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新老教材的不同版本中,都會看到《桃花源記》的影子。這足以證明,這一傳統(tǒng)名篇那種永恒的文學魅力是那樣長久。但是,放在正文下面的那些注解條目,的確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對“落英繽紛”一語,給出的注釋是這樣的:“落英”是“墜落的花瓣”;“繽紛”是“繁多交雜的樣子”。對這兩條的解釋語言,可以說值得再推敲,按照此種注釋,我們就可以把“落英繽紛”意解為“落花散亂”。而《桃花源記》的語言,是文學語言,詩化傾向明顯,其寫景狀物的形象性,生動性自不待言??墒?,用來注解“落英繽紛”這個詞的語言,卻選用干枯,抽象的說明文用語,因此就使得它不再具有原文那種描寫性的,形象鮮明的美感,因此,筆者試圖從以下三個方面略作說明。
首先,課本對“落英繽紛”的注釋不妥,不合文章意境。
在課本面前,學生如果照著注釋條的文字去理解文章意境,思維空間就不那么明白形象了,因為,把注解文字串聯(lián)起來,就是:“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的樣子?!弊x起來,會感到比原文“落英繽紛”更缺失物象性,更沒有畫面感。我們可以想象,這條通往“世外桃源”的路,應是一條春草、春花、春水融為一體,充滿了生機的路,漁人見了,才可能是心之向往“欲窮其林”。因此,如果我們把“落英繽紛”理解為“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的樣子”,那么,在我們面前的肯定是一條充滿殘葉落花之路,這條路是缺乏生機的,這條路是無法讓我們進入文章所描繪的“世外桃源”的境界的。此時,如果我們把落英繽紛這樣理解一下:“初開的桃花繁多茂盛?!庇谑浅霈F(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春草鮮綠,春花紅艷,春水藍藍的春景圖。這樣,我們也就會有可能進入了所描繪的“世外桃源”的境界。把“落英繽紛”理解為“初開的桃花繁多茂盛”。并非筆者無中生有地為了適合文章意境捏造詞義,而是有據(jù)可查的。在《漢語大辭典》、《辭?!贰ⅰ掇o源》、《古漢語辭典》等辭書中對“落英”“繽紛”的注釋有二項,即:落英①落花②初開的花;繽紛①繁多貌②交錯雜亂貌。按陶老先生的文旨無疑是寫桃林美而引出桃源美,而桃花紛紛敗落是很難激起人的美感的。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說把“落英繽紛”理解為了“落花散亂”是不符合文章意境的,是很難讓人有美感而“欲窮其林”的。
其次,從句式本身特點看來,“落英繽紛”如果理解為“落花散亂”也不符一般辭法要求。
原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前句寫草美,后句寫花艷,是整體的描述。大可不必解釋為“(地上)芳草鮮艷美麗,落花散亂,”(《教參》譯文)而應譯為:“(林中)芳草鮮艷美麗,初開的桃花繁多茂盛?!边@樣,前句寫芳草鮮美,后句寫桃花艷麗,就符合一般的辭法。這好比一位漂亮女人,上身凌羅綢緞,下身卻麻布粗衣,實在有傷大雅。寫此文的目的是塑造一個理想的王國——“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如果那地方的景致競如此般的不協(xié)調,還稱得上是“世外桃源”嗎?因此象此類前句寫“芳草鮮美”,后句聯(lián)“桃花敗落”的敗筆是絕不允許存在的,所以讀者再次認為,“落英繽紛”不能譯為“落花散落”。
再次,把“落英繽紛”注為“落花散亂”也不合自然規(guī)律。
今年春,我回老家去觀察桃花,終不見“落花散亂“的景象。向桃農請教,有二十年種桃經驗的村民告訴我,桃花從現(xiàn)蕾到掛鈴,花期20天左右,初花期和盛花期各一周左右,這半月左右的時間里,桃花花瓣是不輕易墜落的,只有花到末期,桃鈴掛上之后,花瓣才漸漸掉下。落花的時間多在傍晚或凌晨,白天掉的不多,除非碰上大風雨。聽村民一說,我想如再把“落英繽紛”注釋為“落花散亂”的話,除非陶老先生進入桃花林時正是早晨或傍晚,或者是風雨交加之時,但據(jù)全文來看,此種假設根本不能成立,更何況,風雨交加之時,人們是不會“欲窮其林”的。同時,試問一下,一根桃樹能有多少花,一朵花能有多少花瓣?試想花瓣“繁多”紛紛墜落能維持多長時間,陶老先生怎么會把它當“常景”來寫呢?況且敗落的花瓣用“交雜”去解釋,也難免附會。
綜合上述,在講析“落英繽紛”時,在學生聯(lián)想的天地里,我們應交給學生這樣一個境界,那就是“(林中)芳草鮮艷美麗,初開的桃花繁多茂盛,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有了這樣一個境界,初學此文的人就會產生一種美感,就會明白傳統(tǒng)名篇的藝術魅力何在,就會被她強烈的文學性所感動所陶冶,才會和陶老先生一起“欲窮其林”,去享受他筆下的“世外桃源”。
郭國慶,教師,現(xiàn)居貴州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