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未民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也是中國“當代文學”的60周年。這無疑是一個使中國當代文學60年重新歷史化、整體化的時刻。
去年我們的視野更多地投在新時期三十年的文學視域上,一如三十年來已形成的思維定勢,我們更多地強調(diào)了發(fā)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的時勢變化及其“撥亂反正”,強調(diào)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文學區(qū)別甚至“斷裂”,但“60周年”的時刻說來就來了,猝不及防又在情理之中,此時我們又面臨著如何將兩個三十年聯(lián)系在一起的問題。將60年文學重新歷史化、整體化的時刻,也就是重述歷史的時刻。
60年共和國歷史的整體性,強化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整體性,同時也強化了“當代文學”這一概念的整體性和合理性,它直截了當?shù)貙ⅰ靶轮袊浴被颉肮埠蛧浴迸c文學的“當代性”聯(lián)結、貫通起來,我們與共和國以來的人們,與共和國以來的文學,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毫無疑問,這應該是我們最普遍的認同。但就“文學”及其標志的作家和作品這些更具體的事物而言,“當代文學”的概念在這里仍然存在著技術上的、語言使用上的、學科上的尷尬。60年來的中國文學,其間變化翻天覆地,代際嬗替頻仍,那些已故去的作家,那些已掩入歷史門后的作品,還能稱其為“當代”嗎?如果在社會生活中、在普通人的日常理解中,“當代”與“當下”相去不遠,人們很少會稱一個已故的人為“當代人”,他們已進入“歷史”。那么我們還有必要強行占有“當代”一詞,給予其文學上的特殊定義,以為語言概念可以聽憑我們自由解釋和定義嗎?
60年多年了,“當代”還在不斷地向前延伸,而把歷史時間丟在腦后,那么在我們的理解中,是否有必要區(qū)分“新中國文學”與“新中國文學的當代文學”二者之間的不同?如果我們?nèi)匀粚ⅰ靶轮袊膶W”等同于“當代文學”的概念,那么我們?nèi)绾翁幚須v史化和當代性之間的困惑?“當代”固然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但這個“當代”肯定是特殊形態(tài)的歷史,它和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過去時的“歷史”是有區(qū)別的。我們在何種意義上使用“歷史”一詞,又在何種意義上使用“當代”一詞,這難道不是應該很好思考的問題的嗎?當年唐弢、施蜇存二先生對“當代文學”這一語言概念的尊重、敬畏難道不是仍然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嗎?
當代文學永遠地要有一個固定的起點嗎?一百年后,如果這個起點仍然不動,我們?nèi)詴淌刂@樣的所謂“當代文學”?那時我們語詞使用上會更自信或更不自信?
這個“當代文學”其實包含兩種當代文學。一是我們認定的過去時態(tài)的“當代文學”,具有過去時態(tài)的歷史性,當然也具有當代性,就像艾略特所說的傳統(tǒng)的“當代性”一樣;二是現(xiàn)在時態(tài)的當代文學,具有現(xiàn)在時態(tài)的當下性,當然也具有歷史性,而這個歷史性卻是歷史合力下作用的現(xiàn)實,永遠不會是無根無源的,今天它最直接的根源就是1949。但我們現(xiàn)今的“當代文學”把兩種當代文學混在一起,缺少辨析、辯證和辯論,諸多“當代文學史”的寫作,要么將過去時態(tài)的歷史“批評化”,非歷史化地、意識形態(tài)化地加以重評、重寫;要么急于將現(xiàn)在時態(tài)的歷史(當代)固定化、歷史化、學院化,而似乎忘卻了它所面對的對象正是或主要是“批評”的對象,忽略了它的實踐性和實用性、介入性。如此,藏否歷史不能說不有些輕率,而對正在演進中的當代則過早地企圖給予歷史性的藏否,或過早地知識化、文學史化,而脫節(jié)于當代文學實踐,失于文學批評的法度和職責,近年來當代文學領域強大的歷史化傾向和弱化批評傾向,難道不正是這種缺乏對“當代”概念的明辨而導致的方法論上的混淆的結果嗎?
而當代中國的社會實踐和文學實踐,都不注重糾纏歷史舊帳,或糾纏主觀概念的自以為是,而著眼于面向未來的拓展和實踐。這和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歷史化和學院化不是有著明顯的不同嗎?不同有其合理性,當代文學研究和學科建設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仍有其反省的空間,在不同中看出問題,難道不是嗎?
當代文學60年的歷史真的是我們現(xiàn)在課堂上、文學史著作中描述的那個樣子嗎?我們是否將1976年或1978年的撥亂反正在文學史的意義上強調(diào)得過大了?后三十年是建立在前三十年的文學空白或廢墟之上嗎?
新時期文學開創(chuàng)者一代不都是十七年或文革時期的“先結構”教育下過來的一代嗎?他們的轉型是否也可以像有的論者指出的那樣:沒有十七年文學、沒有文革文學,哪有新時期文學?而我們是否也可以接著問:沒有新時期文學,哪有新世紀的文學?
我們能夠用90年前發(fā)生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新文化精神來“裁斷”一部60年來的當代文學史嗎?看其是否符合或違背五四新文化的自由、人性精神?
由此說十七年的文學是對五四精神的跌落,甚至是從三十年代開始就一直在跌落,而只有到了新時期才獲得了五四文學精神的偉大復興嗎?后三十年就這樣地越過了十七年而直接地對接了五四嗎?
80年代的新時期的文學是五四精神的回歸和復興,這是具有歷史真實性與合理性的描述,那么到了上世紀90年代之后,新世紀之后,我們的文學是一直在復興著還又陷入低落了?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將五四精神的“人的文學”的口號轉換成“人文精神”一語,多加了一個“文”字,語境大變可見一斑,但“人文精神”一語四字不是給當代文學帶來廣泛的壓力嗎?把“人文精神”當成一種評價標準,在它的照耀下,恐怕只有少數(shù)幾位作家能夠得到肯定,王蒙、王安憶、莫言、余華、王朔、賈平凹,甚至鐵凝等等,一個接一個不都呈現(xiàn)了精神病相或病態(tài)嗎?
為什么莫言會感嘆評論界對當代文學評價如此之低,就像張愛玲說的一個比喻,低到了塵埃里?
新中國60年,盡管有曲折和挫折,但中國社會從長時段大歷史進程看,中國社會不是在崛起著發(fā)展著嗎?我們對當代文學的評價怎樣才能走出“低落”而建立與這個中國新時代的真實社會發(fā)展進程的一致性?還是說精神生產(chǎn)和物質(zhì)繁榮間的不平衡規(guī)律又一次在當代文學上得到了證明,如果這不平衡是真的,你怎樣證明?尤其面對近三十年的極大的文學發(fā)展,你又怎樣證明?
上世紀十七年我們“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文學嗎?試錯之后,在80年代新時期,我們是不是在此基礎上又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形態(tài)的文學?是不是開始了一個文學的新世紀?
我們無意于給楊朔散文多高評價,但批判楊朔,是說他的散文寫作時逢了三年困難時期,他沒有像現(xiàn)在的作家一樣去寫?zhàn)囸I和死人,因此其散文是虛假的,這種還原式的真實性原則適合楊朔的實際嗎?如果我們將王安石、蘇軾、歐陽修的時代的戰(zhàn)亂和腐敗、災難也還原一下,他們的散文還站得住腳嗎?十七年的作家不寫苦難卻大唱贊歌,新時期的作家逢著社會整體上升態(tài)勢卻大寫苦難,歷史的吊詭又作何解?
人民公社是失敗了,這可以用來證明從《創(chuàng)業(yè)史》到《三里灣》、《李雙雙小傳》的虛妄和作家的無知嗎?
我們?nèi)绾慰创驮u價十七年的政治抒情詩傳統(tǒng)?如果我們認為它是政治而不是文學,那么我們?nèi)绾慰创驮u價偉大的《詩經(jīng)》開啟的中國政治美學傳統(tǒng)?我們采用浪漫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的觀念,認為文學是個人性、精神性的,但中國的《詩經(jīng)》在二千多年前就開創(chuàng)了雅正的政治美學和道德美學傳統(tǒng),那時西歐大地上有多少真正意義的國家還不知道?我們還有多少理由用個人性和精神性去排除偉大而悠久的中國《詩經(jīng)》傳統(tǒng)呢?甚至由此也排除了偉大的屈騷傳統(tǒng)?在此前提下,我們又如何理解和傳承中國文學偉大的抒情傳統(tǒng)和個體生命詩學?
1976年10月,固然是歷史新時期的轉折起點,但我們紀念三十年是從1978年算起,那么我們言說新時期文學,就只能有小說《班主任》這唯一的起點嗎?1979年的《李順大造屋》不是直接喊出了一代群眾壓抑在心底的物質(zhì)的欲望的訴求嗎?不是更能體現(xiàn)這個時代的生活現(xiàn)代性訴求嗎?不是更可以被視為新時期文學的一個更真實的起點嗎?歷史是單數(shù)的還是復數(shù)的?
中國當代文學是時間性演化推進的幾個思潮幾個流派就可以給予描述的嗎?中國文學不是在中國大地上生根和展開的文學嗎?它的空間展開不更是它的本土特性嗎?多元、博大的中國文學時空共同體,僅靠一種西方學理的、思辨的、時間性的邏輯推理線索就可以呈現(xiàn)出它的偉大、立體和豐富來嗎?實用理性的傳統(tǒng),在東亞廣闊大地上生長出來的傳統(tǒng),如《詩經(jīng)》所呈現(xiàn)的風、雅、頌的結構體式是不是能夠更有效地、更實際地呈現(xiàn)中國文學的本色和樣態(tài)?后現(xiàn)代之“后”我們又能夠做什么?
我們的文學性從哪里來?從俄國形式主義或法國結構主義那里來嗎?還是應該從總結中國偉大悠久的文學傳統(tǒng)和當代文學實踐的基礎上得來?
一個不依賴于文學性的批評還是不是一種文學批評?而一個“文學性”的文學批評難道不也是社會文化批評整體的一部分嗎?現(xiàn)在文學性很高的作品為什么和者寡,而不如過往的標語口號式的詩句更能讓人曾經(jīng)熱血沸騰、飽含熱情?
文學固然是精神的形式,但誰說文學不是生活的形式,感性的形式,甚至就是欲望的形式?
文學固然是人學,但文學僅僅是人學嗎?中國當代文學是人學不足,同時也是人學太多,人學的唯一,而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不是既寫人的文學,同時又寫著自然的文學嗎?不是既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同時又寫《春江花月夜》嗎?
三十年來新時期文學是創(chuàng)作了新的精神高端,還是創(chuàng)造了新的感性?創(chuàng)造了適應當代欲望需求,包括精神需求和物質(zhì)需求的解放了的文明形態(tài)、藝術審美形態(tài)?
誰有權來定義文學,我們能夠認為只有所謂的文學界可以定義文學,而它之外廣大的社會不存在對文學的看法,不存在文學觀嗎?
上海文藝社版的《唐詩三百首》三十年發(fā)行近五百萬冊不可以定義文學嗎?
《讀者》雜志近年月發(fā)行近800萬冊不影響社會對文學的認知嗎?
誰有權決定誰進文學史誰可以不進文學史,文學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或高尚目標是為了單純地進入書本上的文學史,還是為了進入活在人心中、生活中的文學史?
中國人有文學史這種現(xiàn)代學術方式才一百年,中國文學的偉大傳統(tǒng)在兩千多年中不是照樣薪火相傳嗎?
有評論家說現(xiàn)在每年上千部長篇小說只有極少數(shù)有價值,其余都是垃圾,它們的命運,就是去造紙廠化成紙漿。這難道不是一種文學恐怖主義?這不是在一個現(xiàn)代的民主化趨向的時代無視廣大寫作者的文學人權。
當一個平凡的日常生活形態(tài)的多樣化的生態(tài)性的文學局面來臨之時,曾經(jīng)為文學的多樣化奮斗的評論家為何對當下多樣的文學充滿了偏見?“打工”一詞修飾文學不純不好嗎?打工者寫詩便意味著濺民的歌唱嗎?打工者的詩歌沒有精神性只有生活材料嗎?那種為衣食住等基本生存而奮斗的貼著地面行走的精神不是精神嗎?只有所謂人類性或形而上才是精神嗎?
只允許精英和精神性的“創(chuàng)作”是文學,而包含著生活性、物質(zhì)性的“寫作”不能解釋為文學嗎?
我們鼓吹了多少年的后現(xiàn)代?但在后現(xiàn)代物質(zhì)文化的氛圍上成長的“80后”來了,難道他們不正像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是真正的后現(xiàn)代嗎?為什么只有先鋒才能成為后現(xiàn)代,而沒有存在主義等現(xiàn)代西方哲學說教的80后的寫作不是更靠近自由性的性情和想象嗎?
我們怎樣看待新世紀10年以來的文學發(fā)展態(tài)勢?也許打工詩、80后寫作、網(wǎng)絡文學寫作的意義并不在于寫出了多么杰出或偉大的作品,而在于他們所代表的文學人口的廣大以億計,在于他們在新世紀10年來的堀起,以一種身份政治的反抗而擴展了、壓低了當代文學的天空,他們沒有顛覆文學或純文學,而是顛覆了自以為是的文學觀,自此以后,我們還能堅守過高的文學門欄,而將文學視為純粹的精英“創(chuàng)作”而不是一種生活化的“寫作”嗎?
一個增量的文學、增量的文壇呈現(xiàn)在這10年來的文學視野,它改變了20世紀文學的不斷“減量”的慣性和態(tài)勢。王蒙等老作家還在寫,知青一代作家似乎也不老,而蘇童和余華們的偉大作品似乎還有蓄勢待出的未來,60年代一代更是未有窮期,在這種不斷增量累積的態(tài)勢下,你讓“80后”、“90后”怎么辦:寫什么?文學的天空如此之低,在一個老齡化的社會里,我們不老的文壇及其文學是否面臨著一個老齡化的文壇?
我們走出了庸俗社會學文學觀,走進了特別特定的純文學觀,在新世紀難道不應該回歸一種生活的文學觀嗎?什么是文學的平常心?而文學也不應總作異常想。我們是否應將文學放到生活的意義上來理解,文學史即或是所謂的精神史、心靈史,也是社會生活史的一部分。我們并不相信所謂G2,所謂“中美國”等說辭,但作為大國的美國的實用美學,和幾千年來不斷地堀起著的大國中國的實用理性和生活美學,不是更能有效地給予我們適應需要的啟示嗎?而一個老歐州的美學,康德美學的思辨性、學理邏輯性不是越來越顯示出極大的局限性,束縛著我們的手腳嗎?老歐洲的美學是單民族國家?guī)浊f人口規(guī)模的國家的美學思維傳統(tǒng),在全球化時代,在中國化的廣大時空中,其有效性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我們問題可以繼續(xù)問下去,就此打住吧。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