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通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意識地利用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等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嘗試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和能力,自主探討問題、解決問題,激發(fā)語文學習的興趣,拓展語文學習基本內(nèi)容和基本方式。本文以《中秋之夜》為例加以說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
一、以主題統(tǒng)攝綜合性學習的活動內(nèi)容
綜合性學習可以視作為一種課程形態(tài),在確立課程活動內(nèi)容時,我們應堅持以主題統(tǒng)攝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即通過“主題”或“問題”溝通語文學科內(nèi)、學科間知識的聯(lián)系,建立起以語文為核心的學科綜合性課程。通過主題統(tǒng)攝學習內(nèi)容,一方面可以提升知識的整合度,力圖打破學科封閉的框架模式,突出語文學科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提升了知識的開放度?!罢Z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使學生超越文本、超越課堂,走進廣闊的自然、社會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中去體驗、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誠然,當我們打開閉鎖的目光,以開放的姿態(tài)迎接多元的文化,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審視身邊的“平常”時,那么語文課程就會變得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例如,在中秋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以“中秋”為主題確立活動目標,統(tǒng)攝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繼承并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積累與體悟有關中秋的文學作品,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以實踐彰顯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特色
語文綜合學習課程特色是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jīng)驗,在實踐中體驗感悟,學會學習。因此,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使小河邊、田野旁、樹林里、草地上……廣闊天地無一不可以成為語文的課堂;使路邊的野花、紫色的桑葚、茂密的蘆葦叢、蜜蜂蝴蝶、鳴蟬青蛙、霜露冰雪……無一不可以成為語文的教材;鄉(xiāng)村習俗、俚語戲曲、農(nóng)家菜肴……無一不是等待我們開發(fā)的課程資源。例如: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自主策劃《中秋之夜》語文綜合學習活動方案,搜集傳說、成語、詩詞等語文知識,表達學生的獨特體驗。尤其是讓同學創(chuàng)作并朗讀了自己的“中秋”習作等,活動中,學生們既能積累知識、培養(yǎng)語感、訓練表達,又能陶冶性情、提高審美情趣,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機統(tǒng)一。
三、以生為本構(gòu)建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語文綜合性學習可視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其改變了長期以來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被動接受知識的弊端,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氛圍。例如《中秋之夜》綜合性學習展示如下:
第一樂章 明月幾時有
1.開場白:明月幾時有?八月十五月兒明。如洗的天空中一輪圓月散發(fā)著無限溫馨的金黃的光芒。我們凝神遐思,遨游月宮,聆聽一個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盡情享受明月帶給我們的綺麗與浪漫。
2.活動:學生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傳說故事。
第二樂章 把酒問青天
1.開場白:中秋節(jié)的歷史源遠流長,追溯到遠古時代,是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古書中記載,這一天各家都要“陳瓜果于庭”、“其祭果餅必圓”、“向月供而拜”表達祈愿。今夜,我們以最真摯的情許下心中最美的愿望,以最虔誠的心向善良的嫦娥祈福,保佑我們吉祥平安,實現(xiàn)美好的心愿。
2.活動:方桌上擺好四盤糕點與瓜果:月餅、蘋果(或其它圓形水果)、蛋糕、餅干(圓形)。朝東方向點上兩根高燭,中間焚三柱香,擺上一杯酒。
學生面對朗月,閉上眼睛,默默許下心愿。
第三樂章 千里共嬋娟
1.開場白:當夕陽收起最后一抹余輝,我們就翹首期盼圓月的升起。在這如水如綢的月光下,我們歡聚一堂,用文學、用歌舞、用我們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歡度這一佳節(jié),傳送我們“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
2.活動:
成語接龍:學生分成四組,每組依次說出帶“月”的成語,勝者獎品為月餅。
詩詞吟誦:學生上臺表演或吟誦搜集的詩詞(可配樂),而后介紹作者及背景,并作簡單賞析;也可朗誦自創(chuàng)習作。
文娛表演:學生演唱歌曲、表演舞蹈、相聲、小品等節(jié)目。
傳送祝福:學生手持“中秋賀卡”,借這一輪皓月,傳送給遠在他鄉(xiāng)的親人或身處異地的朋友真誠祝福。
晚會在《千里共嬋娟》的歌聲中落下帷幕。
“人文科學的終極目標是人的幸福”(易中天語)。這個中秋之夜,我看到了洋溢在學生臉上的幸福笑容,更慶幸綜合性學習讓語文教學帶給我們的更大的情趣。
何佳暉,江蘇通州市新聯(lián)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