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灝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如何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呢?作為語文老師,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師應樹立閱讀教學新理念
新課標關于閱讀教學的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就是教師應樹立的閱讀教學新理念。
所以,我們的閱讀教學,不應再是老師的理解與認識的傳達,更不應只是教學參考書的照本宣科,而是要重視閱讀主體——學生的體驗和感悟。
“書籍對于少年來說,并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nèi)心體驗的源泉”。閱讀的奇妙之處,在于它可以打破時空界限,進行精神的自由交流,是心靈的對話與撞擊。從這一意義出發(fā),閱讀教學必須注重閱讀主體,即學生的體驗和感悟。
二、課堂應講究閱讀教學方法
光有閱讀教學新理念還不行,還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方式與方法的指導。朗讀、默讀、誦讀、精讀、略讀、品讀等閱讀方式,有助于學生針對不同的閱讀對象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例如對記敘文的閱讀,就需要有整體感知能力,要能把握記敘的六要素,能夠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文章的結構,了解其中穿插的議論、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作用,聯(lián)系個人體驗對某一方面的問題有一定的認識等等。
實踐證明,“三步讀書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朗讀或默讀課文。給學生提出朗讀的基本要求或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比如,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時,一是要準確、清楚,使用普通話;二是要自然流暢,節(jié)奏停頓恰當合理,語氣暢達;三是要能用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是默讀,也要提出相應的要求,如不動唇、不指讀、注意搜集信息等。通過這種初讀,要求學生能了解文章大概內(nèi)容,并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能初步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初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等。
2.精讀課文,深入研究。
通過朗讀,學會自己感悟、品析文章內(nèi)容,這是精讀課文的關鍵。所以,對文本的重要語段一定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以達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題,甚至有自己創(chuàng)造性體驗的教學目的。一篇文章的中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人物性格的鮮明體現(xiàn)、情節(jié)的高潮等,往往是重要語段所要體現(xiàn)的,所以,精讀重要語段就顯得特別重要。
3.品讀課文,佳句賞析。
閱讀文章,找出其妙處,從欣賞的角度仔細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其語言的表達效果,這是閱讀的較高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賞析的方法,幫他們學會捕捉品析的角度。比如常見的品析角度就有:句子表達方式的判定,句中字詞的品析,句中標點作用的分析,句子形式的欣賞,句子內(nèi)容的賞析,句子表達優(yōu)劣的比較,句子修辭手法的認識,句子內(nèi)涵、含義的揣摩,句子表達效果的分析等等。具體到賞析語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判斷、體味句子是否用到修辭手法、是否是特殊句式、某些詞用得是否傳神等。
三、應注重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面
1.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束縛及傳統(tǒng)教法的影響,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上較為嚴重地存在著重記憶輕理解、重接受輕探究、重練習輕閱讀、重課內(nèi)輕課外的傾向。新課標中對初中生閱讀量的規(guī)定和要求,使得我們必須拓展和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因此,老師要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上多下功夫,比如,可以經(jīng)常向學生推介新書,經(jīng)常講一些名人大家的讀書趣事,還可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開設名著講座等。
2.要指導學生制訂讀書計劃。
為了克服學生課外閱讀的盲目性、隨意性,老師應指導學生認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和學生一起列出初中選讀書目,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木偶奇遇記》、《西游記》、《格列佛游記》、《魯賓遜漂流記》、《男生賈里》、《三國演義》、《水滸傳》、《上下五千年》、《冰心詩集》等。另外,適合初中生閱讀的雜志報紙有很多,如《讀者》、《青年文摘》、《意林》、《小小說選刊》等等,這些報紙雜志上的時事報道、時文、美文,不僅能豐富學生們的閱讀種類,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學生的心靈,提高其綜合素養(yǎng),有益于他們健康成長。
3.要為學生提供閱讀條件。
課外閱讀教學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缺少充裕的讀書時間和能夠閱讀到的書籍。因此,應努力改革課堂教學,探索和構建低負高效的課堂教學結構,教學任務及作業(yè)力求在課內(nèi)完成,讓學生在自習及課余時間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同時,還要在語文課內(nèi)的閱讀、寫作、實踐活動等課型中,力求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在這些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意、有機、有序地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激發(fā)、方法指導和心得交流。
另外,班級還可以設圖書柜,讓學生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拿來充實,使班內(nèi)學生可以互通有無,相互交換圖書閱讀,擴大圖書閱讀。當然,還可以進一步進行班與班之間的圖書換讀。如此,就可大大彌補學校館藏圖書的不足,改善學生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
總之,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學習、訓練、揣摩的過程,必須講究方法,循序漸進,不斷積累,才能達到切實提高的目的。
(作者地址:河南開封市第二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