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軍
清代著名文藝理論家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驚目,不愿棄去?!?作文亦同此理?!傍P頭”亮相,一葉知秋。開篇落筆,如果能石破天驚,精華涌現(xiàn),全篇則如高崖瀉水,氣勢如洪。正所謂:“心動神馳一瞬間,先聲奪人看開篇!”
作文開頭技法種類多多,下面即以2008年中考作文中的精彩開頭為例進行講析,希望同學們能有所借鑒。
單刀直入之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即開頭不繞圈子,直接點題。用托爾斯泰的話說,就是“一開始就走向目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則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對話、行動等方面的描寫直接人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則一開頭就點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guān)背景……直截了當?shù)芈涔P扣題,統(tǒng)領(lǐng)全篇,綱舉目張。其表達角度可以是開頭直敘某事,也可以是起筆點題;可以是開宗明義揭示主旨,也可以是單刀直入點明題論,如此等等。由于這種寫法干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因此在各類文章的寫作中都得到廣泛運用。
下面這一開頭出自2008年太原中考滿分作文《我可以選擇沈從文嗎》:
我一定得選擇沈從文,選擇沈從文的小說。
初識沈從文先生,是我上初一的時候,無意間聽班主任讀過他的文章。老師朗誦著進入了角色,被深深感動的神情凝駐在眼晴里。那種感覺,讓我終身難忘,就像一葉扁舟突然闖進寧靜的池塘,有一絲波瀾和一份驚喜。先生文中散發(fā)出淳樸而又獨特的鄉(xiāng)村氣息,像田園牧歌般蕩滌著我的心靈;那精彩的人性描繪,就像剛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時刻浮現(xiàn)在眼前。
作者直接將文題亮相于開頭,開門見山,直接入題,語言清新、流暢、自然、優(yōu)美,既點出了“我”選擇沈從文的原因,又緊扣題目,充分彰顯了作者的寫作能力。
再看2008年溫州中考滿分作文《下雨天真好》的開頭:
我喜歡,下雨天。
江南的雨,溫柔,淡雅,又如浮光掠影般縹緲。湖水倒映著各種妖冶的花草,影影綽綽,煙雨蒙蒙,炊煙裊裊,乍看,真像是一幅潑墨山水。山水之間,醞釀著綿綿的情意,埋下了神秘的伏筆。
作者以開門見山式的開頭,緊扣題旨,為下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然后,又通過對“江南的雨”的刻畫與描摹來揭示作者“愛雨”的原因,自然,清新。
激發(fā)好奇之設(shè)置懸念法
在作文開頭提出疑問,設(shè)置懸念,既能總起下文,又能吸引讀者,激起讀者的好奇心。這種置疑式開頭,簡潔明了,下文順理成章,從不同角度進行表達,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讀者。這種開頭技法在考場作文中的使用頻率也很高。
請看2008年江西中考佳作《有時,我也想痛哭一場》的開頭:
“葉子,”夜間,模糊之中,聽到媽媽輕聲地對我說,“看到你現(xiàn)在懂事的樣子,媽媽真是感動。但你越是懂事,媽媽越是心痛……”
我真想摟緊媽媽的脖子,大聲地對她說,我很開心也很快樂??晌覍嵲谑亲霾坏剑移疵厝套I水,止住抽噎,裝作睡熟了一樣。
作者開頭即用獨特的視角激發(fā)了讀者的好奇心,“看到你現(xiàn)在懂事的樣子,媽媽真是感動。但你越是懂事,媽媽越是心痛……”這樣一句便設(shè)置了懸念,留下了疑團,使讀者充滿期待。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是這種開頭的一大特點。
再看2008年深圳中考佳作《幸福的顏色》的開頭:
戈壁灘上,一只大灰狼遠遠地跑過來,嚇得眾多聚在一起的植物姐妹連忙停止了說話。等大灰狼揚起的塵土一散去,眾植物姐妹又開始高談闊論起來。誰也沒發(fā)現(xiàn),她們的身旁多了一粒從狼身上掉落下來的種子,因為她實在太小了。
這位考生很有創(chuàng)新精神,開頭即以童話故事的形式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情節(jié),尤以“誰也沒發(fā)現(xiàn),她們的身旁多了一粒從狼身上掉落下來的種子,因為她實在太小了”最為耐人尋味,發(fā)生在后面的故事將由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展開,充分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欲望。
描寫刻畫之烘云托月法
這種方法可以運用于場面描寫,也可以運用于景物描寫,還可以運用于人物描寫,好處即在于能夠烘托氣氛,渲染情緒,開篇就能給讀者留下鮮明的第一印象。這種方法一般用于抒情散文或記敘文。
下面是2008年廣州中考佳作《又見枝頭吐新芽》的開頭:
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演繹著宇宙生命的節(jié)律。瑟瑟的小雨下了一夜,朔朔的寒風搖曳著戰(zhàn)栗的柳枝艾草。高遠的蒼穹,彤云匆匆飄過。冬日的裙擺,邁起她輕盈而婀娜的腳步,帶著她寂靜而圣潔的裝束悄然離去,沒有夏日的絢麗與張揚,沒有秋天的豐腴與濃艷,只帶著春天的神韻迎向世間寬廣博大的胸懷。
這篇文章的開頭運用景物描寫的技法,為讀者展開了一幅精彩而美妙的圖畫——冬天悄然遠逝,將季節(jié)幻化成一個神仙般的境界——美麗而充滿神韻的春天。作者巧妙地從寫景狀物人手,渲染了濃烈的春的氛圍,既烘托了主題,又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開篇便獲得了絕對的優(yōu)勢。
再看2008年婁底中考滿分作文《夢》的開頭:
柔嫩的小草從石縫里彎彎曲曲地鉆出來,人們說,那是小草在圓追求陽光的夢;蝸牛背著沉重的殼艱難地往葡萄架上爬,人們說,那是蝸牛在圓追求自然的夢;人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人們說,這是人在圓追求生命光輝的夢……
夢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每個人都要圓夢,為夢不斷追求,為夢鍥而不舍。圓夢的路上,往往不能一帆風順,因為成就不會忽從天降,而需要付出努力和代價去采擷。
一開篇作者便以一段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寫烘托出自己的夢想與前程,在時空交錯中完成了靈犀互啟的對話,令人心旌搖曳,好似欣賞一幕夢幻般的美景,再自然過渡到自己對夢想的追求,這種效果都要歸功于烘托手法的神奇力量。
比興排比之渲染蓄勢法
文章開頭即運用比興或排比的表現(xiàn)手法,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理,這樣便可迅速將讀者帶到特定的氛圍當中,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請看2008年北京中考佳作《向前!向前!向前!》的開頭:
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倒下了——向著太陽的方向;
愚公移山,箕畚肩挑,成功了——為著心中的目標。
子長著書,慘遭腐刑,身殘了——不渝的是堅定的信念;
蘇武牧羊,茹毛飲血,人老了——難忘的是祖國的重托。
而我呢?
此文開頭運用了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緊扣中心,以著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引入,賦予文章以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描寫自如,行文瀟灑,將讀者帶入到一個特定的氛圍之中。
再看2008年無錫中考滿分作文《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的開頭:
如果生命有重量,那么恩情必是那最厚實的一磅;如果生命有色彩,那么恩情必是那最鮮亮的一炫;如果生命有溫度,那么恩情必是那最暖心的一撮;如果人生要依靠,我最想依靠的人就是你——我親愛的母親。
“如果生命有……如果生命有……”,如此整齊的句式,如此震人心魄的氣勢,不禁讓人品味咀嚼之后,頓生感悟:生命是充滿色彩的,生命是有重量的,生命是溫暖的,生命是充滿愛的。這樣的效果都是緣于作者對排比技法的妙運。文章也因此于開篇便捕獲了閱卷老師的心。
引用化用之助瀾推波法
在文章開頭即引用古詩詞、現(xiàn)代詩歌、名言、格言、流行歌曲、童謠、謎語、俗語、諺語等,不但能引出下文,還能幫助把握文章主旨,引起閱讀興趣??紙鲎魑?,因題而異,相機引用,定能使文章倍增氣勢,給人練達、高遠之感。當然,引用時應力求準確,避免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
請看2008年南京中考滿分作文《尋》的開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寂寞是尋找的生活;“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zhí)著是尋找的生活;“雖千萬人我往矣”的決絕是尋找的生活;“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舍棄更是尋找的生活。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碧諠撚崎e地輕唱。他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舍棄了混濁的官場生活,將目光投向了清靜的南水,恬然自適地采菊?!昂鸀楹趸袒逃沃??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p>
作者巧妙化用詩詞名句,進行了散文化的說理,讀來使人賞心悅目。同時,又引述了一些典故、包裝了一些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從而使語言厚重、大氣,不乏時代氣息,文章的觀點也在其間表達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再看2008年眉山中考佳作《戰(zhàn)勝自己,堅強起來》的開頭:
詩人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p>
是的,汶川大地震之前,我們國人的凝聚力何曾有現(xiàn)在這般強過?而如今,這是我們民族的自豪和驕傲!
作者開篇即以詩人艾青的詩句,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深情厚誼,有力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力度。以名言警句開頭,不僅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和閱讀興趣,還能提高文章的品位,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化。
當然,一篇作文要在中考中脫穎而出,僅僅寫好開頭是遠遠不夠的。但是,我們應該從這些優(yōu)秀的作文開頭中得到啟示:具備熟練的語言駕馭能力、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厚實的文化積淀,才是成就佳作、獲得高分的根本。
編輯/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