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佐
摘要法治與人治都是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國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都在尋求一種最佳的治國之道。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統(tǒng)治者推行的治國方略基本上是人治與德治的結合,有關法治的理論的提出可說是鳳毛麟角。法治理論不光是很少有人提出,甚至很少有人關注,特別為統(tǒng)治者所禁止。因為歷朝君王都推行人治,強調君主的個人權威性和至上性,他們不允許人民違背自己的意愿,同時也不想自己被法律所規(guī)制。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統(tǒng)治者為了尋求一種長效的治國機制,在歷經人治——德治后,統(tǒng)治者最終選擇了法治,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
關鍵詞人治 德治 法治 依法治國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1-383-01
一、人治的概念和特征
古人強調“為政在人”的人治精神,是一種較早的人治思想。古希臘哲人強調人治是圣賢之治,強調圣賢的智慧對人們具有指引作用。然而,在古代中國,雖然人治思想隨著朝代的更替有所變化和發(fā)展,但總的來說沒有脫離人治的范圍。筆者在總結古代統(tǒng)治者關于人治的思想的基礎之上認為:人治是古代君王個人意志凌駕于國家和人民意志之上的絕對的個人之治。推行人治主要可以起到控制臣民,加強王權和君主專制的作用。其特征有三:第一,人治主張以個人的賢明和能力治理國家;第二,政治上實行君王專制和獨裁;第三,思想上主張圣者對民眾的指引。
在人治思想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是我國的孔孟和古希臘的柏拉圖,他們在人治理念上都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為人治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源泉。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之下,人治思想一直是一條很凸出的主線,貫穿于歷朝歷代帝王的統(tǒng)治之中。
二、法治的概念和意義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與人治是相互對立的治國之道。法治思想是一種源遠流長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歷程,即最初的人治到人治與德治并重,再到法治。法治的最初提出者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他主張:“法治應優(yōu)于一人之治?!彼谶@方面的著名論題是:“由最好的人和最好的法律統(tǒng)治,哪一方面較為有利”。為此他和柏拉圖進行了較為激烈的論爭,盡管他們是師徒關系,但對真理的追尋使得他們站在了對立面上。柏拉圖主張實行人治,反對僵化的法條,而亞里斯多德則主張法治,他認為法律是沒有感情的,因而不會偏私,而私人卻是有感情的,盡管法條比較僵化,但是只要用法的人合理運用就可以了。所以,他堅決反對人治,而提倡法治。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法治有兩重意義:第一,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遵從;第二,大家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盡管法治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但世界各國都將其與人治區(qū)別開來,并將法治作為治理國家的最重要的基本方略。人治與法治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具體表現(xiàn)在:法治是眾人之治,人治是個人之治;法治依據的是反映人民大眾意志的法律,人治則依據領導者個人的意志;當法律與當權者個人的意志發(fā)生沖突時,法治國家中的法律高于個人的意志即“人依法”,而人治國家中則是當權者個人的意志大于法律即“法依人”。
(二)法治的意義
1.法治是一種治國之道。古代君王提倡以人之治。雖然人治比起僵化的法律條文有很大的靈活性,但人治畢竟代表的是君主個人的意志,在處理問題時難免帶有個人的主觀偏見和個人喜好,這對國家的長治久安來說是極其不利的。而法治的推行摒棄了君主個人的意志,他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了人們的活動原則,明確了人們的行動方向,具體表現(xiàn)在對違法行為的否定和制裁,對合法行為的肯定和保護。從而,使得國家有了活動的基本準則,使得整個社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使得人們知道自己的行為后果,從而達到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目的,最終實現(xiàn)國家的長治久安。
2.法治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中國古代一些法家主張法律的特點在于它是一種尺寸、繩墨等,即強調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作用。法律在對人的行為起指引作用的同時,它自身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視的。對此,亞里斯多德認為:“法律確實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jié),這些原可留待人們去審治”,也就是說,亞里士多德主張法治,同時肯定法律的不足,容許法官在具體運用法律時對其加以自主判決。
3.法治推動著法治國家的形成。法治作為一種治國方略,他的形成和發(fā)展不只是規(guī)定普通老百姓的活動,還規(guī)定著統(tǒng)治者和國家的活動。法治的實踐表明法治國家的逐步形成。國家推行法治,意味著社會管理結構的改革與制度模式的變遷。只有借助于改革,法治才能從一種社會理念上升到統(tǒng)治領域,成為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并將政治活動納入法律的軌道。法治原則與國家制度的結合,形成了現(xiàn)代法治國家。
三、當代中國法治實踐
近代中國最早引入法治觀念的是康有為和梁啟超,到孫中山時把法治與民主聯(lián)系在了一起,形成了法治的大概輪廓。而真正意義上的法治是在新中國成立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呼吁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并把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作為我國堅定不移的基本方針。從此中國步入了法治社會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把這一治國方略載入了憲法,從而以最高法的形式確定了法治。以江澤民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積極推行依法治國的方略。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依法治國就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和任務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在推行法治的實踐中,必須努力改變注重人治而輕視法治的思想觀念,摒棄民賤官貴的思想,努力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把法制觀念深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建立一個真正的法治國家。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法治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法治觀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法治理論與實踐也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李龍.依法治國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朱力宇.依法治國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