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喜歡《色·戒》不等于站在漢奸一邊崔衛(wèi)平
許多人十分愿意接受《色·戒》,我愿意提供一個語境。那就是戰(zhàn)后(1945年之后)的人們對于對抗、對于劍拔弩張的對立,經過了一個調整的過程,已經沒有那么緊張,與戰(zhàn)前相比,顯得比較放松。一些文藝作品中出現的某些話題,是僅僅在二戰(zhàn)期間或者戰(zhàn)后才能夠出現的。比如加繆的《正義者》,其間主要是一個暗殺小組討論要不要殺一個俄國大公的問題。如果殺了他,可以使得千千萬萬俄國貧困人民得到解脫,但是偏偏大公身旁坐著他的兩個幼小孩子,這使得暗殺者動了惻隱之心,下不了手,于是他們內部發(fā)生爭執(zhí)。這樣的話題此前不可能出現。再比如薩特的《死無葬身之地》,描寫幾個游擊隊戰(zhàn)士被抓起來之后在牢里面的心理狀況,比較脆弱,面臨死亡產生絕望,產生沒有意義的那種虛無感。年長的人們還集體掐死了他們的一個小同伴,因為擔心他受不了酷刑。這種處理不符合此前的英雄形象。
對于這樣一種調整過了的立場,我先不作判斷。但是這是一個現成的語境,戰(zhàn)后人們將對抗的光線調得比較暗了一些,不那么強烈刺眼。而張愛玲的小說和李安的片子都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出現的。張愛玲為《色·戒》小說辯解的時候,反問可以不可以寫“反派人物的內心”。李安說要拍人性的復雜性、模糊地帶,都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語境之下。
結合這個大語境,來理解有觀眾對影片的肯定態(tài)度,就比較容易了。我想贊美這部影片的人,并不等于贊美漢奸。認同這部影片,并不等于認同漢奸的所作所為。
魯迅之死震動了首都監(jiān)獄摩羅
1936年10月的一天,民國首都南京一家監(jiān)獄的鐵窗口,忽然出現了一塊小學生用來習字的黑石板,上面寫了“魯迅先生逝世”六個字。另一個監(jiān)室的政治犯看見了后,馬上用同樣的方式寫下了這六個字,將同樣的黑石板高舉在鐵窗口,告訴別的難友。接著,整個監(jiān)獄都用這樣的方式靜靜地傳播著這個消息。
在這沉默的文字底下,這些囚徒的心早就一片沸騰。在這靜默的沸騰中,流布著一種無形的力量。即使是監(jiān)獄,是鐵窗,也阻擋不了這種力量的凝聚和滋長。
首先傳播這一消息的,是監(jiān)獄看守。這位看守偷偷地將刊有這條消息的剪報塞給了政治犯樓適夷,年輕的作家樓適夷捧著魯迅為他送來的一大堆書,抑制不住痛苦之情。他剛入獄不久,就列出一個書單,要求魯迅給獄中送來他所需要的7本書。時隔不久,魯迅先生就滿足了他的要求,其中有的書,是特地托人從海外找來的。后來,魯迅不斷地主動給獄中的樓適夷送來各種書,包括他親自編訂校對的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這些把魯迅看作摯友、看作希望的人,在突然遭遇魯迅逝世這一噩耗的時候,怎能不情緒沸騰呢?
一個作家的逝世,竟然使這個國家的政治囚徒受到巨大的震撼——魯迅確實將他的生命楔入人間太深。他以自己對世間的關懷和慈愛,牽動了這個冷漠的世間。
讓美國總統(tǒng)滿街丟臉的人蔡天新
美國著名出版社——蘭登書屋的創(chuàng)辦人貝內特·瑟夫在回憶錄《我與蘭登書屋》中記載了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找他出版?zhèn)€人文集的事情。
在我的印象里,《毛澤東選集》通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總印量數以億計,作者所獲得的稿費遠超出其個人薪水,這是毛主席頗為驕傲的一筆收入,他經常用來幫助他從前的老師和他的衛(wèi)士應付家里的生活困難,以至用來償還當年欠朋友的債務。也就是說,這應該是有利可圖、出版社求之不得的一件事。
事實卻并非如此。雖然羅斯福貴為一國總統(tǒng),但為了能在蘭登書屋出書,不僅宴請老板貝內特·瑟夫,還與他在白宮和紐約海德公園(總統(tǒng)的出生地)等地共度了三個周末。結果,羅斯福的文集印了15000套,卻只賣出7000套,沒辦法,蘭登書屋為了經濟利益,先是要求總統(tǒng)吃下庫存的書,在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以后,不顧總統(tǒng)的面子和憤怒,折價銷售,以每套四、五美元的價格(原價十五美元)賣掉四、五千冊,少賠了兩萬美元。
一個作家的書打三折或二點五折,已經是很丟臉的事,更何況這事發(fā)生在一個在任總統(tǒng)身上。這樣做的后果是,羅斯福總統(tǒng)再也沒理過貝內特,他甚至把蘭登書屋從他每年的圣誕卡郵寄名單上刪掉。
顯而易見,美國的政府官員無法動用行政手段促銷自己的書籍。在此以前,另一位名氣稍遜的總統(tǒng)赫伯特·胡佛的文集只賣了2000冊。
還給學生仰望星空的閑暇傅國涌
一些教育界人士呼吁,要在中學開設一門“思考課”,讓學生有更多可以支配的時間,用來閱讀和思考。這種呼吁抓住了當前教育的病灶。多年來我們的教育把智育當知育,注重知識傳授,卻忽視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和實踐的能力。開一門“思考課”,的確很有必要。只是細想想,在今天以分數為本的中學校園里,這一切實在是太奢侈了。弄不好,只是增加了一門用來考試的課而已。
“老師眼中只有分數!”學生一進校門,就像上了緊張有序、少有喘息的流水線。在許多中學,月月都有考試,論分數排名次乃至以分數高低分考場。競爭的壓力,過早地填滿了孩子的世界,哪里還有什么求知的趣味、學習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歡欣?
愛因斯坦曾說,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如今的中學教育,更多的不是把人作為目的,而是把人當成工具,首先是考試的工具、創(chuàng)造分數的工具。一個只會考試、只剩下了考試的民族,注定要為此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
中學教育不是生產大學生的流水線,而是要讓每一個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知識得到訓練,視野得以開拓。即使不再升學,作為一個人,他的文明素養(yǎng),他對世界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理解都是在這個階段初步成型的,這遠比分數重要得多。
因此,關鍵不是在中學開設“思考課”,“思考課”替代不了獨立思考。歸根結底,還是要改革以分數為本的教育方式,讓中學生從考試的戰(zhàn)車上走下來,有空閑仰望星空,想想與考試無關的問題。
看點
未婚女青年抬高房價:“捐水理論”有了新發(fā)展'關鍵詞:未婚女青年房價
在一個幾乎開始對高房價“病急亂投醫(yī)”的年代,非但政府頻頻開出“大藥方”,各類“民間偏方”也紛紛登場。房地產商馮侖開出的“未婚女青年推高房價,買房應限制在35歲以上”的偏方,引起了經濟學家與房地產商的興趣。
中國素有“女人是禍水”的“理論”,政治昏庸了,國之不國了,不指責執(zhí)政者沉緬女色,失政于民,卻推說是女人惹的禍。精明的地產商不愿意開罪于政府,自己也不愿意當罪人,就開始忽悠我們老百姓。這個時代里,觀點越是荒謬,還越是有人相信,你說怪不怪?
南京大屠殺70周年祭:一個對自己歷史蒼白的民族?
關鍵詞:南京大屠殺真相
七十年過去了,事件的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可是與之相反的是,更多的卻是我們有意識無意識的
忘卻。紀念大屠殺,并不是要激起人們的仇恨來以牙還牙,而是要還原歷史的真相。如果沒有真實的了解,把真相封閉起來,只能助長愚昧和無知,從而埋下仇恨的種子。
美國人的一部《南京》,至少能讓我們看到某些真實;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讓我們感受到了某種責任,可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過那段歷史,我們又能知道多少歷史的真相?
“貧窮小子”競選韓國總統(tǒng):我們可以這樣去奮斗嗎?
關鍵詞:窮小子韓國總統(tǒng)
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明博,是個地道的窮小子,他憑借自己的刻苦努力進入高麗大學,并通過撿垃圾來支付學費。大學畢業(yè)后,李明博成為韓國現代建設公司的一名職員。12年之后,李明博就成為公司的執(zhí)行總裁。2002年接任首爾市市長,2007年代表大國家黨參加總統(tǒng)競選。
這簡直就是一部精彩的電視劇《奮斗》,主人公沒有家財萬貫的父親或是大公司老板做養(yǎng)父,完全靠著自身的努力,就能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而我們很多年輕人卻只能活在歷史的穿越里面,建功立業(yè)。反思我們的社會有這樣的土壤嗎?是否有一個暢通的渠道,讓窮小子能夠憑借努力,成為社會的上層?
美國文學“硬漢”謝世:我們也需要這樣的“良心”?
關鍵詞:美國文學良心
美國文學斗士諾曼·梅勒,一生狂言妄語,直言不諱,曾被譽為“美國的良心”。他敢于諷刺總統(tǒng)布什是“精神上的恐怖分子”,抨擊布什政府的對伊政策愚蠢而狂妄。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等政要明星都是他的忠實讀者。然而自命不凡的梅勒認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忠實的讀者,曾屢次對其他作家表示出不屑。這種“自大”也使他幾乎沒什么朋友,還與評論界保持了終生的緊張關系。
梅勒就是這樣一個家伙,不管你喜不喜歡,他才不會在意呢。這種敢于講真話,保持自己良知的人,不僅僅是美國,更是中國所需要的??上У氖?我們的文學界已越來越缺少這樣難能可貴的血性了。
作家富豪榜出爐:財富成為檢驗作家的唯一標準?關鍵詞:作家富豪榜
2007年作家富豪榜出爐了,郭敬明成了作家中掙錢最多的人,于丹成了學者中賺錢最多的人。不管是爭議也好,不喜歡、不接受也罷,上榜的作家在這一年里面真的是賺得缽滿盆盈的。盡管如此,還是有人叫嚷著賺得太少,他們沒有看見在他們腳下無數的文學作者連書都出版不了。
在這個商業(yè)化的社會里面,人們的傳統(tǒng)價值觀
衛(wèi)生費用多數被大醫(yī)院吞食:沒有監(jiān)督。都是空談?
關鍵詞:衛(wèi)生費醫(yī)院
住不起房,上不起學,看不起病,大多數中國人都面臨這樣的窘境。中國的醫(yī)務費用總投入本來就很少,在層層下撥的過程之中,常常被各級官員及醫(yī)院鯨吞。用納稅人的錢建起的公立醫(yī)院,卻成了十足的謀利機構,反而讓看病者花更多的錢,這已經是雙重的剝奪,可恥至極!
老百姓履行了納稅的義務,卻不能夠享受到很好的看病、讀書和住房的便利,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思索的地方。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的腐敗,再一次警示我們:如果沒有監(jiān)督和制約,再好的措施,再好的政策,也不會讓我們受益。我們的醫(yī)療部門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僅需要決策者的魄力,更需要完善的監(jiān)督、制約制度,而后者是最根本的。
當前的素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區(qū),比如“鼓勵”人說假話、缺乏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人格的尊重。
重慶師范大學學者張育仁在西南大學“雨僧講壇”開講“雜文家眼中的素質教育”,尖銳地批評當下的“素質教育”
農民工的幸福感代表著—個城市的包容度。在提倡“公提社會”的今天,一座城市是否最具幸福感,當然是所有這座城市里公民的感受,尤其是處在最底層的農民工的感受,這應是一個衡量的標準。
評論家洪巧俊質疑“2007中國(大陸)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中,是否詮釋了農民工的幸福,在評選中是否有農民工的聲音
中國的發(fā)展速度讓人震撼。最讓我有感觸的是這些發(fā)展中的、超巨型的城市。它們規(guī)模的巨大超過了人的想象,每一次進入這樣的城市都會讓我發(fā)抖,
現在這個時代,你說真話人家都認為是假的,你單純一點人家說你裝純。人與人之間猜疑,防范,互相不相信。你的交友方式突然變成以技術層面為主的工業(yè)方式了,你擁抱社會的姿態(tài)也有種種可操作的技術手段,人人都是技術人,這是人類最大的可怕。
導演康洪雷認為《士兵突擊》是一部幫助我們每個人認識自己的電視劇,在這個年代,他認為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認定。才能應對社會和生活。因為選樣的城市對歐洲人來說是非常乏味的,顯示的是技術的能量,但卻是沒有靈魂的、非人居住的外形,讓我不喜歡。不過讓我感動的是,就是在這樣看似沒有靈魂的城市里,卻有著生機勃勃的中國人的生活。這兩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法國思想家、歐洲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主席皮艾爾·卡藍默的中國印象
今天中國的所謂“中產階層”缺乏一種公共價值體系的支撐,在文化認同上無所適從。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態(tài)缺乏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是對奢侈浪費的交化生活形態(tài)的模仿和依附,不僅無法引領社會文化的進步,也遠不足以維系整個社會“金字塔”結構的穩(wěn)定與和諧。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張閎評中國的“中產基層”
任何一個社會,不論它的目的是什么,不論它標榜羽是什么鳥托邦式的解放性的宗旨,如果生活在這個社會里的男男女女沒有說出心里話的自由,就不是—個好社會。
斯通語
廣告已經非常精于此道,它們使用大量的隱喻來激勵大家擁有這種渴望:你所占有的東西越多,你的幸福就越多。如此看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怎么好意思不追求上進,怎么好意思不追求財富,怎么好意思不仰望精英。
書評人鉑程齋說
人世間痛苦的事,莫過手上班;比上班痛苦的,莫過于天天上班;比天天上班痛苦的,奠過于加班;比加班痛苦的,莫過于天天加班;天天加班更痛苦的,莫過于天天免費加班……
新知
生日決定性格?
不同的季節(jié)太陽光的照射強度是不同的,所以生日影響性格的頭號“嫌疑犯”就是太陽。太陽是溫度、光線的變化之源,這兩者是決定季節(jié)的主要因素。
研究顯示,秋天出生的兒童更喜歡運動,而春天出生的兒童是最不活躍的。在春天出生的男性生育能力最強,而在秋天出生的男性則較低。在春天或初夏出生的人,自殺幾率也比其他季節(jié)出生的人要高。
夏天出生的孩子比冬天出生的孩子看上去更快樂。秋天出生的人比在春天出生的人長壽,并且在老年時期不易生病;與其他季節(jié)出生的嬰兒相比,冬天出生的嬰兒智商更高。不過,在冬末出生的人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癥。
酸奶養(yǎng)生常識?
普通甜味酸奶
當中含有7%的蔗糖和3%左右的乳糖,蛋白質含量僅2.5%而已。因此空腹喝酸奶,蛋白質并不會被浪費。
酸奶的食用數量因情況而異,正常飲食的人每天飲用1-2杯酸奶(250-500克)為好。對于青少年來說,早晚各一杯酸奶,或早上一杯牛奶,晚上一杯酸奶是最為理想的。在胃口不好、飲食不調、身體虛弱、腸道有感染而不能正常進食的時候,每天可以更多地飲用酸奶,以吸收其中的營養(yǎng)物質,調整胃腸功能,并提高身體抵抗力,促進腸道感染的痊愈。
睡夢中的動物們?
所有的動物都需要睡覺,它們也會像人一樣補回被耽誤的覺。動物長期不睡覺也會死亡。
動物體積越大,睡覺越少。這個論點適用于馬、長頸鹿和牛,它們以吃草來消磨大量時間。馬通常睡3個小時就夠了,長頸鹿每天只需睡2個小時,大象只睡4個至5個小時,也屬于睡覺少的動物。獅子雖然體積不小,但每天睡眠時間多達18個小時,是極其明顯的愛睡懶覺的動物。
許多動物有固定的入睡習慣:黑猩猩每天晚上都鋪“床”,把自己的“枕頭”拍松,還找一個依偎的伙伴;馬戲團里的大象會兜圈子;狐貍、狗和貓則舔凈自己的皮毛;倉鼠和家鼠睡覺時把自己的“臥室”變暗。幼小動物的睡眠時間原則上要比成年動物長。
美國人開始“月光浴”?
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一對夫婦最近斥資200萬美元,在當地沙漠中建造了一個巨型“星際光線采集器”,供來客享受“月光浴”。
游人相信,曬月光有助于緩減某些疾病??茖W家稱,沒有證據顯示月光浴對任何醫(yī)學情況和疾病有益。也有人對有關月光能幫助人們戰(zhàn)勝疾病的軼事趣聞表示懷疑。不過支持者認為,沐浴月光,等待云開月出的時候聆聽周邊音樂,對他們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個異常美妙的經歷。
超能衣:把人變成“充電器”?
研究人員正在設計能夠從人體獲得能量的超能衣服,將來只需把電子裝置插頭插入你的外套就能進行再充電。
這種外衣將結合裝置把人體運動的振動能轉換成電能,先進的傳導布料將把這種能量帶到靈活的電池。這種技術對戰(zhàn)場上的士兵擁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它可能意味著他們不再需要攜帶笨重的電池。實質上,士兵們將是穿著電池,而不是帶著它。而用超能衣充電的機械外骨骼還可以幫助士兵搬運笨重的背包,并能攙扶傷兵走路。除了幫助士兵之外,這種外衣還能讓普通老百姓受益,比如為收音機、手機、MP3或監(jiān)控系統(tǒng)之類的醫(yī)療設備充電。
幾種心理陷阱導致自毀?
沉溺在自毀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幾種最常見的心理陷阱。1、虛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對自己的才能和潛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測,對自己要求過高,生活目標極不現實。2、尋求注意。喜歡出風頭,只有成為別人注目的焦點,才能抵擋襲來的寂寞、沮喪、焦慮等不佳情緒,但出風頭的方式往往適得其反,給別人留下笑料,對別人皺眉頭的反應也甘之如飴。3、執(zhí)拗多疑。心胸狹隘,整日疑神疑鬼,總在揣測別人的動機,計較同事是否在背后算計你,勢必會降低工作精力,影響你的人際關系,導致周圍人的疏遠、反感和冷落。這些偏執(zhí)狂自導自演的行為,最終使預言成真。
歐洲天文學家20光年外發(fā)現第2個“地球”
在距地球20光年之外的地方,發(fā)現了一顆和地球十分類似的行星。這顆行星重力是地球的1.6倍,地表溫度為0-40攝氏度,可能具有液態(tài)水。在這顆行星上,人們每13天就能過一次生日,所以不得不同時面對年齡飛漲的問題;體重會看上去比在地球上重—倍多,所以減肥會成為更嚴峻的問題;能看到比地球上大上9倍的紅色太陽,但由于沒有自轉,它將總是一半處于白天一半處于黑夜……現在的問題在于“相對較近的“20光年”,約190萬億公里,就人類目前的運載手段來說,即一個宇航員50億年的行程。
數字
第一
在一個全球聲望很高的評比15歲青少年數學能力的排行榜上,來自中國臺灣的學生力拔頭籌,超越了很多更富有的國家。不過,中國內地并未參加此評測。
“16年”與“7倒”
西安市眼庫成立16年來至今只有7位捐贈者,而僅當地就可能有15萬患者需要眼角膜的幫助。其實不僅僅在陜西,“角膜荒”已經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
98%
近日39家網絡媒體舉辦的“互聯網從業(yè)者健康調查”顯示:98%的聯網從業(yè)者感覺身體健康度有所下降,八成以上認為從事互聯網行業(yè)導致心理問題。
26億
數字顯示,全世界有26億人口無法用到不會對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的衛(wèi)生廁所,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40%。聯合國希望在未來8年里將無法使用衛(wèi)生廁所的人口數減半,這也是“新千年發(fā)展目標”的組成部分之一。這意味著每天要建造10萬個廁所。
32.3%
《關于大學生感恩親情缺失的調查報告》顯示,62.0%的大學生清楚地記得父母的生日,17.8%的大學生只記得父親或母親的生日,更有21.2%的大學生對父母的生日都不記得。32.3%的大學生表示,上大學是為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認為上大學是為了“找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18.4%的大學生是為了“實現自己在學術領域的理想”,此外還有10.8%的大學生是為了遵從“父母的命令”。
1500公斤
袁隆平院士稱超級稻育種的成功,畝產潛力達1500公斤。不僅可以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能為調整農業(yè)結構、農民致富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