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療結核病為什么必須聯(lián)合用藥?
結核病屬于慢性感染,其療程較長,長期應用抗結核藥,藥物的使用易于選擇出耐藥菌。并且,在結核病灶中的菌群不均一,初治患者的大部分結核菌對一線抗結核藥敏感,而天然耐藥菌雖然很少,如耐利福平的概率僅為10-8,耐異煙肼、鏈霉素概率為10-6,但在單藥治療時,敏感菌被殺滅,耐藥菌反而大量生長而成為主要致病菌,造成耐藥。若聯(lián)合用藥則藥物間具有交叉殺菌的作用,可防止耐藥的產生。
我國在過去雖然也強調聯(lián)合用藥治療結核病的原則,但由于貫徹不力,醫(yī)療機構落實情況不平衡,因此,不規(guī)范用藥仍然存在,致使結核耐藥嚴重。在衛(wèi)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指出,結核病“需長程治療,但病原菌易對某些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屬于聯(lián)合用藥的指征。
2 抗結核化療為什么分強化和鞏固兩個治療階段(即二步治療)?
致病的結核菌按其生長繁殖的狀態(tài)有處于“持續(xù)生長繁殖”(A群)、“間斷繁殖”(B群)、酸性環(huán)境中“半休眠狀態(tài)”(C群)和“完全休眠”(D群)之分,不同的抗結核藥對不同狀態(tài)的結核菌的作用不一,如吡嗪酰胺對C群的作用很強,而鏈霉素卻對此幾無作用。C群與B群的結核菌若不能消滅很容易造成復發(fā)。因此在制定抗結核化療的方案時必須考慮聯(lián)合用藥和足夠的療程。
根據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經驗,全世界均公認宜將抗結核化療分為強化和鞏固兩個治療階段,即在強化期采用強有力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針對結核菌大量繁殖,抓住初用藥物最能發(fā)揮殺菌效能的有利時機,盡快殺死繁殖期菌群,使菌量急劇減少,防止和減少繼發(fā)性耐藥的產生,且有可能殺滅可能存在的原發(fā)耐藥菌及突變耐藥菌。實踐證明,初治時殺菌效果越佳,則以后產生頑固耐藥菌的機會就越小,復發(fā)率也越低。而鞏固期則主要針對病灶內殘留的少數代謝低下或半靜止狀態(tài)的、處于延緩生長期的結核菌,這部分菌相對較頑固,對藥物不敏感,即使每日給藥也難見療效。有研究證明除氨硫脲(Tb1)外,其他的抗結核藥均使結核菌帶來不同程度(2~10 d)的延緩生長期,其中鏈霉素與利福平最短。度過此期后結核菌又開始生長繁殖,恢復對藥物的敏感性,最后在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下被全部消滅。
鑒于上述原因,在鞏固期可采用間歇給藥的方式,每周服藥2~3次,加上療程延長,長于強化期,既使療效提高,又減少不良反應和用藥費用。
標準短程化療的總療程一般為6~9個月,即2~3個月的強化期加上3~6個月的鞏固期。強化期選3~4種藥物聯(lián)合,鞏固期以2~3種聯(lián)合。藥物包括異煙肼(H)、利福平(R)、鏈霉素(S)、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 等。常用方案:
1)2S(E)HRZ/4H3R3:即強化期2個月,每日使用H、R、Z和S(或E);鞏固期4個月,每周3次間歇使用H和R。
2)2S3(E3)H3R3Z3/4H3R3:全程間歇用藥方案。強化期2個月,每周3次間歇使用H、R、Z和S(或E)2個月;鞏固期4個月,每周3次間歇使用H和R。
3)2S(E)HRZ/4HR:全程每日用藥方案。強化期2個月,每日使用H、R、Z和S(或E);鞏固期4個月,每日使用H和R。
3為什么抗結核藥通常采用頓服法給藥?
長期以來抗結核藥均以每日分次給藥的方式服藥,當時的理論依據為抗結核藥的作用與血中持續(xù)血濃度相關。但后來深入的研究發(fā)現(xiàn)抗結核藥的抗菌作用主要取決于血峰濃度,即峰濃度越高(未達到中毒水平),接觸結核菌的時間越長,殺菌效果越好,且頓服法使用藥的順從性提高,保證了療效。臨床證實了這一結果,其療效提高而不良反應并未增加,因此,抗結核藥通常采用頓服法給藥,但個別品種如丙硫異煙胺(PTH)需分次給藥。
(編輯部)(收稿日期: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