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香格里拉縣藏族青年對本族文化認同與傳承問題的調查

2009-03-17 10:12和學智
理論縱橫 2009年12期
關鍵詞:認同香格里拉傳承

呂 偲 和學智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深入發(fā)展,文化多樣化的認同與傳承日益成為各國學者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促進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同時,也對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傳承構成了一定的沖擊和挑戰(zhàn)。在這一宏大背景的影響下,藏族青年對本族文化的認同與傳承問題的研究日益彰顯出其獨特意義。圍繞藏族語言、節(jié)日、飲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通過對香格里拉縣200名藏族青年進行問卷,調查了藏文化在香格里拉縣藏族青年人中認同和傳承的具體情況。

關鍵詞:香格里拉;藏族青年;藏文化;認同;傳承

香格里拉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腹地,是滇、川及藏三省區(qū)交匯處,在行政上隸屬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位于東經99°4′—99°44′,西經27°47′—27°50′也是舉世聞名的“三江并流”風景區(qū)腹地。在這里居住著勤勞、淳樸、好客的藏、傈僳、納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6個少數民族。從2002年的人口統(tǒng)計數字看,全縣共有人口355417人,其中少數民族285864人,占人口總數的80.43%,藏族115299人,占人口總數的32.44%,傈僳族97842人,占總人口的27.53%,納西族44056人,占人口總數的12.40%。香格里拉縣是一個以藏文化為主體文化,僳僳、納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多民族文化共同聚居發(fā)展的文化區(qū)域;藏傳佛教、東巴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大乘佛教等以及多種原始宗教并存的眾神狂歡、諸神共榮之地。由于受多民族文化的長期影響,香格里拉縣多種民族風情并存,但藏文化是其中一道最明亮的風景。我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香格里拉藏文化的變遷引領和代表著云南藏區(qū)藏文化的發(fā)展。藏族青年作為藏民族文化血脈的繼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載體,他們對藏文化的認同與傳承情況如何,是一個值得我們去研究的重要問題。

本文涉及被調查的內容和被調查的對象兩個層面:一是藏族語言、節(jié)日、飲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這是本文關注的重點;二是從香格里拉縣藏族青年中隨機抽取的200名藏族青年,他們是藏文化認同和傳承的生動載體,是我們進行問卷調查和訪問調查的具體對象。其中,男青年76名,占38%,女青年124名,占62%;城鎮(zhèn)戶口青年20名,占調查對象的10%,農村戶口青年180名,占90%。被調查的200名藏族青年都是迪慶州民族中等專業(yè)學校的學生。

為了深入了解香格里拉縣藏族青年對藏文化的認同和傳承情況,筆者就香格里拉縣藏族語言、節(jié)日、飲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進行了問卷設計,并在藏族青年人中隨機抽取了200名藏族青年展開調查,了解了他們對本族文化的認同與傳承情況。

一、關于語言的認同與傳承情況現狀的調查結果

民族文化傳承的前提是民族語言的傳承,藏族有自己的語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藏語言。在抽取進行問卷調查的藏族青年人中有160人來自農村,占調查總人數的80%,只有40位青年家住城鎮(zhèn),占20%。

香格里拉縣藏族青年對藏語言的認同與傳承情況如表1所示。在調查中當問及被調查的青年“你是否會說藏語?”的時候,有184人回答“會”,占調查人數的92%,有15人回答“只會一部分”,占被調查青年的7.5%,而有2人則表示自己“根本不會說藏語”,占0.5%。在“只會說一部分”藏語的青年中,當問及是什么原因使他們“只會一部分”時候,有13%的青年認為是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28%的青年認為是因為自己所處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在回答“你怎樣看待藏族青年該不該掌握藏語?”時,有97,5%的青年都認為,作為藏族青年,他們應該掌握本民族的語言,而且不應該讓藏語在傳承的過程中流失,應該讓他們代代相傳。當問到“你如何看待藏語如今的發(fā)展現狀?”時,有30%的青年人認為他們的民族語言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傳承得不是很理想,僅有63.5%的人認為發(fā)展得很好,另外6.5%的青年則表示“說不清楚”。在訪問調查中,家住農村的青年100%的都會講藏語,而家住城鎮(zhèn)的青年中只有75%的藏族青年會講藏語。

二、關于節(jié)日認同與傳承現狀的調查結果

藏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一年中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稍作休息,因此,藏族的節(jié)日都過得十分隆重,所有人都徹底放松,享受節(jié)日帶來的歡樂。藏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藏歷新年、傳召大法會(僧人過)、五月賽馬會、嘎登昂曲(燃燈節(jié))、格冬(東)節(jié)等,而今受漢文化的影響也過中秋節(jié)、春節(jié),在學校的學生還過兒童節(jié)、青年節(jié)等。自從《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自治條例》頒布實施后,規(guī)定全州各機關單位藏歷新年放假3天,藏族群眾在藏歷年期間,舉行鍋莊、弦子舞會以示慶賀,藏歷新年中的許多儀式相沿下來用于藏族的春節(jié),成為藏區(qū)特有的過年特點。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在香格里拉有這樣一句諺語:“藏族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一說法在某種意義上一點都不夸張,藏族在過節(jié)時都喜歡唱歌跳舞,藏族的鍋莊舞、熱巴舞、弦子舞,獨具特色,每逢藏族節(jié)日到來之際,藏民們身穿新裝,手捧扎西欽瑪,唱著吉祥的酒歌,你敬我、我敬你,場面非常熱鬧。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所有調查的藏族青年人中,只有56名藏族青年能把大部分的節(jié)日說清楚,只占到了28%,而有130名藏族青年表示“只知道一部分”占到了65%,而4%的青年則說“不知道”,3%的青年則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對于藏歷新年和農歷新年兩個節(jié)日,在調查中我們通過了解得知,更多的青年表示他們更注重農歷春節(jié),所有接受調查的200名青年都表示在他們的家中,許多傳統(tǒng)的藏傳節(jié)日已經不像以前那么注重了。與藏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同行的還有藏族歌舞,迪慶是歌舞之鄉(xiāng),曾被國際音樂界視為“圣地”,藏族的鍋莊,弦子舞,丹巴舞,都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近年來香格里拉縣的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藏族青年對本民族歌舞文化增加了許多了解。如表3所示,有26.5%的青年只有節(jié)日才會跳舞,將近5%的青年則根本不會跳藏族舞蹈,而68.5%的青年平時也會跳藏族舞蹈,所占比例最大。

三、關于飲食認同與傳承現狀的調查結果

香格里拉屬于高海拔地區(qū),長久以來在這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中,藏族人民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飲食習慣。傳統(tǒng)飲食以青稞、小麥為主糧,以酥油、糌粑為主食。青稞酒、酸奶、奶茶等為飲品伴餐多以牛、羊肉、腌豬肉、雜菜等為主,這類食品皆屬高脂肪、高淀粉類,具有防寒、抗寒、增加體溫、舒筋活血等功效,是高原上不可缺少的食物。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酥油倒入木質的酥油桶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沖擊,使其各成分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日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的青稞制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以肉食和奶制品為主,不

少人愛吃風干的牛肉。

從表4可以看出,有50%的青年家中現在仍以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為主,另外50%的青年則己經不以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為主了。在被調查的所有青年中,據調查結果統(tǒng)計,有75%的青年比較喜歡本民族的飲食,其他25%的青年則表示喜歡現代飲食;有40%的青年家中如今還在以傳統(tǒng)飲食為主,而57,5%的青年家中則只有偶爾才做,平時都吃做起來更方便快捷的現代飲食。

四、關于葬俗認同與傳承現狀的調查結果

香格里拉有雄偉的雪山,幽深的峽谷,奔騰的長江,無垠的草原。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生與死有著自己的詮釋,從苯教的自然崇拜到藏傳佛教的輪回觀念無不顯現藏文化的古樸及博大精深。喪葬問題是藏區(qū)藏文化的又一景觀,它反映了藏民死后歸宿,也就是對彼岸世界的認知及生活的愿望,同時也反映了藏民對死者的態(tài)度及對待方式,它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反射。藏族人死后有六種葬法:天葬、水葬、土葬、火葬和塔葬、二次葬。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尸體喂鷲鷹,鷲鷹食后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場舉行,各地有固定地點,有專門的天葬師,人死后停尸數日,請喇嘛念經擇日送葬,出殯一般很早,有專人將尸體送至天葬臺,有專門的天葬師,在進行天葬時天葬師首先焚香供神,鷲鷹見煙火而聚集在天葬場周圍,天葬是藏族地區(qū)古老而獨特的風俗習慣,也是大部分藏人采用的喪葬方法;水葬,在喇嘛的主持下,通過某種神秘的儀式,讓很多喇嘛用刀把尸體砍成一塊一塊的,再放進江河,讓魚兒去啃食他的肉體,讓他好去超度;土葬本是藏族原始固有的葬俗,但天葬盛行以后,藏族認為對死者進行土葬后死者不能轉世而很少使用;火葬適應于一些有地位及成就的僧人;塔葬只適應于高僧大德,如達賴喇嘛和班禪大師等,塔葬是將大師們的法體經過防腐處理放人塔內或將骨灰及舍利子裝入塔內,靈塔是用金、銀及各種寶石裝飾,極盡華美;二次葬,亦稱為復葬或遷葬,是一種流行于中國南方地區(qū)的傳統(tǒng)葬俗,特指對死者尸骸作二重處置:人死,先采用土埋、風化、架樹、水浸、置洞等方式處理肉身。待皮肉腐爛,再發(fā)冢開棺,揀取骨殖洗凈晾干,放人特制的陶甕等容器內,擇日選地置放或深埋,即重新安葬。

在云南藏區(qū)香格里拉縣藏族采用較多的是天葬和水葬。從表5中可以看到在這些藏族青年人中有47.5%的藏族同胞認可水葬,因為居住在香格里拉縣的藏族信仰藏傳佛教,而佛教中認為將尸體拋入河里喂魚是一種布施行為。表示死者死后還把自己僅有的肉身布施給了其他生靈,這樣將獲得無量功德,從而擺脫輪回之苦,當地不大吃魚也是與水葬有很大的關系。有32.5%的認可天葬,因為藏傳佛教的思想來說就是希望死后升上天堂,并且這部分的青年表示他們希望這些文化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剩余20%的人則認可其他的喪葬方式。

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通過此次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到,香格里拉藏族青年在認同和傳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時,不斷的接受外來文化,使藏文化在他們身上得到了發(fā)展和傳承。這說明香格里拉縣藏族青年們既積極融入全球化、現代化的發(fā)展軌道,又不斷發(fā)揚藏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文化青年,也是藏族文化發(fā)展、繁榮的希望所在。

參考文獻:

[1]云南省中句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中句縣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54。

[2]李曉斌,西南邊疆民族研究[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8。

[3]高發(fā)元,云南民族村寨調查一藏族[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116—151。

猜你喜歡
認同香格里拉傳承
“香格里拉”的由來
開往香格里拉
尋找香格里拉
認同的崩潰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跨性別者認同矛盾研究
從社會認同淺談蕭峰之死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yǎng)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台安县| 渝北区| 胶州市| 庄浪县| 永平县| 永丰县| 申扎县| 赤城县| 达拉特旗| 江北区| 手游| 南靖县| 桐梓县| 讷河市| 武城县| 田阳县| 禄丰县| 西林县| 舞阳县| 抚州市| 达拉特旗| 巴彦县| 黄骅市| 隆尧县| 沙湾县| 云龙县| 上高县| 丰原市| 合阳县| 广东省| 长阳| 嘉黎县| 凤城市| 普定县| 长治市| 龙陵县| 汶上县| 恩平市| 兴业县| 新蔡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