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淼
【摘要】文章著重論述了西方比較文學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十九世紀末(即20世紀之前的比較文學)的萌芽及發(fā)展歷程,希望可在今后的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中提供一點借鑒。
【關(guān)鍵詞】比較文學;西方;萌芽;發(fā)展
在比較文學誕生之前,文學領(lǐng)域內(nèi)非自覺的零散的比較研究一直存在著,其歷史幾乎同文學研究自身一樣長。
自古代以來,在文學與文化活動中跨民族、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現(xiàn)象不斷出現(xiàn)。
從現(xiàn)存的作品來看,古羅馬文學基本上是在古希臘文學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一些作品是古希臘文學的改編之作,如普勞圖斯的喜劇,塞內(nèi)加的悲劇;一些作品是有意借鑒和模仿古希臘文學寫成的,如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模仿荷馬的兩部史詩。古希臘文學對古羅馬文學的這種影響,不能不引起古羅馬作家和理論家的注意,自然會對兩個民族、兩種語言的文學進行比較。
中世紀后期,隨著神權(quán)體系的松動和民族意識的覺醒,民族語言、民族文化逐漸受到重視,各民族語言和文化之間的差異逐漸受到關(guān)注。但丁用意大利民族語言寫作《神曲》,在《論俗語》中,把歐洲文學劃分為北、南、東三個部分,并比較了各俗 語文學之間的異同。
文藝復(fù)興時期,在文化界興起了一股具有全歐意義的思想文化運動,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特別是古代文化受到普遍重視,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隨之加強。德國民間傳說中的浮士德傳到英國,進入劇作家馬洛的作品中。在文學、文化研究中,也隨之出現(xiàn)了一些各民族之間的比較和古今之間的比較。
18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西方各民族之間的接觸更加頻繁,文學作品的翻譯大量涌現(xiàn)。法國的啟蒙文學作品、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被譯成各種文字,傳遍歐洲。作家和作品之間的相互借鑒和影響成為普遍現(xiàn)象,英國理查生的書信體小說《克萊麗莎》(1748)直接影響了法國盧梭的《新愛洛伊斯》(1762)和德國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隨著文學交流和影響的擴大,文學之間的比較研究更加豐富。伏爾泰在《論史詩》(1727)中高度概括了文藝復(fù)興以來歐洲文學的面貌。他說,古希臘羅馬作家“在某種程度上已將所有的歐洲人聯(lián)合起來置于他們的支配之下,并為所有各民族創(chuàng)造了一個統(tǒng)一的文藝共和國?!薄霸谶@個共同的領(lǐng)域之中,各個國家引進了各自特殊的欣賞趣味。”(《西方文論選》)這一自覺認識為比較文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chǔ)。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18世紀東西方文化文學的交流頻繁起來,中國的文化文學大量涌向西方,在歐洲掀起了“中國熱”。
在德國,比較文學的意識也開始萌芽。萊辛在《漢堡劇評》中通過分析比較,指出古典主義歪曲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號召德國作家?guī)煼ㄓ纳勘葋喍皇欠▏诺渲髁x作家。并具體比較了鬼魂在《哈姆雷特》與伏爾泰《塞密拉密斯》中的不同藝術(shù)效果,堪稱平行比較研究的一個范例?!独瓓W孔》中具體比較了詩與畫在模仿對象和方式上的不同,堪稱跨學科比較研究的一個范例。雖然萊辛尚不具備比較文學的自覺的學科意識,但他在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跨學科研究方面均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嘗試。
進入19世紀,隨著浪漫主義思潮的發(fā)展,受革命、戰(zhàn)爭、作家流亡等因素的影響,文化文學的交流、影響更加頻繁。文學研究和學術(shù)研究的“超國界”行為也越來越多,研究一國文學再也不能無視它同整個歐洲思潮的關(guān)系。
德國的格林兄弟自覺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探索民間故事的來源和人物、題材等在各民族間的流傳和演變。法國流亡作家斯達爾夫人在《論德國》(1809)中對德法兩國文學作了比較,她的作品“幫助法國、英國和德國人民以比較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社會及其文藝思想和理論”。(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她不僅讓法國人認識了德國,并且因此而重新認識了自己。她的流亡經(jīng)歷使她以一個“他者”的視角返觀法國。而歌德則把目光移向東方,對東方文學尤其是中國文學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20年后,馬恩從經(jīng)濟的國際化角度提出了“世界文學”的到來及其條件,他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說: “資產(chǎn)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chǎn)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物質(zhì)的生產(chǎn)是如此,精神的生產(chǎn)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chǎn)品成了公共的財產(chǎn)。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文學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19世紀初以來,一些學者在大學里開始開設(shè)比較文學性質(zhì)的講座,出版比較文學方面的書籍。維爾曼(1790—1870)于1827至1830年,在巴黎大學主講“18世紀法國作家對外國文學和歐洲思潮的影響”,并出版《比較文學研究》一書,因此而被譽為“比較文學之父”。安貝爾(1800—1864)作了“各國文學的比較史”的講座,又于1832年在巴黎大學講授“論中世紀法國文學同外國文學的關(guān)系”。 1828至1841年期間,維爾曼和安貝爾編撰文學作品選,出版了歐洲文學范圍內(nèi)的研究論文。這些比較文學的先驅(qū)者為本學科的誕生開辟了道路。
19世紀70年代以來,比較文學開始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走上歷史舞臺。其標志是: 1877年德國學者科赫創(chuàng)辦第一份《比較文學雜志》;1886年英國學者波斯奈特出版專著《比較文學》;1897年法國學者戴克斯特(1865—1900)在里昂大學創(chuàng)辦第一個比較文學常設(shè)講座“文藝復(fù)興以來日爾曼文學對法國文學的影響”,并完成法國第一部科學的比較文學專著《讓·雅克·盧梭和文學世界主義之起源》; 1872至1890年,丹麥文學史家勃朗兌斯出版了六卷本《十九世紀文學主流》,被公認為比較文學早期的杰出著作。1897至1904年,法國學者貝茨和巴爾登斯貝格(1871—1958)的《比較文學目錄》連續(xù)出版,最后一版所收條目已達6000之多; 1900夏,來自不同國家的歐美學者在巴黎舉行國際性討論會,提出建立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的呼吁。
至此,比較文學的發(fā)展達到了空前的高潮,而在之后的二十世紀里則呈現(xiàn)出流派繁多、眾說林立的局勢,但此已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之內(nèi),亦不是短短篇幅可以說的條理清楚的,故就此擱筆,以俟來日。
【參考文獻】
[1]伍蠡甫 等編 .西方文論選.上海譯文出版社 ./1979-6.
[2]勃蘭兌斯 著 張道真 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10.
作者簡介:
曲淼(1988.5--)男,山西太原人,現(xiàn)就讀于山西師范大學現(xiàn)代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