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紅蘭
摘要:獨立學院實行學分制深化了教育改革,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需要。但實行學分制也使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量加大,工作難度增加,班級管理工作受到影響。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計,并就學分制下做好獨立學院學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獨立學院學分制學生管理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高校和社會力量合作舉辦、實行民辦機制的學校,是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fā)展,從精英化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它是在大眾對本科教育需求猛增和本科院校資源緊張的矛盾下產生的,對提高辦學效益和辦學效率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深化教育改革,在獨立學院實施學分制,有利于保障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本質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現代教育理念,是一種為了適應新的人才需求戰(zhàn)略而充分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教學管理制度。但學分制的實施,對獨立學院的改革和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新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學分制下做好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學分制的內涵及其特點
1.學分制的內涵。
學分制以學分作為計量單位,以選課為基礎,規(guī)定和計算學生的學習進程、學習量,以一定量的學分作為學生畢業(yè)標準和學位標準,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是一種先進的、適應經濟社會需要的教學管理制度。
2.學分制的特點。
學分制在其教學管理中,重視目標管理,淡化過程管理,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主體性:學分制的核心機制是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長、興趣愛好選擇課程,選擇教師;導師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長,指導學生選課:學分制采取彈性學制,靈活性大。
二、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
1.入學分數較低,文化功底相對較差。
日前獨立學院的學生屬于本三批次,他們的入學分數平均低于其校本部學生入學分數,文化基礎知識相對較差。
2.社會活動能力較強,整體素質較高。
大部分學生在活動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上表現出較強的意識和潛力,對學生社團、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等顯得異常積極活躍。
獨立學院的學生個體差異較大,而學分制以學生為本,實行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但實行學分制后,班集體的穩(wěn)定性,班級同學之間的凝聚力,學生學習的計劃性,各項工作的時間性、空間性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因此給獨立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
三、學分制下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1.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量加大,工作難度增加。
獨立學院部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約束力和學習的能力相對較弱,在自主學習時,“想學但不知如何學”,存在盲目選課的現象;有的學生在選課上可能就易避難,形成“湊學分”現象,導致知識結構不盡合理,這樣勢必降低學生學習的質量,影響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另外,由于學分制下學生與教師的離散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阻滯明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量自然加大,工作難度也相應增加。
2.學分制淡化班級概念,班級管工作受到影響。
在學分制條件下,原有傳統班級的概念被打破,使學生的年級和班級概念淡化。與學生相關的管理文件、教學信息、通知等難以通過輔導員以班會的形式或由班干部向全班同學傳達。班集體松散,通過各班集體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觀念的功能將被削弱,其結果必引發(fā)學生自我意識的膨脹。不同班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在同一課堂同時上課,任課老師指導學生的難度加大,與學生所在學院溝通的難度增加。同時,學分制下學生以宿舍、社區(qū)為活動單位,學生學習與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增大,學院對學生掌控的力度被弱化。
四、對學分制下做好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建立健全導師制,加強專業(yè)學習指導。
學分制的實施,使學生獲得學習上的自由,但不少學生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學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對每學期的學習量、課程內容、課程之間的關系不太了解,制訂學習計劃、選擇課程時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以致所學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因此,建立健全導師制是順利實施學分制的保證。導師就是學生人生發(fā)展的設計師,導師應該有責任心、理論水平高、專業(yè)知識豐富。導師在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應從學生個體學習情況的差異性出發(fā)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制訂學習方案,給學生介紹各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分析討論各種選課方案的利弊,從而指導學生正確選課、自主學習和個性發(fā)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計劃,讓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2.加強學生宿舍管理,發(fā)揮學生宿舍的教育功能。
學分制條件下,學生學習沒有固定的教室,每個學生選擇的課程、任課老師和上課時間不同,因此。班級的作用逐漸弱化,班集體意識淡化,原來班級的大部分教育管理的功能轉移到了學生宿舍。宿舍作為學生課余主要的聚集地,它是學生學習、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場所,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重要園地。根據這一特點,學校應通過輔導員進駐學生宿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此來強化學生宿舍的教育功能。學校必須選派優(yōu)秀的輔導員進駐學生宿舍,輔導員政治素質要高,要深入到學生中去,關心學生,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各種問題,使自己真正成為值得學生信任的良師益友。輔導員應經常進駐學生宿舍。學校對輔導員進駐學生宿舍實行考勤制度,督促輔導員按時進駐學生宿舍區(qū)工作,有利于做好學分制下獨立學院學生的管理工作。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信息暢通。
實行學分制后,學生是分散的、流動的。傳統的以班級為基本單位的學生日常工作受到影響,學校各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時準確地傳達給學生。因此,學校必須加強校園網絡化建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暢通學生信息交流渠道。學??梢园才艑B殞W生干部(或信息員)及時傳達學校的信息,還應該以課程班級、宿舍、社團等為基本單位,建立飛信,QQ群等,讓學生通過注冊加入或瀏覽通知公告,來實現學校信息的發(fā)布。輔導員及學生管理干部可在網上公布自己的電子信箱或QQ號等,以便學生及時與自己取得聯系,通過網絡拉近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距離,及時溝通,自由、平等地交換思想和看法,從而增進相互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學生社團,充分發(fā)揮社團組織的作用。
為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學校應根據學生專業(yè)特點、興趣愛好等,引導學生組建學生社團、專業(yè)協會,以社團、協會為單位,對學生工作的各項職能進行管理。這樣既能代替部分班級的管理功能,又能加強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實行學分制后,學校可在學生宿舍或社區(qū)建立學生社團,所有學生社團宏觀上均由校團委管理和指導。學生社團蘊含著豐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樣式,是學生自愿參加的組織,知識性、專業(yè)性較強,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既能開闊視野,鍛煉能力,又能提高自己的團隊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獨立學院實行學分制使得學生管理工作領域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教育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實踐中不斷研究、探索、總結,才能做到與時俱進,使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適應時代的要求,從而保障和促進學分制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王玉忠.學分制條件下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和途徑探索[J].大眾科技,2005,(4).
[2]顏曼莉.學分制條件下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1).
[3]吳武英等.學分制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9,VOL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