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子
文獻記載中有兩個口碑不同的后羿,一個是神話傳說中的射日英雄,數(shù)千年來為民間百姓津津樂道,頗受愛戴;另一個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一代梟雄,即“羿浞代夏”者——夏朝的第一個異姓王。
那么,神話傳說與歷史人物,兩個后羿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個神秘人物究竟是英雄還是梟雄?
英雄后
成就了后羿英雄傳奇的“神”是上古時期的東方天帝帝俊。據(jù)《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記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天帝的十個太陽兒子每天在母親的管理下輪番出現(xiàn)在天空??墒怯幸惶?,不知是他們的母親疏于管理,還是外出公干,十個太陽竟然齊出,跑到空中搗亂。這下惹得下界百姓苦不堪言,他們的父親天帝也大發(fā)雷霆,決定出手懲治他們。于是后羿受命于危難之時,帶上天帝賜予的弓和箭,射落九日,只剩下一個戰(zhàn)驚驚地掛在天穹為人類服務(wù)。
至此,后羿功成名就。
但依筆者來看,這實在是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神話。雖說天帝是天界的一把手,震怒之下完全可能會對這些小混蛋施以懲戒,但絕不會下毒手一下子要了這么多孩子的性命,虎毒還不食子呢!
不通的神話中或許隱藏著某種寓意,而作為執(zhí)行者的后羿,也許在內(nèi)心里還深深地感激天帝的知遇之恩吧?
對于今后的命運,后羿充滿了美麗的幻想。終于,在他的努力下,連居于昆侖山的西王母也覺得后羿很了不起,因此賞給了他一包不死藥,讓他與妻子嫦娥從此可以長生不老。不料,無法抵擋成仙誘惑的嫦娥,一個人偷吃了仙藥,飄飄蕩蕩飛向月亮做神仙去了。
從此,千古寂寞。
唐朝李商隱有詩:“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毕勺渔隙鹑绱?,后羿的心里更是酸楚難言,別說升仙無望,長生不老都不再可能,如今的他只是一介凡人罷了。
后羿的人生從此迅速頹廢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和洛水女神宓妃相遇,彼此暗送秋波。宓妃的丈夫馮夷化為白龍出面干涉,后羿毫不留情一箭射瞎了人家一只眼睛。
馮夷捂著血淋淋的眼睛告上天界,要天帝“為我殺羿”!天帝竟然大為斥責(zé):“使汝深守神靈,羿何從得犯汝?今為蟲獸,為人所射,固其宜也,羿何罪與?”
看來這天帝對后羿實在不薄。可是,在天帝的“關(guān)懷”下,后羿恃寵而驕,火暴一日勝似一日,漸漸地怨言四起,終于被他的徒弟寒浞(還有一說是逢蒙)趁亂殺死。
家破人亡!后羿的命運也許在他引弓搭箭、九個太陽紛紛墜地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
雄后
歷史上的梟雄后羿是有窮氏的首領(lǐng),夏朝太康年間以百姓的名義發(fā)動了一場政變,將天下暫時從姒姓王朝的手中奪了回來。
《春秋左氏傳》對此有過比較詳細的描述:“《夏訓(xùn)》有之曰:‘有窮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對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鈕遷于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其實筆者以為這次政權(quán)更迭有其一定的歷史意義。眾所周知,在啟之前實行的是禪讓制,王位屬有德者居之。但到了啟的父親禹時,他耍了個心眼兒,將實權(quán)悄悄交與兒子啟,從而鑄成了“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結(jié)果。
啟后來又將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太康,可這太康卻不是個好的領(lǐng)導(dǎo)者,對形勢認(rèn)識不足,只是一味耽于游樂,尤其是喜好打獵,這就給了四方夷族可趁的機會。
趁著太康又一次帶領(lǐng)著眾隨從到洛水河畔游玩的機會,東夷有窮氏首領(lǐng)后羿瞅了個準(zhǔn),領(lǐng)導(dǎo)有窮氏和有寒氏的族人(有寒氏的首領(lǐng)是寒浞)趁機起兵奪權(quán),將太康放逐在洛水以南,自己做了統(tǒng)治者。
后羿剛開始讓太康的弟弟仲康當(dāng)個傀儡夏王,自己小心翼翼地做了幾年實權(quán)者,直到后來認(rèn)為時機成熟,在仲康死后兩年,放逐了仲康的兒子相,自己名正言順地做了夏王朝君主。
筆者分析,后羿想要名至實歸,必須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如同后來的李淵榮登帝位后奉老子為李家祖宗、封道教為其家教一樣。
那么這個神秘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同樣留下一個懸念。
可能是被勝利的喜悅沖昏了頭腦,登上寶座的后羿好大喜功,自恃箭術(shù)高明,四處征戰(zhàn)。其間,后羿辦了兩件錯誤的事情:對內(nèi),任用寒浞為相,將政事盡數(shù)委于他;對外,滅鄰國,占人妻。樂正后夔有個妻子是個漂亮的黑美人,名叫玄妻。后羿滅了樂正后夔的國家之后,將這位玄妻據(jù)為已有。
但志得意滿的后羿沒有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寒浞為謀帝位居然和已是后羿妻室的玄妻眉來眼去,勾搭成奸,內(nèi)外聯(lián)手。當(dāng)然,也許是玄妻有心復(fù)仇進行配合,在后羿做了八年皇帝之后,凄然死于自己的老婆和心腹徒弟寒浞之手。
威名赫赫的后羿時代從此終結(jié),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和寒浞相比,后羿還真是老實,空有一身蠻力,徒留后世悵然嘆息。
羿浞代夏40年,最終讓姒相的兒子少康重新恢復(fù)了姒姓王朝的統(tǒng)治,史稱“少康中興”。
神與人
通過上述內(nèi)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神后羿與歷史人物后羿的命運大致相仿,都是在達到命運的巔峰之后,喪失應(yīng)有的警惕性,凄然死于心腹之手。巧的是,這個心腹之人都叫寒浞!
可能會有朋友問,為什么神話傳說中會有后羿死于逢蒙的說法呢?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想借用屈原的楚辭《天問》來回答:“羿焉射日?烏焉解羽?……浞娶純狐,玄妻爰謀。”
在?《天問》中,作者很明確地道出了寒浞與玄妻合謀的事實。而且,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屈原將射日的后羿與革孽夏民的后羿作為一人一事來談?wù)?。那么我們不妨來個大膽猜想,大神后羿與夏朝異姓王后羿原本屬于同一個人,神話只是歷史事件的不同描述方式而已。
為了證實這種想法的可行性,筆者將二者糅合,經(jīng)過仔細揣摩,驚異地發(fā)現(xiàn),神話無法解釋的困惑,查證于歷史竟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而歷史是神話的補充,二者互為交叉。
先用歷史解釋神話。后羿奉帝命射殺天子(太陽)之事,分兩步來講,先說奉帝命,“帝羿有窮氏未聞其先何姓。帝嚳以上,世掌射正。至嚳,賜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鈕,為帝司射,歷虞、夏”,從而我們知道了羿從先祖時就奉帝嚳之命做了司射的官。再說第二步射殺天子太陽神之事,太康失國已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后羿逐太康、逐相,并未將其殺之,但赫赫威名夏王禹的王子王孫已痛失祖先傳下來的帝位。
現(xiàn)在我們再用神話解說歷史。正如上文所說,后羿想要榮登寶祚,必須名至實歸,有一個合理的說法,哪怕是做做表面文章也行。
那這個說法又是什么呢?自然是“羲和”,神話中的太陽神之母。不過這個做母親的行為實在離奇,先是擅離職守,導(dǎo)致十日齊出,釀成滔天大禍;其次是對天帝下令除掉自己寶貝兒子的事情,居然聽之任之,好像一下子從三界蒸發(fā)。
那么歷史中的羲和究竟如何呢?
《史記·五帝本紀(jì)》曰:“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所謂“羲”,為天官,掌授時(歷法);“和”,是地官,掌農(nóng)事。因此,“羲和”后來就特指掌天文歷法的官吏。同時《史記·夏本紀(jì)》還記載:“帝中(仲)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边@就壞了大事,掌管天地的羲氏、和氏沉湎于酒色之中,造成了十天干的混亂,徹底擾亂了人民的生活,引起百姓怨聲載道。
這難道不是天上十日齊出、民不聊生的合理解釋嗎?既然出現(xiàn)了這種狀況,當(dāng)然就有了口實,后羿決定討伐羲和,向天下蒼生作個交代。
《夏本紀(jì)》中出現(xiàn)了“胤往征之,作胤征”。這個“胤”,《尚書·夏書》中說:“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師。羲和廢厥職,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筆者認(rèn)為,命掌六師的胤侯就是后羿?!柏氛鳌笔且淮螇雅e,此時的后羿成為天下人眼中的英雄,仲康坐在王位上已是相當(dāng)不安,更別提姒相了,一切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如果自行退位就等于“禪讓”,既然自己的曾祖父已經(jīng)立下了王位世襲的規(guī)矩,他就要給后代留下希望。于是,相等來了后羿對他的放逐。
帝后羿從此成為數(shù)千年封建衛(wèi)道士眼中的梟雄,他們恥于談他、寫他,連深受帝王之害的司馬遷也沒有直筆寫下“帝王后羿”的字樣。而在民間,幾千年來老百姓口口相傳,留下了英雄后羿射日的美好形象。
編輯/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