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喜
也許有許多同學面對作文苦惱不已,也許還有很多學生因為自己語不驚人而懊惱。不管怎樣,在今天的學習中教給你擺脫苦惱的好方法——在作文中使用擬人,讓我們青春的思想在擬人中閃耀出活躍的光芒。
擬人是最具情味的,也是最富文學色彩的。它浸透著人的情懷,它是人們的思想向自然界和一切生靈的真誠輻射。
嚴文井的《小溪流的歌》中寫道:“小溪流一邊奔流,一邊玩耍。他一會兒拍拍岸邊五顏六色的石卵,一會兒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腦袋的小草。他一會兒讓那漂浮的樹葉打個轉兒,一會兒撓撓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的癢癢。小樹葉不害怕,輕輕地轉了兩個圈兒,又往前漂。小蝌蚪可有些怕癢,就趕快向岸邊游;長了腿的蝌蚪還學青蛙媽媽慌張地蹬開了腿?!弊髡甙炎匀唤缰械摹靶∠鳌?、“小草”、“小樹葉”、“小蝌蚪”都擬人化,使人讀來感覺自然親切、妙趣橫生,并能感受到作者活潑的情思。
很多同學能夠寫出“春天來了,大地復蘇了”,卻不會表達出“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緩緩來到人間,冰凍大地的身軀漸漸酥軟”;很多同學能寫出“早晨,我沉迷在睡夢中,忽然被一陣刺耳的鬧鈴聲驚醒”,卻不會表達出“甜美的夢鄉(xiāng)正與我熱烈相擁,不懷好意的鈴聲就揪著我的耳朵把我叫醒”……為什么?因為我們缺少對生活的真誠熱愛,缺少對生活的密切關注和思索。作為一個中學生在很長的時間里,學校沒變,教室沒變,同學沒變,老師沒變,但是我們的感受,可能會因為自己的認識、情感、心理感受的變化而變化。作文也因我們的善思而活躍多變。
1.善思而活用,擬人可使作者的情思在文章中輕松地傳達。“秋風拂落一樹黃葉。漫天飛舞的黃葉像唱著一首凄美的挽歌。從抽出嫩芽到離家飄散,黃葉是否走不出這場宿命?黃葉無語,回答我的只是一片輕輕的沙沙聲。我,仿佛聽到些什么?;蛘?,我聽到的是一聲聲重歸泥土的歡笑聲、呼喚聲,作別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落葉迫不及待地親吻大地;或許我聽到的是一聲聲珍重道別的飲泣聲,風雨共度的多少個日子里,彼此相親相愛,終于有一日揮手作別,戀戀不舍之情天地可知;或者我聽到的是一聲聲哀怨、一聲聲堅強、一聲聲呼喚,叫我如何分辨呢?唯有靜心地傾聽?!边@是兩段寫秋天樹葉的文字,作者通過對落葉的觀察思索,發(fā)揮自己的想像能力把它轉化成靈動的文字,同時作者淡淡的的哀愁、傷感又蘊藏在字里行間,用美麗的文字傳達出美麗的情感。
2.善思而活用,賦物以人情,文章中喜怒哀樂就會油然而生,文字也就生動而活潑。有同學寫一株老樹,先寫在這棵樹的近旁發(fā)生一起火災,這時“我焦急地盯著老樹,只見他拼命地搖著枝葉,痛苦地掙扎著,一條條枝杈不斷往下掉,不斷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響……”后來再寫這棵樹劫后重生,看到她時“突然我感到老樹在顫動,抬起頭,蒙眬中,看見一串串綠芽兒枝上排著整齊的隊伍”。賦予這棵樹人的情感,樹的痛就是作者的痛,樹的喜就是作者的歡喜。這樣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疼愛這棵樹、關心這棵樹,與這棵樹同呼吸共命運的作者。
3.善思而活用,由實而虛,使哲理與詩情交相融合。請看下面兩段文字。①蘋果不做作,大大方方的樣子讓人放心。那種圓頭大腦的樣子甚至顯得有些傻氣,但我喜歡它那有點傻乎乎的樣子。把太精靈、太會討巧、太會算計、太時髦新潮的東西作為朋友,總讓人心里感到不踏實。蘋果卻具有真正朋友的品格,它自然、從容、敦厚、樸實……生活中最平實的東西往往是最好的,最讓人信賴的。在水果家族中,我偏愛蘋果——我知道自己的這個愛好比較平庸。②舊墻坍塌,原先墻角裂罅處生出的老樹猶在。老樹虬曲蒼涼,似體有殘疾的老者。世態(tài)浮沉,烽煙彌散,其樹齡已90年有余,不驚于戰(zhàn)亂,不苦于孤寂,不驕于自己的春華秋實,更不絮絮叨叨于人世間的豐富閱歷。面對老樹,浮躁淺薄的人們當自嘆不如。世俗中人說:這樹只是活著罷了。老樹緘默不語,只是奉獻給人世一點風景,也給人一點在亂世或處在艱危歲月中活下去的啟示。
這兩段擬人文字可以說是寓理于物。在使蘋果和老樹人格化的過程中,原本枯燥簡單的生活哲理得到了形象巧妙的表述,原本平常普通的事物因為被賦予思想內涵而具有新的審美價值。要寫出這樣情、理和文采兼具的文字,也遠不是僅懂得擬人手法就可以做到的。擬人雖是一種修辭手法,但其背后卻是一種人文底蘊和人道博愛的情愫。比如,沒有那種對于普通、弱小甚至處于困境中的生命的憐愛和仁慈,沒有那種對于存在于世俗之中而又超脫世俗的精神閃光的發(fā)現(xiàn),沒有那種深沉的感悟和獨到的審美趣味,沒有那種哲學的眼光和出色的聯(lián)想,是寫不出上面那樣兩段擬人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