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松
【摘要】 坐標取穴法強調(diào)穴位橫與縱的規(guī)定性,是取準穴位的一般規(guī)律 。
針刺療法取穴至關重要,有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此說并不夸張。經(jīng)常見到取穴時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尤其一些初學針灸者取穴時心里更是沒“譜”。究其原因是沒有掌握穴位的準確定位。筆者體會到:掌握穴位的定位,關鍵是找準參照點。這里介紹一種坐標取穴法。
—、坐標的概念
選定一點“○”,通過該點向左右、上下引2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就大致建立以該點為原點的坐標。它用以說明該平面上任何一點與這一點的相對位置。
二、坐標取穴法
為了取穴的準確或?qū)W習的方便,我們不妨在人體表面建立數(shù)個或更多一些的坐標。一般來說,建立坐標系首先應選“○”點。人體任何一點都可以當作“○”,但是能夠精確地說明某個或某些穴位的位置,這個“○”點就有選擇了。如神闕穴可以說明腹部大部分穴位的位置,大椎穴可以說明背部一些穴位的位置,乳頭可以說明胸部一些穴位的位置。從這些點各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引直線,就分別建立了常用的坐標。用這些坐標不僅確定了某些經(jīng)脈的位置,而且許多穴位的位置也容易描述。如以神闕為“○”點建立坐標系,商曲穴在臍上2寸,旁開0.5寸。承滿穴在臍上5寸,旁開2寸等。
一些骨骼的隆起,骨骼的結合部均可作為“○”點。肌肉、骨骼的邊緣,赤白肉際均可做為一條軸線。
經(jīng)常根據(jù)容易掌握,顯而易見的穴位確定其臨近的穴位。如中脘在劍突下緣與肚臍中間,以中脘為“○”點建立坐標,其上1寸為上脘,下2寸為下脘。上1寸旁開2寸為承滿,上2寸旁開2寸為不容,下2寸旁開0.5寸為商曲。
頭部穴位多而難記,更不好定位。我們可以按自然標志畫幾條線[1]:前發(fā)際、后發(fā)際、耳周發(fā)際、前后正中線、前后正中線旁開1.5寸的平行線、瞳孔直上前后正中線的相對平行線。按這些線取穴就建立了各穴位的坐標,就會簡單些。通天穴[2]在前后正中線旁開1.5寸,前發(fā)際上4寸;承靈在瞳孔直上入前發(fā)際4寸;浮白[2]在耳根上緣向后入發(fā)際1寸。
事實上,并非一定要建立坐標系才能取準穴位。只要掌握了坐標系中點的定位方法也就解決了取穴的方法。也只有掌握這種方法取穴才能準確。
我們知道,要確定平面上一點,如果只說它在某一條直線上那是妄然。但是這條直線上如果有刻度有參照點,那么該點就不難確定?;蛘哒f某點是某兩條線的交點,這一點也確定無疑。穴位也是這樣,只有遵循這一規(guī)律才能找到它的準確位置。公孫穴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緣,赤白肉際。赤白肉際是一條線,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緣是該線上的一個固定點;內(nèi)關穴,如果只說仰掌腕橫紋上2寸,那只是一條線定不住一點。如果再說當掌長肌腱與撓側腕屈肌腱之間,這個內(nèi)關穴方才確定;再如豐隆穴既有犢鼻下8寸,又有脛骨前脊外開2橫指;常用的足三里穴更是這樣,既有犢鼻下3寸又有脛骨前脊外開1橫指。不難看出,任何一穴,既有它橫的規(guī)定,又有它縱的規(guī)定,這縱與橫的交點便是該穴。我們且稱這一橫一縱的交點為該穴的“坐標”。 通常我們就按各穴的坐標取穴,或稱“坐標取穴法”。
坐標取穴法是為準確地取穴而設,強調(diào)了它的目的性,也是取穴的一般規(guī)律。
參考文獻:[1] 黃龍祥校注.黃帝針灸甲乙經(jīng).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0,130—137.
[2] 石學敏.針灸學.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63.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