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林
一
媒體的產業(yè)化轉型強化了整個行業(yè)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其結果是媒體經營者不自覺地將服務目標人群偏向那些經濟收入較高、有一定社會地位、在生活時尚和消費潮流方面居主導地位的強勢階層。那些由于掌握社會資源很少、表達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差、處于不利社會地位的弱勢群體權益,則容易被媒體所忽視。
實事求是地講,媒體上關于弱勢群體的新聞不算少,其中不乏對他們的痛苦和不幸表達憐憫、呼吁社會伸出援助之手的。但是,仔細研究我們就會發(fā)現,這類新聞的問題并不少,以至于無論是新聞從業(yè)者還是廣大受眾對此都存在“集體無意識”。這些常見的問題經常表現為:
——新聞價值觀片面,一味追求煽情。在不少記者眼里,弱勢人群身上發(fā)生的新聞除了具有煽情的“反常性”特征外,似乎很難再找到其他的新聞價值要素。所以,關于他們的新聞我們大多看到的是貧困、疾病、家庭暴力、犯罪、道德淪喪、愚昧粗野等。記者狹隘的視野剝奪了這個群體的公共話語權,造成他們的媒介形象扁平化,使他們的善良、正義、美德及對生活歡樂的體驗與追求全部淹沒在喧囂的文字中。
——缺乏人文精神。弱勢群體的社會地位注定他們身上會發(fā)生比常人更多的不幸。對于這些不幸,有些新聞要么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冷漠地作“客觀性”敘述,要么以審判者的姿態(tài),對當事人所犯過錯不加分析地妄加評論,對窘迫萬狀的當事人任意擺布。我們常在電視上或新聞圖片中見到捐助下崗職工、殘疾人、貧困生、孤兒的活動新聞,活動地點往往選在人多繁華之處,大伙兒敲鑼打鼓歡天喜地,受助者要么是老老實實站成一排,臉上呈現感激涕零的表情,要么是下跪磕頭的動作。這些新聞缺乏對這些弱勢者人格的尊重。
——有群體歧視傾向。一些新聞在對弱勢者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個別事件報道中,常常有“貼標簽”的習慣,造成對該群體的“污名化”。有人發(fā)現。媒體在報道城市農民工的新聞時,習慣于將“個別人”的不良表現,如“骯臟”、“隨地吐痰”、“偷盜”、“不禮貌”、“粗野”等標簽,不自覺地給這個“群體”貼上,使整個群體背上惡名。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全國媒體對“天價葡萄案”的報道就明顯犯了這個毛病。報道中,不乏用“甩開膀子猛吃一氣”、“光吃飽肚子太虧”等歧視性詞語渲染農民工的無知、粗鄙與貪婪,幾乎所有媒體都在標題中使用“饞嘴民工”來指稱事件中的幾個農民工。有研究者通過對我國某著名晚報的研究發(fā)現,2001年該報農民工的正面角色只占10%,而負面角色卻占66.7%。2003年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負面角色仍占45.5%?!謾喱F象嚴重。新聞侵權主要是指新聞對公民的名譽權、隱私權及未成年人權益的侵害。隱私權本來是公民個人與公共生活無關而且也不愿為他人知道或干預的私事,如個人婚戀、家庭生活、身體狀況、不良行為史等,同時也包括個人姓名、住址、私人信件信息。法律明文規(guī)定,公民的隱私權不受侵犯。而這些內容恰恰是新聞容易觸及的地方。平時新聞侵權受害者不僅僅局限于社會弱勢群體,但必須強調的是,當弱勢群體的正當權益遭受新聞侵害時,與強勢人群用法律武器公開叫板的解決方式相比,后者更多的是選擇無可奈何的沉默。因此,媒體對弱勢群體的侵權行為更容易被社會所忽視。這種現象我們從眾多新聞侵權案件訴訟主體的身份就能有所了解。
二
在我國,弱勢群體規(guī)模龐大,目前估計有1.4億-1.8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1%-14%。對于如此龐大的弱勢群體,如果他們的權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就不利于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我國媒體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理應在保護這一群體的權益問題上擔當重任:積極主動地反映他們的聲音,維護他們的利益,化解他們的矛盾,引導和培養(yǎng)他們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提高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做好新聞對弱勢群體的報道,緊迫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要做好這個工作,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客觀認識弱勢群體,正確反映他們的形象。頻繁的災禍、極度的貧病、悲慘的死亡等極富煽情的“人情味”,愚昧、暴力、違法犯罪等充滿刺激的“反常性”,固然是發(fā)生在弱勢群體身上的新聞明顯的新聞價值要素表現,但是這不是他們日常行為的新聞價值表現的全部。我們還可以在“小人物新聞”中發(fā)現其他方面獨具的“賣點”:我們可以利用人們對弱者普遍的同情心理,讓新聞記錄弱勢者平凡艱辛的生活狀態(tài),以喚起社會對這個群體的關注:也可以利用社會對傳統(tǒng)美德的崇尚心理,讓新聞記錄下弱勢者樸實善良的社會交往,以抑制社會關系日益蔓延的冷漠態(tài)度;也可以利用人們對不屈不撓精神的敬重心理,讓新聞記錄困境中的弱勢者的頑強表現,以激發(fā)全社會發(fā)憤圖強的斗志。《南方周末》就善于做“小人物新聞”,讓“一些在人的情感世界中決然不敢小視的東西,比如友誼、信任、理解、溫情、自尊等,從日常生活庸散、麻木和倦怠的‘灰暗背景中凸顯出來”。
讓新聞充滿人文精神,撫慰弱勢群體脆弱的心靈。具有人文精神的新聞是蘊涵對報道對象的理解、尊重、關懷的新聞。要讓新聞對弱勢群體體現人文精神,首先要尊重他們,保護他們的自尊。弱勢人群一般都自尊心強,心理敏感且脆弱,在報道他們的時候,媒體要避免讓他們難堪:不揭他們的短處,有策略地敘述他們的窘境,不要以救助他們?yōu)橛筛恪艾F場秀”。其次要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包括最容易被媒體侵犯的名譽權與隱私權。
讓新聞與社會互動,盡可能解決弱勢群體的實際困難。實踐證明,新聞與社會互動是很受歡迎的傳播形式。媒體可以利用這種傳播形式造勢,讓弱勢群體的特殊困難引起社會的關注,在媒體的參與下發(fā)起救助弱勢者的社會活動,為他們實實在在地解決一些問題。這樣的新聞真正承擔起了社會責任,其結果也必然能在人們心中樹立媒體的良好形象,提高新聞的社會影響力。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