名曰“和學生合作寫學術著作和論文”,其實絕大部分工作是研究生完成的,署名卻以導師為第一作者,甚至干脆只寫自己的名字。
大多數研究生對此敢怒而不敢言,畢竟自己能否順利畢業(yè)的通行證掌握在導師手上,只能忍氣吞聲地做一名合格的“打工者”。在這樣的憋屈下,學生對導師陽奉陰違,表面上尊敬老師,骨子里卻是恨不得能早日脫離苦海。師生關系的和諧更不用說了。
呼喚師生關系的回歸
錢理群(北京大學退休教授)
在我?guī)ё詈髱讓醚芯可鷷r,一些變化讓我感觸頗深。以前的導師和學生是因為共同的精神追求走到一起。而如今,這種關系中功利色彩越來越重。這是教育的目的出了問題。過去,教育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有對精神層面的培養(yǎng)和人格的熏陶。那時導師和學生關系十分親密,教育方式是聊天式的教育,老師和學生海闊天空地亂談,談人生的各個方面。而如今,師生之間成了單純的傳遞知識關系,忽視了對精神層面的教育?,F在的學生到了博士生的年紀,顯得很成熟,外表比較獨立。但是,學生往往有傾訴的欲望。在“關鍵時刻”,失去了導師、同學的關心以及與他們的交流,許多研究生容易被完全孤立,所以最近才會頻頻出現高學歷人才自殺事件。要回歸到以前那種人人向往的師生關系,“聊天”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以前孔子對他門下的三千多弟子就是通過聊天來實現師之傳道授業(yè)的,而且三千多學生的名字他可以一字不差地喊出來。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我曾經問過一些同學:進入大學之后,告訴你這樣的消息,你給學校4萬元現金,學校馬上給你一個文憑你干不干?我問的學生中,20%同意。甚至還有很多人打電話給我,如果我出錢,但不來讀書,怎么樣可以拿到學位?也曾經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在學校的選課、選師前,有個老師講,只要你選我的課,保證80%以上80分,沒有一個不及格。結果選這門課的人特別多?,F在的社會節(jié)奏過快,學生也急功近利了,只要能順利畢業(yè)找到一份好工作,師生關系則是可有可無的。要改變這種現象,就要改變教育方式,功利教育模式最終會傷害整個民族的精神以及經濟。
延伸閱讀
刷新當代師生關系的好老師——賀寶根
2007年8月9日,高校的大多師生正在享受休閑的暑假,上海師范大學地理系教授賀寶根卻正帶領科考隊在崇明島考察,為了搶救被潮水圍困的學生,他的生命永遠地停留在了這一天。
賀寶根犧牲后,上海師大的很多同學自發(fā)在BBS上發(fā)起悼念文章,懷念他們心目中的賀老師。在眾多的網絡留言中,熟悉賀寶根的那些學生給出了相似的說法。這些最熟悉自己老師的學生,將賀寶根的人生用最真實的方式書寫了下來。
賀寶根總是一大早就到辦公室,總是22點才撤離辦公室,一周21餐飯,他有18餐是在學校吃的。賀寶根的家境并不富裕,曾經擁有的一部手機鍵盤上的字都磨光了,他仍舍不得丟棄??墒撬麉s無私地悄悄捐助生活困難的學生,學生無論遇到學業(yè)上的難題還是生活上的麻煩,他總是一句話:能幫的一定幫你。從2000年開始,他倡議系里的老師把野外實習的補貼捐給家庭困難的學生,而且都是“悄悄地給”,生怕傷及貧困學生的自尊。這一舉措,地理系一直持續(xù)至今。賀教授是上師大為數不多的在BBS上和學生聊天交流的老師之一。他幾乎“網不離身”,只要有條件就登錄 BBS,關注學生動向,及時與學生溝通,他耐心開導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與他們分享他的收獲與快樂。直到他離世,賀寶根在BBS上一共發(fā)表文章106篇,回復帖子7 278個。
在師生關系日益淡漠的今天,賀寶根的行為為師生關系作了一個閃亮的注腳。
(責任編輯:陳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