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
在我們身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愛心大使,無論他們是真心幫助,還是借機(jī)炒作,至少他們都獻(xiàn)出了一片愛心。愛心無價,本無可厚非,但如果愛的對象是孩子,就要知道孩子也有內(nèi)心不愿讓人觸摸的地方,因生活窘困而自卑的孩子尤其如此。他們希望自己不再被貧窮所困,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但有時,幫助也似一把溫柔的小刀,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其實,我們只需收起小刀的鋒芒,讓它鈍鈍地與孩子接觸:少一些儀式,不要把他們的貧窮暴露太多;多一些方式,讓他們覺得獲得的幫助是自己的努力換來的……
有個故事叫《溫暖的小刀》,說的是一位監(jiān)考老師發(fā)現(xiàn)一位考生因為少了一只手,在把一道需要改動的地理題目貼到試卷時遇到了麻煩,但這位老師并沒有直接用手幫她撕好(盡管別人都這樣做),而是向別的學(xué)生借了一把小刀,很用心地裁好后交給那個考生。一張小紙條,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齊,為什么一定要用小刀呢?那位老師是這樣說的:“這個女孩所殘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靈巧的手指頭去撕那張紙片,那樣的話會撕碎這個女孩的心。我滿考場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這把小刀,避開對她的傷害。”
除了避免傷害,我們還應(yīng)該懂得去尊重你準(zhǔn)備幫助的人。有一位母親在家門口遇到一個年輕的乞丐,乞丐向這位母親求助。這位母親拿出20元錢,卻并沒有立即給他,而是讓他把門口的幾百塊磚頭搬到屋后面去。乞丐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立即用了1個多小時的時間完成了這件事。事后,母親對乞丐說:“這20元錢是你用勞動換來的,收好!”多少年后,這位乞丐成了一位企業(yè)家。他找到當(dāng)年的那位母親,跪下給她磕了一個頭,并動情地說:“謝謝你,媽媽!”……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留給我們很多啟發(fā)。母親簡單的一句話不僅維護(hù)了年輕乞丐的尊嚴(yán),也震撼了他的心靈,激起了他心中那被埋藏的生活的希望。
就像那些到南非參加志愿者活動的專家所言,我們不會把物品和食品無償?shù)厮徒o那些貧困的孤兒,那樣會挫傷他們的自尊,也會讓他們產(chǎn)生不勞而獲的思想。我們會讓孩子們做一些事情來換取一份資助,哪怕是為大家唱一首歌,跳一支舞或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這樣我們的愛心就不會是一把小刀,即使是,也是無刃的,只會裁剪出人性的溫暖和善良。
作為教師,我經(jīng)常參與或組織一些資助活動,很多時候,我也成了一把小刀,雖“溫柔”,但很“刃性”。從孩子們逼出笑容的臉,從孩子們離去時從不說一句謝謝,從付出愛心卻喚不起孩子們生活的動力,我發(fā)現(xiàn)我犯了一些“無心”的錯誤,我沒有維護(hù)孩子們強(qiáng)烈的自尊,沒能激活孩子們心中的力量。
如果我們對路遠(yuǎn)的貧困孩子說,上午你們到食堂服務(wù)才可以得到一份午餐;
如果我們對所有的貧困孩子說,想得到幫助必須用自己的勞動去獲得,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幫助;
……
如果我們能讓他們快樂地接受幫助并為此努力,那么,我們就已經(jīng)攙扶起了孩子們美妙的一生!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市海軍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 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