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選斌 張慶云 劉揚敏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自己的語言庫,并且能夠不斷地豐富它、充實它,這就猶如寶瓶中的水,用了還有,不用的時候總是滿的。那是不是多摘記、多背誦好詞好句子,然后再把積累的詞語運用到作文中,就可以避免語言干巴巴的毛病,就可以筆下生花了呢?其實不然。文以載情,文章是思想感情的產物,語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表現的形式,就是說語言的表現力在于情商。情商高,才有形象的思維,才有語言的文學性。如看見草原,有人往往這樣感嘆:“草原真綠呀!”“草原真大啊!”“真舒服”……而老舍先生卻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初見草原的情景:“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靜立不動了,好像回味著草原上的無限樂趣?!边@就是文學性的語言,也是我們常要求學生的,要寫得形象、生動。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情商呢?我認為,一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思想。文章是為了交流而存在的,交流的是思想。正確、健康、真實的思想才能打動人心,才能與讀者產生共鳴;偏激、狹隘、虛偽的思想,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易把學生引入歧途。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把觀察、想象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寫出具體、生動的好文章。在課堂教學中,每篇課文都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陣地。我可以指導學生想象文中沒有寫出來的部分,可以續(xù)寫、改寫文章,可以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等等。另外還可以教學生在觀察中學會想象,能夠“一葉知秋”。如《窮人》這篇課文,文章并沒有寫漁夫在海上打魚的艱辛與危險,不過,學生結合課文“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可以想象到漁夫與海浪搏擊,在深夜捕魚時的情景,由此就能感受到窮人生活的艱難與無奈,感受到漁夫和桑娜寧愿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心靈。三是學會“移情別戀”,就是移情于物。古人云:觀山則情滿于山,看海則情溢于海。古詩中有例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薄跋灎T有情惜別離。獨自流淚到天明?!蔽覀冋n文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句,如“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魚啊!快些來吧!就是在挽救一個革命戰(zhàn)士的生命啊!”這些都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移栽于花鳥蟲魚等物。我們有的學生看到花兒開了,只會寫“花兒漂亮”,而不會用“花兒綻開了笑臉”“花兒從睡夢中醒來”這些有文學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借物抒情、借景傳情,或記事與內心感受相結合寫,鼓勵學生發(fā)展語言的文學性。(安徽省東至縣香隅鎮(zhèn)校本部
張慶云)
“制造”素材,成就精彩
每天批改學生的日記就仿佛是一次快樂的旅行。旅途中,不斷地欣賞著孩子們鮮活的語言、有趣的生活,我倍感幸福和快樂。
其中,我無意間“制造”出的素材,常常在孩子們的筆下自然流露,讓人忍俊不禁。
……劉老師一進教室就沖我們喊道:“你們敬愛的劉老師來啦!”同學們一陣哄笑,我大聲叫道:“多敬愛喲!簡直敬愛到我們無話可說!”劉老師對著我說:“真的敬愛?”我說:“真的敬愛,敬愛到不想再上課了,只想聽您講故事啦!”劉老師笑瞇瞇地說:“既然你這樣敬愛我,來,就讓我們來個擁抱吧!”同學們都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學生日記片段)
受學生日記的啟發(fā),我想,何不故意“制造事端”,也好讓孩子們的日記中增添許多有趣的元素呢!
體育課上,在指導學生“蹲踞式”起跑后,我主動向學生中的短跑強手挑戰(zhàn)!我喊口令:“各就位一”,“預備一”,“跑”還未出口,我就一個箭步沖了出去,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將“強手”拉下兩三個身位!孩子們跟在后面憤憤不平,連聲指責我“賴皮”“搶跑”!
我走到孩子們面前大聲說道:“別說老師搶跑,就是不搶跑,照樣跑得過!”同學們群情激憤,大聲吶喊:“再來一次!再來一次!…‘不準賴皮!”……
第二天批改學生日記時,欣賞著孩子們活潑可愛的記敘,我竊喜,真是一次成功的“制造”!
課外閱讀水平測試以后,平行班的學生都已經知道自己的測試分數。孩子們圍著我,七嘴八舌地詢問自己考了多少?我嘴一撇:“自己猜!…‘老師,告訴我們吧!我們一定保密!…‘明天!”毫無商量的余地。他們也許不知道,我正在為他們“制造”習作素材呢!在分數知曉之前的這段時間里,孩子們患得患失,仔細地估量著自己的分數,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究竟考了多少分,又害怕自己考得不夠理想的心理活動,在他們的日記中一定會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寶堰鎮(zhèn)后亭小學
劉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