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有
〔關鍵詞〕 校長;學校管理;教師;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7〔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2(A)—0012—01
學校是培養(yǎng)人的地方,培養(yǎng)人與生產(chǎn)物品相比較,培養(yǎng)人是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要想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新時代所需要的“合格+特長”型的人才,學校就必須用好教學中的一個主體——教師。
要有用人之法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對待教師不能求全責備,應當揚長避短。比如,有的老師擅長教學研究,可讓其擔任教研組長;有的老師教學能力強,可讓其專注于教學工作;有的老師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成績突出,可安排其管理班級,讓其充分施展才華。教師有其長必有其短,對待教師要揚長避短,讓其各盡所能,充分發(fā)揮其長處,若一味地求全責備,學校就會出現(xiàn)無人可用的局面,避長用短必然會扼殺人才,學校工作就會很被動。
要有容人之量
不同教師對同一問題總會有自己某些獨到的見解,因此作為校長,應有寬廣的胸懷,尤其在遇到矛盾和問題的時候,校長更應冷靜,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兩人相斗,弄不好輕者傷了和氣,重者釀成惡果。只有校長豁達大度,才能容得下不同類型的教師,不然就會發(fā)生“能”源危機。
要有激勵之策
作為校長,應當從學校整體工作的大局出發(fā),堅持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確保那些能力強、為學校工作貢獻大的教師在經(jīng)濟上得到較多的實惠。我認為實行結構工資制,按勞分配,不僅可以起到以經(jīng)濟手段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作用,而且也可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有協(xié)調之術
在學校工作中,校長總希望每位教師都積極主動的工作,但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如果校長不精于協(xié)調,教師之間就會出現(xiàn)爭強好勝的現(xiàn)象,勢必給學校工作造成影響。我覺得一名合格的校長應有駕馭全局的本領,善于做教師間的協(xié)調工作。首先,要教育教師加強品德修養(yǎng),提倡謙讓精神,引導他們友好競爭。其次,要為教師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最后,在處理教師間的矛盾沖突時,校長一定要公正,不偏袒,不徇私。總之,只要校長協(xié)調得法,教師就會攜手前進,為學校工作的發(fā)展各顯神通。
每所學校的教職工,其能力不可能完全一樣,因此校長還必須協(xié)調好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之間的關系。首先,要教育骨干教師尊重普通教師,使骨干教師明白學校工作是一個整體,千頭萬緒的工作光靠幾個人是辦不好的,只有集體的力量才是不可戰(zhàn)勝的。其次,骨干教師與普通教師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對骨干教師應嚴格要求,防止一白遮百丑,做到響鼓也要重槌敲,不能偏袒,對其表揚和肯定不能過度,防止產(chǎn)生“驕”、“嬌”二氣。第三,要幫助他們彌補自身不足,糾正自身缺點,切忌一味偏袒他們。第四,防止少數(shù)人的忌妒心理,有少數(shù)人能力不強,對能力強或超過自己的人,總是百般挑剔。遇到這種情況,校長應理直氣壯地秉公辦事,毫不客氣地把這種歪風邪氣壓下去。
要有育“師”之方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主要是靠后天的努力得來的。眾所周知,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行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其本質是創(chuàng)新性教育,其核心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對學校的管理,尤其是老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沒有大批真才實學的教師,推進素質教育將是一句空話。只有校長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才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教學能手。校長要善于培養(yǎng)骨干教師,放手讓其在實踐中成長。毛遂居平原君門下,三年不見其能出眾,原因就是不被重用,而一旦脫穎而出,“鋒芒立見,其能出眾”。對待教職工也應如此,對青年教師要大膽使用并努力培養(yǎng),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