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毅
[摘要]貢鹽即充作貢品上納給朝廷的鹽及鹽制品。明清時期,貢鹽主要由長蘆運司辦納,其種類有青鹽、白鹽、鹽磚與鹽鹵。長蘆貢鹽主要用于祭祀及供宮廷人員、部分在京官員食用,數(shù)量龐大。其進繳初以實物,后將超過實際需用部分改征折色,以供朝廷移作他用,這一改變雖有利于灶戶自由支配其勞動力,更表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的貪婪。
[關(guān)鍵詞]明清時期,長蘆,貢鹽
[中圖分類號]K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7—6241(2009)06—0057—03
貢鹽,即充作貢品上納給朝廷的鹽及鹽制品。在現(xiàn)有明清鹽業(yè)史研究的論著中,有關(guān)貢鹽的研究寥寥無幾。而貢鹽又是鹽業(yè)史研究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筆者梳理相關(guān)史料,試將明清時期的長蘆貢鹽情況作一簡要論述。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長蘆貢鹽的種類
明永樂間遷都北京以后,因長蘆鹽區(qū)距京師較近,鹽產(chǎn)品取給方便,故雖然“天下產(chǎn)鹽之省八”,“而貢鹽獨責之長蘆”。清代鹽法多沿明制,貢鹽亦由長蘆運司辦納。通過不同時期纂修的《長蘆鹽法志》及《欽定大清會典則例》等志書記載可知,明清時期的長蘆貢鹽包括青鹽、白鹽、鹽磚、鹽鹵四種。
青鹽即顏色呈青色之鹽,如《魏土地記》日:縣有大鹽池,其鹽大而青,名日青鹽,又曰戎鹽”。青鹽一般“不假煎煮”,由“日曬而成”,品質(zhì)較為粗糙,呈顆粒狀,味道欠佳。與青鹽相比,白鹽由煎煮而成,較為精細,其“肌理如玉”,“粲如雪霜”,為粉末狀,味道較好。如將青鹽提煉為白鹽,則需“用青鹽三斤”,始能“煎白鹽一斤”圈(卷一百五十四,光祿寺),由此足見二者質(zhì)量的差別。但是煎辦白鹽較為費事,“其勞較煎辦青鹽為倍,常以十余丁而后煎辦鹽一包”。鹽磚以白鹽為原料,經(jīng)揀選、淘洗、研磨、制坯、風干、焙燒等步驟制成,工藝精良。其形狀為上窄下寬的長方體,每塊均重十五斤。鹽鹵,即灶戶通過刮土、曬灰等方法,提取出的用以制鹽的鹵水。
二、長蘆貢鹽的數(shù)額
明永樂間定制,長蘆歲解青、白鹽五十三萬四千六百六十九斤二兩,計兩千六百七十三引。分別用于祭祀及宮廷人員、部分在京官員食用。其具體各部門分配數(shù)額如下:供用庫二十四萬一千六百六十六斤;內(nèi)官監(jiān)白鹽六萬二千斤,青鹽七萬二千五百斤;光祿寺白鹽兩萬二千斤,青鹽十二萬斤,鹽磚二百七十六塊。然而將以上各部門所配貢鹽相加,其和小于定制總額。因此,史載分配情況定有遺漏,此處所引當視為其大約情形。清順治元年,改定歲征長蘆貢鹽數(shù)目。其中青、白鹽共計七十四萬四千七百七十四斤,鹽磚二百七十六塊,鹽鹵兩千四百斤。五年,對鹽磚數(shù)額進行更定,令添造三百九十一塊,共六百六十七塊,其他未變,俱照元年定額。其分配情況如下。
然而貢鹽的實際征收數(shù)量并非完全按照定制,往往根據(jù)其時具體情況,靈活征收,如明弘治時,內(nèi)府供用庫歲派青、白鹽十七萬五千斤,低于定額;正德間,增至三十五萬一千八百四十四斤,高于定額;嘉靖元年(1522年),因御史鄭光琬言:“陛下登極,首詔選汰內(nèi)府各監(jiān)局員缺,悉依祖宗故事。今冗濫既清,供用無增,課額宜悉罷減”,遂恢復(fù)弘治舊制;二十六年,又更為永樂定制。清代,貢鹽征收數(shù)額多依定制,蓋與貢鹽改征折色有關(guān)。
明清長蘆貢鹽除正額外,尚有加耗。由于資料闕如,明嘉靖十六年以前的情況不可考。自嘉靖十六年始,供用庫、內(nèi)官監(jiān)、神樂觀每正鹽一百斤加耗一百斤,光祿寺每正鹽一百斤加耗四十八斤,戶部及都察院官吏食鹽每正鹽一百斤加耗十斤。萬歷間更定灶戶進解內(nèi)府白鹽加耗數(shù)額,每百斤加耗減至五十斤。清初,長蘆屬興國等北十場灶籍生員姜應(yīng)熊等,因灶困場疲,連名請求開豁耗鹽,以保證貢鹽的解納,稱:“興國等十場住居海邊,自遭闖寇蹂躪,村落丘墟,又因地圈星散,水災(zāi)為禍,顆粒無收,所食樹皮草籽,茍延殘喘。正項御鹽拮據(jù),措辦苦累已極”,如再附加耗鹽,則“粉身難措”,致“欲辦無術(shù),欲逃無路”。順治十年,經(jīng)長蘆巡鹽御史張中元疏請,大大減少了沿于明代的鹽斤加耗,重新定制為:供用庫、內(nèi)官監(jiān)、光祿寺、神樂觀貢鹽每一百斤各加耗三十斤,戶部等衙門官吏食鹽每一百斤加耗十斤。經(jīng)計算,加耗總量為十七萬八千四百一十余斤,正、耗貢鹽總額達九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五斤。此外,如遇閏年,再加耗鹽一萬九千二百九十七斤有余。
三、長蘆貢鹽的征繳
長蘆貢鹽的征繳并非由運司分派所有鹽場辦納。而是從便于征收出發(fā),只將貢鹽任務(wù)分派給個別場分。如青、白鹽由滄州分司轄下海豐、嚴鎮(zhèn)等場,青州分司(天津分司)轄下蘆臺、越支等場辦理;基于運輸成本考慮,鹽磚初派于可通舟楫之富民、豐財、厚財三場。萬歷十一年,長蘆運使高世雨查得蘆臺、興國二場亦系沿河,交通便利,遂加派蘆臺、興國二場。后以蘆臺場鹽價低廉,采買尤為便利,故將鹽磚燒造任務(wù)交由蘆臺一場承辦。各場所辦貢鹽多寡之數(shù),由運司根據(jù)當年需求量,臨期均派。這種部分鹽場辦納貢鹽的辦法,使各場負擔不均,或多或少,甚至有的完全不用辦納,這無疑易于引起各場灶丁的矛盾。有鑒于此,其時又采取了補救辦法:運司簽審各場丁糧近上之家充當白鹽上戶,每丁派白銀六分,共征白鹽銀(實為采買青、白鹽、鹽磚等貢鹽銀,史料多以白鹽代稱)二千零四十兩,限每年三月內(nèi)交完,解運司貯庫,作為向辦納貢鹽各場灶戶收買貢鹽之費。至收買時,由巡鹽御史委首領(lǐng)官一員、場官二員,根據(jù)南、北鹽場的鹽價(南場每引銀六錢五分,北場每引銀五錢五分)與應(yīng)辦數(shù)額(南場一千三百二十引,北場一千三百五十三引),支取相應(yīng)數(shù)量銀兩(一千六百零二兩一錢五分),赴特定鹽場收買、筑包,運赴天津鹽坨貯存候掣,并就近雇人看守。明代貯存貢鹽之所有二:皇鹽廠,位于天津城北;白鹽廠,位于天津西沽。至清代,二所均廢,貢鹽貯于天津城東門外鹽坨。貢鹽多于九月中旬解納,其沿途起運、車船使用等費用由運司籌措,需當堂支給總催等役,以便其隨同負責官員赴京上納。貢鹽征收實物的過程相當復(fù)雜,環(huán)節(jié)較多,又于征收、接送時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實物貢鹽的實際需要,使其不可能被廢除。
長蘆貢鹽除征收實物外,還有折價一種征收方式。早在明代,折價征收既已開始。鹽鹵因用處較少,最早開始折銀征收,但其具體時間已不可考。鹽鹵每百斤折價銀一錢六分,全部兩千四百斤共折銀三兩八錢四分。因數(shù)量不多,由運使個人負責,捐俸解決。青、白鹽改征折色始于萬歷二十四年,時光祿寺卿田疇以“見在貯庫鹽斤夠三年支用”,請改征折色,得到批準,令折色三年,照鹽鹵價征收、解送。解送人員不再給予腳價等費。清代,鹽磚數(shù)量增加,故也開始折價征收。各色貢鹽折價繳納的情況屢見不鮮。如康熙八年(1669年),令以后貢鹽根據(jù)實際需要確定數(shù)額,行文運司解送,與定制之差額部分,即余鹽,折價解部,其煎辦鹽斤,除奉文取解本色外,所有存剩部分收貯天津鹽坨,來年額辦鹽斤或征本色或征折色,諮部酌定;康熙十三年規(guī)定,如果貯庫貢鹽敷用,停長蘆運司解送,折價交戶部;康熙二十八年,令嗣后長蘆貢鹽只煎辦四十萬斤,其余五十余萬斤停止煎辦,折價報部;康熙五十一年,議準長蘆運使原解送青、白鹽十萬斤,鹽磚百斤,自五十一年起至五十五年止五年內(nèi)停止解送,折價解部,并且五年之后,每年止解青、白鹽六萬斤,磚鹽四千斤,其余折價銀報部。
明清長蘆貢鹽改征折色的主要原因在于貢鹽定制額數(shù)過多,食用不完。如康熙二十八年左右,長蘆運司煎辦貢鹽九十余萬斤,而內(nèi)務(wù)府、光祿寺每年取用僅三十余萬斤,余剩頗多。余剩貢鹽不可久貯,久貯則不免損耗,然而明清政府基于利益考慮,亦不愿減少貢鹽額數(shù),因此,將多余貢鹽折價征收。貢鹽折價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使之可隨需用于其他方面。如順治十七年,部題“鹽經(jīng)久貯,又虞消耗,目今兵餉匱絀,改折亦可少補軍需,兼省灶丁轉(zhuǎn)運之勞”。另外,煎辦貢鹽耗時、費力,且歲有定額,對灶戶的鹽業(yè)生產(chǎn)形成一定束縛,貢鹽部分改征折色后,灶戶獲得些許自由,負擔也有所減輕,對長蘆鹽業(yè)發(fā)展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貢鹽本為供應(yīng)朝廷用鹽而設(shè),折價征收者乃為超出實際需要的部分,本應(yīng)予以免除,但明清政府卻不予豁免,這在一定意義上表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的貪婪。
[責任編輯柳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