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能力去應對這不如意的情境,對生活建立正確的態(tài)度,因為這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標志之一。那么我們應當如何與孩子談樂觀,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情緒呢?
讓孩子了解“想法加感覺等于行動”的道理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樂觀和悲觀的人具有不同的想法,形成不同的感覺,因而導致不同的行動,藉此讓孩子了解樂觀的意義與重要性。父母可以設計多種情境,分別列出樂觀與悲觀的想法與感覺,讓孩子根據情境、想法和感覺,練習說出樂觀和悲觀會有什么不同的行動,從這些練習中了解“想法+感覺=行動”這個公式的道理。
引導孩子捕捉和判斷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父母可以利用完成句子的方式,引導孩子捕捉腦海里的念頭與感覺。例如:“同學取笑我的時候,我心里想……,所以我的感覺是……”當孩子學會捕捉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連結到感覺之后,父母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自己判斷,標準有三個:把失敗與挫折歸因于個人因素還是情境因素?問題將持續(xù)發(fā)生還是短暫出現而已?對生活的影響是普遍的還是特殊的?通常悲觀的孩子會有無助與絕望的感覺,這也通常是評鑒孩子悲觀的依據。
父母和孩子一起作歸因練習
如果孩子有悲觀的解釋型態(tài),以及呈現無助與絕望的感覺,父母應該設法改變孩子的解釋型態(tài),和孩子一起作歸因練習,矯正悲觀的想法。要讓孩子了解,每一個問題都是很多因素導致的,看待問題要根據情境、背景與來朧去脈。改變孩子悲觀的解釋型態(tài),父母要告訴孩子,每一個想法都要收集很多證據來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效。
讓孩子練習自己給自己加油
當面臨挑戰(zhàn)的時候,孩子應當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堅持,我一定能做到。”而不輕言放棄。父母應教導孩子:面臨挑戰(zhàn)時,學習跟自己說話。另外,父母也可以利用親子共讀、分享的方式,讓孩子從毅力故事中,體驗樂觀、學習自己給自己加油。
多給孩子環(huán)境控制權與征服挑戰(zhàn)的機會
孩子之所以產生無助與絕望的感覺,有時是因為孩子沒有控制權與征服挑戰(zhàn)的經驗。父母不要幫孩子解決問題,也不要苛求孩子達到完美,不要輕易贊美孩子好棒。讓孩子擁有環(huán)境的控制權,給孩子體驗征服挑戰(zhàn)的機會。盡管孩子可能要經歷多次的失敗,一旦孩子成功了,便會大大增長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孩子才不會悲觀。
人需要用樂觀來建立希望。和孩子談樂觀,并不是告訴孩子凡事往好處想就可以了,還要給孩子征服挑戰(zhàn)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傊瑯酚^就像一部車子的動力系統,它能夠驅使車子駛向目標。因此,在孩子上路之前,我們要先檢查孩子的“動力系統”,給孩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