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麗
摘要:近來,央視的“大變臉”的變革,在節(jié)目的包裝上有很大的改進,在節(jié)
目內容的編排、主持人的選擇以及頻道節(jié)目的設置等等方面都有所調整。這一調整不僅提高了收視率,也使得央視更具親和力。
關鍵詞:央視 改版 親和力
中圖分類號:G2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4-
一、央視節(jié)目改版
最近,央視的改版受到各方關注,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有專家就指出,央視的這次“大變臉”可以說是近十年來的一次重大的變革,和以往的改版相比,更徹底,更全面,也更專業(yè)了。不僅在節(jié)目的包裝上有很大的改進,節(jié)目內容的編排,主持人的選擇以及頻道節(jié)目的設置等等方面都有所調整。尤其是新聞頻道,在節(jié)目包裝上有很大的調整,字幕顏色和字體都有別于原來新聞頻道的黃底黑字的新聞字幕樣式,在顏色上主要采用了藍底黃字,字體也比原來的字幕大了幾號,同時在三條滾動字幕中采用了紅、黑、藍、黃四種顏色,這樣的配色方案使新聞標題顯得更加醒目,看得更加清晰。
另外,新聞頻道改版后《朝聞天下》、《新聞30分》、《共同關注》以及新增的新聞節(jié)目《24小時》、《環(huán)球視線》等的主持人所占畫面比重較大,主播臺的背景也從一成不變的“環(huán)球地圖”,變成了有流動感的3D地平線圖,片頭也使用了3D特效技術,顯得更為生動活潑,時尚動感。在主持人方面,不僅新增加了幾位形象氣質更為年輕更親切隨和的播音員、主持人外,也邀請多位權威的專家擔任特約時事評論員,在內容上大大增加了新聞評論所占的比重。在新增新聞評論類節(jié)目的同時,也在全天各時段新聞欄目中加入評論元素,以增強新聞監(jiān)督和新聞批評的作用。
在頻道的專業(yè)化進程上有所提高,將原來的老牌欄目《小崔說事》、《實話實說》等被轉到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播出,《開心辭典》、《詠樂匯》、《非常6+1》等轉到央視三套綜藝頻道播出。另外,央視二套也更名為更名的“財經頻道”,更具專業(yè)性。這些調整都在不同程度上豐富充實了各個專業(yè)頻道的內容,更加注重培養(yǎng)自己頻道的觀眾,更符合受眾分類收視的習慣,讓節(jié)目更具親和力、更尊重信息傳播規(guī)律,回歸新聞本位,注重和民意的溝通、互動。只有真正做到透明、公開、及時的新聞媒體才具有公信力,才有話語權,才能為更廣大的觀眾所肯定所接受,才能有更長足的發(fā)展。根據央視最新的收視調顯示,央視的幾大頻道改版后收視份額明顯提高,各欄目的收視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朝聞天下》、《新聞30分》、《東方時空》等欄目收視率的漲幅均在20%以上,其中《午夜新聞》的收視率增幅更高達95%,而且核心觀眾年齡趨向年輕化,15歲至24歲觀眾有所增加。
二、從傳播學角度看改版
縱觀央視頻道的改版,從傳播學的理論分析入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所有欄目的調整改版都體現(xiàn)出了從“以傳者為中心”的傳播模式逐漸向“以受眾為中心”傳播模式的轉變,這也正是符合全球傳播觀念發(fā)展規(guī)律表現(xiàn)。央視一直以來,都是以嚴肅的具有距離感的官方媒體形象出現(xiàn)在中國觀眾面前的,尤其是《新聞聯(lián)播》等老牌的新聞欄目,更是以莊重嚴肅的形象在擔當著黨和人民的喉舌、宣傳員。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內外媒體日益激烈的競爭,這種給人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媒體形象已經不太適應現(xiàn)今社會的發(fā)展,滿足不了如今受眾的需要。我們說主流媒體,肯定要起到輿論引導的作用,但是這種傳統(tǒng)性的壟斷性的傳播方式,這種惟我獨大的單向傳播模式,在當代社會中,讓越來越多的觀眾難以接受。
隨著紙媒體、廣播媒體和網絡媒體的日漸更新,如果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仍舊循規(guī)蹈矩,一味追求所謂的重要性,而不關注大多數(shù)觀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民生問題,那么觀眾勢必將一步步疏遠電視,并最終拋棄電視。央視的改版正是我們的傳播者認識到了“受眾中心時代”的到來而積極采取的應對措施。也正是因為順應了當今媒體發(fā)展的新潮流、新格局,才使得央視的改版做到了開門紅。如今的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日趨強勢,從整個新聞信息傳播活動來看,“傳者中心”向“受眾中心”的轉變與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及人的個體意識的強化息息相關。受眾地位的提升也更符合現(xiàn)代社會傳播思想。在由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媒介、反饋5個要素構成的傳播過程中,傳者和受眾是兩個重要因素,受眾從傳者那里獲取信息,與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從而了解世界、改進世界,只有受眾主動的接受了傳者的信息,傳播效果才得以體現(xiàn)。所以,媒體對新聞報道內容的選擇必須與受眾的需求相一致,讓受眾的各種信息獲得滿足,才能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更好地發(fā)揮媒介的作用,這樣媒介才能獲得更快的發(fā)展。同時,作為信息反饋的主體,表明受眾絕不是被動地接受新聞信息,而是新聞傳播的積極參與者與制約者。因此,是否重視受眾,是否把受眾擺在正確位置上,會直接影響傳播效果。隨“受者中心”時代的到來而誕生,在傳媒科技飛越發(fā)展的當下,只有傳播者明確了受眾意識的存在,了解了受眾的需要才能制作出受眾滿意的樂于接受的電視節(jié)目。
央視作為中國的主流媒體,在繼續(xù)體現(xiàn)中國主流社會的基本價值觀的同時,在表現(xiàn)形式會更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與受眾更貼近,更重視受眾的意識,了解受眾的需要,尊重受眾,關注受眾,順應“受眾中心時代”的到來。央視的這次改版,也是為了加強我國主流輿論力量,增加主流媒體話語權而進行的變革,由此可見,只有堅持以受眾為中心,才能有效的發(fā)揮輿論導向作用,提高輿論監(jiān)督的力度,獲得有效地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