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婷
摘要: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曾經在歐洲乃至世界劇壇上掀起了一陣狂瀾,而貫穿全劇的中心意象“戈多”一直是人們爭議的焦點。 “戈多”即為“上帝”。但根據(jù)基督教的發(fā)展歷程,不同時期對上帝的理解亦有所區(qū)別,劇中幸運兒夢囈般的獨白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位不確定的、內在的、具有個體主觀性的上帝形象,更符合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所堅持的“上帝”??耸系男叛鲇^與他把“自我”理解成一個“綜合體”相關,這在幸運兒身上亦得到了體現(xiàn)。
關鍵詞:上帝;幸運兒;克爾凱郭爾;信仰
中圖分類號:I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7-0206-02
“咱們走吧”,“咱們不能”。“為什么”?“咱們在等待戈多”[1]。這是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的核心句,也是貫穿全劇的主要線索,它將許多荒誕的碎片串聯(lián)起來,使之形成一個整體,并引領讀者走向更深層次的思想內涵。無疑,戈多也就成了整部劇作的一個中心意象,但戈多究竟是誰,有何所指?歷來研究者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詞。
1958年,當該劇在美國上演時,某位導演曾向貝克特詢問戈多到底意味著什么?他竟然回答說:“我要是知道,早在戲里說出來了?!盵2]可見戈多具有極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也正因為如此,使得戈多的含義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對于戈多的理解,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是認為戈多代表希望,它并非某個實指,而是一種抽象、渺茫的精神支柱。二是認為戈多象征死亡,因為死亡是貝克特慣用的主題之一。在他的其他劇作中,如《啞劇》、《啊,美好的日子》等都體現(xiàn)了死亡的主題。三是認為戈多代表自我,20世紀西方社會中存在著一種普遍的自我喪失的危機感,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試圖呼喚自我的回歸。四是認為戈多是現(xiàn)實生活中與貝克特相關的某個人。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原文中的“戈多”是由英語(God)和德語中意指“上帝”的單詞拼合而成。“等待戈多”即等待上帝的拯救。根據(jù)劇中的暗示以及西方上千年的信仰觀,本文傾向于最后一種理解,認為戈多即為“上帝”。
一
基督教自古希伯來發(fā)展到19世紀已日益趨于世俗化,以致直接成為了社會道德、倫理的一種強大的約束力。上帝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確定的、理性的、外在的形象。人們通過向上帝贖罪、祈禱,渴望在死后能夠進入天堂,從而達到自我的超越,以減輕對死亡的恐懼。這個意義上的上帝是確定的、外在的形象,正如劇中兩位流浪漢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爾所等待的上帝。第一幕剛開場時,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爾有一段關于《圣經》中兩個盜賊的討論。透過幸運兒的口述,我們似乎看到了另一種上帝形象。第一幕中有一段幸運兒的獨白:“恰如普萬松和瓦特曼新近公共事業(yè)的存在本身所顯示的那樣一個白胡子的的嘎嘎嘎的上帝本人嘎嘎嘎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確確實實地存在在他神圣的麻木他神圣的瘋狂他神圣的失語的高處深深地愛著我們除了極少數(shù)的例外我們不知道這是為何但他終將會來到并遵循著神圣的米蘭達的樣子跟人們一起忍受痛苦那些人我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但我們有時間生活在折磨中……?!盵3]
克爾凱郭爾在他的眾多哲學著作中認為世俗化了的上帝違背了基督教救世主的本源,他認為上帝是不確定的,具有個體主觀性。克氏并不同意上帝對世界的現(xiàn)實性創(chuàng)造及其存在的史實性證明等等教會的說法,他認為上帝是存在的,但其存在的證明是不可上溯、不可推演的,而是靠心的確信,是每個人心中的上帝,即“我心中的上帝”。這種意義上的上帝是作為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出現(xiàn)的,是無限的,它既內在又外在于人生?!八淖饔貌辉谟谔峁┚唧w標準,而是給生存提供一種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確認的意識,它使自我在使自身向之努力的關系中,進入生存”[4]??藸杽P郭爾始終把自己當做一個非教會的非比尋常的基督徒,因為他所堅持的并不同于當時教會所說的基督。在《致死的疾病》中,他認為人還有另外一個使命:“它的任務是去成為它自身”[5],可見,克氏意義上的基督教“不是一種教條……基督教是關于人生的消息?!盵6]“把握基督教精神,成為基督教,就是把存在的真理滲透到人生中,使自己的人生成為自己所應該如此的存在?!盵7]于是克氏將信仰、倫理和真理結合起來,總體目標是闡述一個做人的道理。
二
克氏的“綜合體”在劇中幸運兒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幸運兒信仰“上帝”,但他并沒有像教會那樣將希望完全寄托于上帝的拯救,他立足于現(xiàn)實,不斷抗爭、奮斗,努力超越自己。第一幕中有一段潑卓對幸運兒的評價,波卓稱幸運兒為阿特拉斯,阿特拉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他反抗宙斯,失敗后被罰用頭和手擎住天空。波卓在談及他和幸運兒的往事時,情不自禁地雙手抱住了腦袋,開始呻吟起來:“我受不了啦……實在受不了啦……他的所作所為……您都無法知道……真叫可怕……必須讓他走人……(他揮舞著胳膊)……我都要瘋了……(他倒地,雙手抱著腦袋)……我受不了啦……再也受不了啦……”[3],之后又帶者哭腔說:“以前……他很殷勤……他幫我的忙……他讓我開心……他讓我變得更好……而現(xiàn)在……他暗殺我……。”[3]直到幸運兒說出那段看似模糊實則深刻的話語時,也是不顧及波卓、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爾的抗議,掙扎著,號叫著念出他的獨白??梢?,幸運兒并不是一個唯命是從的奴仆,而更像是一位具有堅定信仰和意志的反抗者。
如此頑強的反抗,終將取得勝利,作者在劇本中亦有所暗示。第一幕中波卓和幸運兒剛上場時,波卓用一根很長的繩子牽著幸運兒的脖子,手持鞭子,趕著他走,等幸運兒走到舞臺中央,波卓才剛剛從側幕旁露面。幸運兒提著很重的行李箱,一條折疊凳,一個食品籃,胳膊下還夾著一件大衣。他們穿過舞臺時,波卓看見了弗拉第米爾和愛斯特拉貢,停住腳步。此時波卓的控制力顯得十分強大,因此當他拉緊幾乎穿過舞臺的長繩時,幸運兒帶著他所負載的東西便倒在了地上并且受了傷。但至第二幕,波卓失去了以往威風凜凜的姿態(tài),變得又癱又瞎,而且得由幸運兒牽著走。此刻波卓對幸運兒的控制力已經大大減弱,反而對幸運兒產生了更大程度的依賴。另外,第二幕中,路旁枯樹上長出的幾片新葉,幸運兒換了頂新帽子,這些清新的意象也是希望的象征。此外,作者在第二幕中讓幸運兒成了啞巴,這正如克爾凱郭爾對處于信仰中人的特征的描述,他認為信仰中的人是孤獨的,無言的,因為沉默是神靈與個人的相互理解,整部劇作中也只有幸運兒真正堅信“上帝”的存在,并深切理解了基督教本源的深刻含義。設想該劇若有第三幕,也許牽著幸運兒的那根繩索會徹底斷掉,而幸運兒則可能會獲得自由,做回自己,這也不辜負貝克特將幸運兒之所以稱為“幸運兒”的深刻用意了。
于此相反,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爾所等待的那個確定的、具體的、世俗化了的上帝結果并沒有出現(xiàn),他們等待的是永遠回不去的過去,是毫無希望的等待。19世紀末,尼采的一聲斷喝:“上帝死了”,以及兩次世界大戰(zhàn)對人類的摧殘,致使傳統(tǒng)的基督教信仰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發(fā)生動搖,傳統(tǒng)的價值體系崩潰,而理性與科學則應時成為一部分人的新的精神寄托,他們將理性與科學當做未來世界的希望,當做拯救自己的“上帝”,但隨著科學、理性而來的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卻為人們帶來了畸形、病態(tài)的社會圖景。物質充塞著空間,金錢主宰著一切。而人性在與物質、金錢的碰撞中化為灰燼。尤奈斯庫的獨幕劇《椅子》中,填滿舞臺的椅子擠掉了人的立足之地,迫使人物跳水而亡?!缎路靠汀分?,陸續(xù)搬進新房中的家具堵塞了房間、堵塞了樓梯、堵塞了街道,甚至堵塞了整個城市,最終埋葬了它們的主人新房客。物質的膨脹和物欲的膨脹淹沒了人的精神,新的希望變得縹緲,而夢想更是遙不可及。阿爾比筆下象征“美國夢”的小伙子,徒有一副漂亮的外表,這個人物只要給錢,什么事都肯干。社會變得冷漠,殘忍和絕望。而《等待戈多》中的波卓則是這一社會中被物質所奴役的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擁有很多的物質財富,虐待自己的奴仆,大腹便便,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然而有一個細節(jié)值得注意,也是作者妙筆中的高明之處,即在波卓身上佩帶了手表,眾所周知,手表等是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產物。并且,作者借波卓之口道出了自己的觀點:“先生,不要相信這個,不要相信這個,你們隨便相信什么都成,就是別信這個。”[3]至第二幕,波卓又癱又瞎,而且據(jù)他所說,他還將成為聾子,這是一個飽受物質文明摧殘而幾乎喪失了自己所有能力的人,這是波卓自己對自己生存方式和存在價值的否定,也是作者對理性和科學信仰觀的揚棄。面對這樣“荒原”般的世界,人們深深地陷入了荒誕、虛無、迷惘的精神困境。
三
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爾所等待的上帝虛無縹緲,波卓所承載的對理性與科學的信仰觀帶來的是 “世界使人感到沉重,宇宙在壓榨著我。一道帷幕,或者說一道并不存在的墻矗立在我和世界之間;物質填滿各個角落,充塞所有的空間,在它的重壓之下,一切自由完全喪失;地平線迫近人的面前,世界變成了令人窒息的土牢?!盵7]然而“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必然為你打開了一扇窗。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幸運兒的信仰、希望以及他最終取得的相對性的“勝利”,由此為我們撥開了迷霧,開辟了一條道路:感到了荒誕,敢于面對荒誕,最終在一種面對荒誕的恐懼與顫栗中投身其中,達到“信仰”,跨越了荒謬,成為了自己。這是克爾凱郭爾對人類生存的思考,也是作者在這部作品中的思想體現(xiàn),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的終極關懷。
參考文獻:
[1]劉象愚.現(xiàn)代主義文學作品選: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6.
[2]若利韋,等.諾貝爾文學獎秘史[M].王鴻仁,譯.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9:319.
[3]塞繆爾·貝克特.等待戈多:第1版[M].余中先,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279-294.
[4]李鈞.存在主義文論:第1版[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55-56.
[5]克爾凱郭爾.Fear and Trembling / The Sickness unto Death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1:162.
[6]克爾凱郭爾.克爾凱郭爾日記選:第1版[M].晏可佳,譯.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6:117.
[7]尤奈斯庫.戲劇經驗談[G] //引自外國文學研究所,外國現(xiàn)代劇作家論劇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169.
[責任編輯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