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春 張 俊 丁祥干
一、問題的提出
合作學習方式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具有時代精神的教學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體育教學已開始關注和實踐多種多樣的“合作學習”,如兩人合作、多人合作、小組合作等。但由于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概念及含義不盡明了,或沒有進行深刻的研究,從而導致合作學習中存在著不少“假合作”現象,多表現為走過場,因而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基于此,我們調查了部分師生,旨在通過調查,分析問題及原因所在,尋找解決的對策,使合作學習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二、體育教學中的“假合作學習”現象
1.由于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目的及分工不夠明確,再加上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多數時候都是在充當觀眾的角色,而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合作方法和技能的培養(yǎng),使合作流于形式。具體表現為:合作學習成了體育尖子生的表演舞臺,多數學生持旁觀的態(tài)度,‘從而缺少積極參與的意識,其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都得不到鍛煉,更不用說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了。
2.雖然新課程已實施了好幾年,但由于多數教師受傳統(tǒng)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較大,他們多將合作學習視為教學認知目標的手段;大多數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少采用合作教學模式,而只在上公開課時偶爾嘗試,這就導致他們沒有熟悉實施合作教學的一般流程,在實施合作教學的技能和組織管理技巧等方面有所欠缺。具體表現為:實施的盲目性,沒有考慮教材的特點、學生掌握的程度及課的性質,就讓學生去合作、探究;實施合作教學前沒有提出明確的目的。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也沒能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實施教學的倉促性,有時學生還沒有進行分工,教師就示意結束了。
三、原因分析
1.體育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夠深刻。許多教師都把合作學習看作是教學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而它的真正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把握欠佳,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義,從而影響了這種學習品質的提升。
2.合作學習沒有明確的分工。在調查中,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沒有進行明確的分工,致使合作討論時成員發(fā)表完自己的意見便草草了事,有的同學甚至根本沒有參加討論。
3.合作學習沒有必要的合作條件。要形成合作學習的組合,就需要有一定的條件。對于參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互利”意識,在合作學習的組合中,各方只有在互利的情況下,才能較好地進行合作。其次,要有相互的適應能力,這是合作的基礎。只有相互適應了,合作才有可能性。調查發(fā)現,有5.9%的學生不喜歡合作學習,其主要原因就是不能適應合作同伴,所以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最后是合作的環(huán)境,包括教師營造的環(huán)境和客觀的學習環(huán)境等,以利于合作、交往;有55.2%的教師一提出問題就讓學生討論;而只有34.5%的教師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討論。這樣,多數學生對問題都沒有自己的見解,沒有產生思想火花碰撞的可能,或者所選的問題沒有太大的探討價值,從而無益于討論,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合作。
4.沒有時間的保證。很多教師在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時,都急于完成預設的教學內容,造成合作時虎頭蛇尾,學生無法從容分工、探索、討論,有時甚至分工還沒結束,便草草收場。
5.忽略了教師的主導地位。由于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很多時候都是觀眾或評論員,而不能積極參與并導向學生“學”的全過程,以致教學秩序混亂,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思考與建議
1.合理組建學習小組。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習個體和學習小組的優(yōu)勢,在組建合作小組時,最好是兩人組合,當然也不排斥三人以上的組合,應盡量使小組成員的性格、意志品質、身體素質、特長等各方面都保持合理的差異,從而在組內形成異質性、互補性。例如,在合作派對中,一個足球運動技能較好的學生與一名意志品質堅韌的學生形成一對組合,前者就可以幫助后者提高一些基本技術,并在后者身上學到堅強的意志品質;又如,一個運動技術較好的學生與一個體能較好的學生形成一對組合,在雙方的合作中,后者能向前者學到一定的技能,而前者則在后者身上學到提高體能的方法。
同時,分組的最佳方式是由學生自己組合,而教師不要過多地包辦、代替。
2.要有明確的個人職責分工。合作學習要有明確的分工,尤其是在多人的小組合作中。在一個階段內,每個人都應側重于一項工作,并擔任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練習的組織者、記錄員、報告員等。一定時間后,再進行角色交換,使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
3.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事實上,并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那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就應讓他們獨立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則讓學生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而那些以學生能力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需要教師引導解決。這樣,合作才有價值,學生也才有合作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選擇適合于合作學習的內容,使合作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含金量”,從而避免“擺樣子”、“走過場”的現象。
4.保證合作的時間。在合作學習中,時間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保證學生合作的時間,尤其是要保證他們自主學習、產生見解的時間、小組成員陳述自己見解的時間以及討論并形成代表性意見的時間。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力戒合作學習的“假”與“浮”現象。
5.教給學生合作的技能。合作學習對于不少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他們由于缺乏合作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常感到束手無策。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如在分工的時候,要教給他們分工的方法,并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使他們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以保證任務順利完成。在合作討論、交流學習時,要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對方、理解對方,當同伴獲得成功時要給予贊賞;當同伴遇到挫折或困難時,要予以安慰和鼓勵;當與同伴的意見發(fā)生分歧時,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技能和品質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起來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長期培養(yǎng),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顯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實效性,但也需要適宜的“土壤”。因此,我們只有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并不斷總結,才能使合作學習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