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潮州文化與潮州文化精神

2009-04-19 02:28:32黃俊明
歲月·下半月 2009年12期
關鍵詞:潮州人潮汕潮州

潮州文化的源流史、沿革史以及她的優(yōu)秀歷史傳統(tǒng),已有不少學者進行論述。我只是從潮州文化研究的角度、從潮州文化的精神價值的層面上作一些補充闡述。

一、 潮州文化的概念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文化人類學和文化地理學相結合的區(qū)域性文化研究方興未艾。日本、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尤盛,在中國,三晉文化、徽州文化、揚州文化、溫州文化、泉州文化、海南文化、贛州文化以及省內(nèi)的廣府文化、五邑文化、香山文化、客家文化等都掀起了一個個研究熱潮,潮州文化研究也應運而生。

(一)潮州文化概念的提法

“潮州文化”,是一個具有深刻內(nèi)涵的規(guī)定性的專用名稱,是一個經(jīng)過數(shù)千年文化積淀的歷史記號,是潮州人的祖先留給所有潮州人的“文化符號”以及共同享有的文化資源和文化財富。像英語并不是單單屬于英國的語言一樣,像韓江南流經(jīng)澄海、汕頭境內(nèi)而仍然叫韓江一樣。原廣東省委書記、人大主任林若同志說得好,我們不能因為行政區(qū)域的分割而分割潮州文化。行政區(qū)域有分有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潮州文化作為幾千年留下來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不可以分的。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要從歷史的視角去看潮州文化。

目前,有一些人將“潮州文化”改稱為“潮汕文化”,筆者認為,改成這種提法的人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但 “潮汕”一詞的出現(xiàn)畢竟是短短一百年的時間,1906年(清光緒32年)潮州至汕頭修成鐵路開始叫起。而汕頭開埠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問世至今也就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陀^上講,把潮州幾千年的文化裝在一個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載體中去認知,這豈不是一種與歷史背景、歷史事實有悖的戴帽做法嗎?

將“潮州文化”改為“潮汕文化”,結果很多歷史上原有的固定的和約定屬成的名稱也改頭換面了。如《潮州音字典》改為《潮汕字典》,“潮州陶瓷”改為“潮汕陶瓷”,“潮州大鑼鼓”改為“潮汕大鑼鼓”,“潮州音樂”改為“潮汕音樂”,“潮州菜”改為“潮汕菜”。但殊不知,有的潮州文化的專用名詞是不可改的,比如潮州木雕,將它改為“潮汕木雕”,這就鬧出笑話來。木雕一詞我們到《辭?!分惺遣椴坏降?只有查潮州條目才能查到。“潮州木雕: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因產(chǎn)地潮州而得名?!笨梢姵敝菽镜駨膩砭褪且粋€專用的工藝品名稱,我們怎么能隨心所欲去改掉它呢?

(二)潮州文化概念的內(nèi)涵

潮州文化發(fā)祥于潮州,并至少經(jīng)歷了六千年漫長歷史的積淀,是具有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品質和人文價值精神本質的文化,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

首先,潮州文化是漢文化的一個地域性亞文化。潮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潮州地域內(nèi)的自然條件環(huán)境影響下,在古閩越文化的基礎上,以中原漢文化為主體,融合潮州先民文化而逐漸形成的典型的嶺海文化。

其次,潮州文化的形成是由原居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經(jīng)過長時期的互相影響,互相吸引融合而成的。在自成體系之后,隨著潮人的遷徙,潮州文化在向海外傳播的同時也吸收其他文化因素并不斷發(fā)展起來的動態(tài)的開放型的文化體系。

第三,潮州文化具有獨特的群體認同意識。一個地域中的畬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與周邊其他地域文化有異,是由講潮州話的民系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共同體。

第四,潮州文化具備了歷代潮州人所創(chuàng)造的具有潮州特色并影響古今中外的傳承性、穩(wěn)固性的文化成果、文化物標和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如潮州方言(潮州話)堪稱古漢語的活化石。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郭沫若就曾請人用潮州話朗誦《離騷》等古詩詞。潮劇(比京劇還早二百年)、潮州音樂、潮州工藝、潮州農(nóng)藝、潮州飲食和眾多的文化標物(古城、古寺、古窯等)。潮州文化形成過程中,還涌現(xiàn)出一大批代表潮州文化的文化名人。如潮州的“前八賢”“后七賢”、“明清十杰”,文、武狀元、榜眼、探花以及現(xiàn)代的杜國庠、張競生、許滌新、蔡楚生、饒宗頤,陳復禮等,這些人是潮州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潮州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潮州文化精神

潮州文化精神,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潮州文化這種地域性的文化是具有長期性、穩(wěn)固性、繼承性的文化特征,更具有本地域本民系特有的文化心態(tài)、文化價值、文化精神。

(一)開拓拼博的精神

敢于開拓,勇于拼搏是潮州文化中突出的精神特質,也是潮州人歷來引以自豪的一種傳統(tǒng)價值觀念。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潮州的先民“陳橋人”、“池湖人”就在荒蠻的海邊小丘上生息繁衍,過著采野捕獵的生活,他們與天災斗,與野獸斗,與海斗、與地斗,頑強地生存延續(xù)下來。古閩越國時期,大批于越人遷移潮州,這些先民就帶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大無畏氣概。秦漢以后的一千多年時間里,潮州的先民多是由中原遷入潮州的,他們輾轉跋涉,歷盡千辛萬苦,遭遇種種艱難險阻,來到潮州開荒拓地,建立家園,強悍的生命力和堅韌頑強的品格構成了開拓拼搏精神。

(二)勤勞自強的精神

勤勞自強是潮州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美德。潮州自古遠離中原地處南海一隅,偏僻閉塞,得不到中央政權的關照,更是流放朝廷命官的地方。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潮州先民,祖祖輩輩依附在這片土地上,靠著勤勞的雙手,自耕自作,自給自足,養(yǎng)成了勤勞的自發(fā)心態(tài),自強的心理素質。“惰(只有)吃唾”是潮州人教育小孩的一句口頭禪。說明潮州人把好吃懶做,投機取巧視為惡習,與潮州人勤勞自強的品格是格格不入的。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轟動全國的“三分地上鬧革命,奪取畝產(chǎn)千斤稻”的奇跡就出在潮州陳橋鄉(xiāng)。

(三)開放兼容的精神

潮州文化是開放兼容的,是典型的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相融合而成的。早在古閩越文化時代就已具開放性。據(jù)《史記》載,閩越人多是“山行水處”,來往于海洋一帶。后來,隨著漢人的入主和農(nóng)商文化的發(fā)展,開放性的文化內(nèi)涵才有了質的變化。隋唐開始,潮州就已經(jīng)與域外進行貿(mào)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加之潮州瀕臨大海,屬丘陵地帶,人多地少,一代又一代的潮州人被迫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xiāng)謀生,這就使外來文化成就了潮州文化的催發(fā)性。客觀事實證明,潮州文化的排它性并不嚴重。歷朝歷代的潮州官吏絕大部分都不是潮州本地人,宋代到潮州任知府有121人(北宋31人,南宋90人),其中福建籍74人,占60%。這些外來官員帶來的文化與潮州本地文化兼容并畜,使本土固有的文化更加豐富,更加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四)經(jīng)世務實的精神

經(jīng)世務實,重商求富是潮人共同的秉性,這是在海內(nèi)外所公認的。潮州人經(jīng)商之道除了敢于搏擊、開拓、創(chuàng)新、進取之外,講誠信、講實效、講義氣更是潮州人的優(yōu)秀品格。精打細算、勤儉立業(yè)、刻苦經(jīng)營使潮人在商界人才輩出,在海外華人富豪中潮州人數(shù)居榜首。前段時期有關汕頭特區(qū)打擊走私、制假的誠信陰影籠罩著中國大地,似乎潮州人已陷入誠信危機。其實,在長期的計劃經(jīng)濟步入尚不規(guī)范的市場經(jīng)濟過程中,投機行為、短期行為并非是我們潮人才有的,大凡經(jīng)商做生意的人在那種環(huán)境下以及利益的驅使下,導致急功近利行為是驚奇的。問題在于潮人能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重新回到潮人經(jīng)世務實,誠與商、信與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上來。我們不能“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钴S在商海大潮中的潮人,不管是生意家、實業(yè)家、金融家仍然是聞名于世的商業(yè)驕子。

(五)尚學崇教的精神

尚學崇教是潮州歷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也是造就潮州文化的基礎。潮州歷史上,不管是務農(nóng)為生或是經(jīng)商為業(yè),從來不輕視教育。韓文公祠里蘇軾所寫碑文寫道,“始潮人未知學,公命進士趙德為師,由是潮之士篤于文行……”。蘇東坡沒有調查研究就下了“始潮人未知學”的結論是不準確的。東漢(公元196年)潮州已出吳碭,舉孝廉出任長沙郡守,距韓愈來潮有623年的時間。韓愈來潮州時,已有進士海陽人趙德,比韓愈早中進士14年。在韓愈貶潮之前的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已有唐代第一位被貶為潮州刺史的宰相常袞,“抵潮興學校,潮人由袞知學云”。當然不可質疑韓愈刺潮后,潮州教育在韓愈的倡導、推動下有了空前進步。宋朝潮州一共出過172位進士,占廣東的1/3。建業(yè)二年(1128年)廣東中進士14人,潮州占了8人。淳熙四年(1177年)廣東中進士3人、全部是潮州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廣東登進士10人,潮州有7人。南宋1267年,潮州當時的人口不過70萬人,而那一年竟有1萬人參加貢舉考試。宋代潮州先賢王大寶尚書(科登榜眼)當宋孝宗皇帝問他潮州的風俗若何時,他高度概括地回答:“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習尚至今?!鼻迩∧觊g周碩勛的《潮州府志》有這樣的記載:“……家有千金,必構書齋。”《潮州黃氏家訓·隆師道》中提到“師道為教化之本,隆師重道,正以崇其教也”。立書齋、辦學堂的風俗在潮州已有悠久的歷史,足見潮州人尊師重教的尚學精神在優(yōu)秀的潮州文化中起重要作用。

三、 對潮州文化研究的思考

在挖掘整理潮州優(yōu)秀文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潮州人具有“互相矛盾”的性格和文化心態(tài)。所以,我們應該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運用揚棄的哲學觀點去研究潮州文化。既要大力弘揚潮州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又要摒棄潮州文化中落后的、封建的、不合現(xiàn)代意識的文化糟粕。

潮州市從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升格擴大區(qū)域以來,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這是有目共睹的。但經(jīng)濟總量還是不如人意,上規(guī)模大企業(yè)還是不多,據(jù)統(tǒng)計部門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只有百分之幾。究其原因,除了潮州一直地處“省尾國角”,投資環(huán)境跟不上外,還可以從文化現(xiàn)象、文化心態(tài)上找原因。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柯漢琳教授在潮州為黨政干部上課時指出“以未致富,以本守之”的觀點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地點到潮州人的文化心態(tài)和潮州文化的劣根性上。潮州人敢為人先,拼搏創(chuàng)業(yè),然一旦成功,事業(yè)有成,就容易滿足既得利益,瞻前顧后,守住江山、守住家業(yè),有的則“樹大分叉”一分為二,一分為三,合作者各奔前程。這種下意識的保守的文化心態(tài),影響了已有發(fā)展和正在發(fā)展的潮州企業(yè)家,缺乏大手筆大氣度大膽略把企業(yè)辦大辦強的想法,可能與這種文化價值觀和文化心態(tài)不無關系。

自古以來,潮州人就存在著濃厚的邊陲意識。在歷史上,雖然創(chuàng)造了自成體系的輝煌的潮州文化,但與中原文化相比,還是有差距。隨著時代的變遷,進入現(xiàn)代社會以后,環(huán)境大變,尤其是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如果還停留在“邊區(qū)文化”的認識階段,那是不客觀的、不明智的。要打破因循守舊的落后意識,以優(yōu)秀的潮州文化為載體,以現(xiàn)代文化為統(tǒng)領,發(fā)奮圖強,振興潮州文化教育事業(yè)。在歷史上,潮州出過文、武狀元,榜眼、探花,歷朝科舉考試中,潮州人總是名列前茅。潮州的教育事業(yè),歷史上曾經(jīng)首屈一指,我們應該在珍惜之余,創(chuàng)造更佳的業(yè)績,以輝映優(yōu)秀的潮州歷史文化,傳承潮州的尚學文化精神,使潮州教育事業(yè)在我省乃至全國風騷再領。潮州是文化名邦,面對輝煌的文化歷史,豐富多彩的史跡逸聞,有血有肉的典型原貌,獨特風格的民風民俗,生動活潑的歷史場面,呼吁眾多的潮州文人喚起文心,喚起靈感,喚起責任,執(zhí)著一點,放開一點,艱苦一點,鉤沉歷史,創(chuàng)造力作、大作韋編、為繁榮潮州的文化而努力耕耘。

潮州人知書達禮,這已在歷史上留下了口碑。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在潮州傳播久遠,根深蒂固。儒道釋一套宗法倫理道德在潮州幾乎是家喻戶曉,比中原諸地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宋代已有“海濱鄒魯”之稱了。我們要承借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當前進行的“八榮八辱”的教育,培養(yǎng)“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xiàn)代公民。發(fā)揚潮州的人文精神,注入先進的文化內(nèi)涵,才能使潮州人與時俱進,人人爭當具備潮州時代精神的新人。反映在潮州人身上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很多,但作為潮州人的身上也反映了許多與優(yōu)秀文化相矛盾的糟根性。精明的潮州人被稱之為“東方猶太人”,但缺乏大氣量、大視野、大手筆的胸懷,精打細算,畏首畏尾,柔順保守,容易滿足,安于現(xiàn)狀,歸隨大流,怕當“出頭鳥”。這種文化現(xiàn)象很難在本土出現(xiàn)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小家碧玉”的文化也出不了氣勢恢弘的“長江文化”、“黃河文化”以及“精英文化”。我們在建設“活力潮州,文化潮州,生態(tài)潮州,法治潮州”中,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增強城市文化力、創(chuàng)新力和綜合競爭力,使潮州文化發(fā)揚光大,永遠屹立于中華文化之林。

【參考文獻】

[1]饒宗頤.饒宗頤史學論著選[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黃挺.潮汕文化源流[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廖緒發(fā).潮汕文化雜談[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4]謝榮.潮汕文化的特點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5]柯漢琳.關于文化與經(jīng)濟社會——兼談潮州文化的現(xiàn)代化 [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6]潮汕風情網(wǎng).我最熱愛潮州文化[EB/OL].http://bbs.crlm.cn/viewthread.php?tid=9632.

(作者簡介:黃俊明,副研究員。曾任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潮州市志》副總編輯,潮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潮州文化研究》主編)

猜你喜歡
潮州人潮汕潮州
潮州樂調的音階流變梳理與分析
中國音樂學(2022年2期)2022-08-10 09:21:08
潮汕牛肉火鍋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08:34:18
喝的什么茶
喝 的什么茶
愛你(2020年13期)2020-05-30 05:29:40
潮州手拉壺“飛鴻”的象征意義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傳奇
潮汕為何讓人欲罷不能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40
陳歡作品
潮州優(yōu)質楊梅高接換種技術
熬一碗潮州白粥
特別文摘(2016年11期)2016-06-22 22:14:40
汉川市| 河东区| 辽阳市| 丰顺县| 浑源县| 南溪县| 宜兴市| 镇远县| 青田县| 满城县| 县级市| 青浦区| 湖口县| 通州区| 舟山市| 多伦县| 双城市| 梅州市| 博罗县| 卫辉市| 常山县| 原平市| 巩义市| 丹阳市| 湘西| 山阳县| 蓬莱市| 双城市| 惠水县| 绥滨县| 沅陵县| 英超| 芜湖市| 宜昌市| 曲松县| 韩城市| 丹阳市| 平阳县| 桐庐县| 常山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