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碧波
【摘要】對外報道旨在塑造正面的國際形象和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當前我國對外報道工作因體制、媒體實力、西方刻板印象等原因存在種種問題,只有按照傳播規(guī)律制定相應的策略才能加以改進。
【關鍵詞】對外報道 主要問題 改進策略
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需要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輿論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對近期發(fā)生的、為人們所普遍關心的某一爭議性的社會問題的共同意見。①所謂國際輿論環(huán)境是指在全球范圍內(nèi),由有共同利益或關系的社會或社會群體就其所關注的社會現(xiàn)實所發(fā)表的比較一致的意見所營造的某種氛圍。一個國家輿論環(huán)境好,在國際上樹立的是一個正面形象,就容易獲得其他國家的支持,有利于其在國際舞臺上的發(fā)展。
一、目前我國對外報道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我們所說的“對外報道”,從狹義上講就是向世界各國報道中國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對國內(nèi)、國際重大事件和局勢發(fā)表評論和提供觀點看法。它是我國進行國際交流和配合國際斗爭的重要手段。它的總目的是在國際上塑造中國的形象、維護中國的利益、宣傳中國的立場、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以爭取外部世界盡可能多的人對中國的支持。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我國的對外報道工作,對外傳播事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報紙、廣播、電視臺、網(wǎng)站、書刊以不同形式對外介紹了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外交、改革開放、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和成就,為正確樹立社會主義中國形象,為配合國家經(jīng)濟建設和外交斗爭,為增進中外了解、合作和友誼起著積極作用。在對外報道我國四川5·12 的8級地震震災上,我國官方和媒體對災情信息及時、透明和全面的發(fā)布使這場波及大半個中國的地震沒有造成明顯的社會恐慌,外媒改變了過去在“非典”、“西藏3·14事件”以及“奧運圣火傳遞”中慣有的批評、負面的報道基調,而對中國政府處理災情采取了空前一致的正面報道,使得全世界呈現(xiàn)出團結一致抗震救災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從這點看我國媒體這次針對四川地震的對外報道無疑是成功的。
但縱觀我國的對外報道工作,不可否認,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一些對外報道中仍存在官方色彩比較濃厚的情況。多年來在中國一個事件發(fā)生后,我國的媒體擔心犯政治錯誤,往往集體處于失語狀態(tài),白白失去了最佳的傳播時機,往往是通過層層審批,最后統(tǒng)一口徑,以官方的姿態(tài)將信息呈現(xiàn)出來。這樣做的后果是給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以可趁之機,西方各大媒體不顧事情真相,肆意歪曲事實,給中國形象抹黑。甚至外國受眾長期以來已經(jīng)形成一個刻板印象,那就是中國媒體報道實際上就是政府表態(tài),我國的對外報道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二)中國目前鮮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媒體是社會公器,因其具備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被西方稱為“第四權力”,人們通過媒體營造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去認識世界。3·14西藏拉薩市發(fā)生的打砸搶燒暴力事件后,我們看到了一些西方的主流媒體的無視真相、歪曲事實、違背新聞真實性的報道,盡管我國媒體也有大量糾正澄清國外歪曲的新聞,但收效甚微。原因是我們的對外報道沒有一個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著如CNN、BBC等這樣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媒體,國內(nèi)大呼抗議,大搞抵制活動,而對外報道中我們的聲音卻被西方主流媒體所掩蓋。
(三)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并未完全改變。眾所周知,中國是相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社會主義國家,縱觀歷史不同的時期,外國許多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存在許多誤會乃至攻擊,西方媒體曾一度稱中華民族為“劣等民族”,稱中國人是“東亞病夫”,只會做體力活的“藍螞蟻”,把中國形容成“苦海余生”。改革開放后,中國為樹立良好的形象高度重視對外報道,但西方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卻并沒有因此而改變,CNN主持人杰克·卡弗蒂辱華言論就是最好的證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程曼麗教授對國內(nèi)一份研究國際報道的雜志上發(fā)表的有關國外媒體涉華報道的分析文章作了一個考察,選取1995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各一篇文章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在長達12年的時間里,西方媒體(主要是美國媒體)對中國報道的主基調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
二、如何改進對外報道工作
針對對外報道的嚴峻形勢,我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對外報道的效果:
(一)通過議程設置功能先發(fā)制人,爭奪國際輿論制高點。我國的外宣工作往往是在國際事件發(fā)生后來個后發(fā)或補發(fā),不易形成有影響的輿論。就拿我國發(fā)布關于拉薩事件的新聞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最初的表現(xiàn)又是一次對外報道的失策。最早的一條關于此事件的報道只有一句話:“近日,拉薩極少數(shù)人進行打、砸、搶、燒破壞活動?!眻蟮乐唵危c事件實際造成的影響程度很不相稱,以致讓西方媒體再次搶得先機占據(jù)了國際輿論陣地。在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我們的媒體才較為詳盡地介紹事件的真相,查找各種事實作證據(jù),揭露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的歪曲報道,因為沒有在事件發(fā)生的最初階段搶占到國際輿論制高點,我國的行動十分被動。對此局勢陳力丹先生也說過:“我們在搶占國際傳播的制高點上,起步慢了,一步跟不上,以后扭轉局面就顯得非常被動?!?/p>
(二)力求從能使各國人們產(chǎn)生共鳴的角度作報道。根據(jù)國際傳播學專家的一項調查顯示,外國受眾在人權、親情、愛國等方面容易達成共識,他們同我國人們一樣關心能源、環(huán)境、生態(tài)、衛(wèi)生和保健、青少年教育等問題。值得借鑒的是,西方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往往從人情味的角度出發(fā),常常以人的權利、人的發(fā)展、人與自然及社會的和諧生存等人性、人文、人道的視角切入,使人們在人文關懷中獲得震撼和教育,甚至為他們的政治目的服務。最典型的是2001年4月1日,在中美撞機事件中,美國的主流媒體設置了“人權”的報道框架,以此激起本國公眾和世界輿論的同情和支持,也借以淡化美機在別國專屬經(jīng)濟區(qū)上空肆意偵察飛行的霸道行徑。李希光教授在《全球新傳播》中做出這樣的評價:撞機事件發(fā)生后我們應當關心我們的飛行員,讓全世界的眼光放到飛行員的生命上,去報道他的身份,他的家庭,他的親人??晌覀兊拿襟w報道完全忽略了這一點。
(三)注意高低語境的轉換。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在文化價值維度研究方面根據(jù)信息傳播對于環(huán)境的依賴程度,把世界文化分為高語境和低語境兩種。具體在傳播領域,高語境傳播指的是絕大部分的信息或存在于物質語境中,或內(nèi)化于個人身上,極少存在于編碼清晰的被傳遞的訊息中,而低語境傳播則正好相反,即將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編碼中。②中國是典型的高語境文化的國家,中國文化是高語境文化,很多時候表達含蓄,要他人根據(jù)講話的當時環(huán)境以及其他非言語的線索(如聲調、表情、動作)去揣測文字背后或話語背后的真正含義,因此不在中國的環(huán)境中生活,就很難真正地理解中國文化所包容的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在美國、德國、瑞士等低語境文化的國家喜歡坦率直言,有話直說。所以在對低語境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傳播過程中,關鍵就是正確把握復雜語境文化傳播和簡單語境文化傳播的轉換,傳播信息強調直截了當,開門見山。在上海落下帷幕的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口號“你行我也行”,非常簡潔明了,可以說是這方面的成功典范。
(四)善于用事實說話。雖然這些年我國的對外宣傳已有了很大改進,但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如空洞說教、強加于人,凡事先作結論,愛用一些華麗的形容詞和空話套話等。改進這些毛病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讓事實說話,作客觀報道。讓事實說話不是說讓新聞工作者對新聞事件做純客觀報道,而是通過對事實材料的選擇、組織、表述,把作者希望傳達給受眾的思想、觀念間接說出來。善于用事實說話要強調多用引語,所謂引語是指新聞工作者通過采訪獲得的被采訪者的原話。在對外報道中使用引語,除了能讓受眾覺得更加可信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新聞工作者能夠借他人之口表明自己想說又不便說的立場和觀點。特別是如果引用的話又是權威部門負責人的話更是給報道增加了權威性。
(五)充分運用新聞背景材料。任何新聞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的。與新聞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機聯(lián)系的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就是新聞背景。與新聞事實有關的環(huán)境與歷史材料,就是新聞背景材料。③對外宣傳的傳播對象是在思想意識、文化背景等方面與我國受眾有著巨大差異的群體,我們在進行對外報道時切毋高估外國受眾的理解和認識水平。在對國外介紹我國情況時,外宣工作者應適當?shù)匮a充一些背景知識,在對外報道中應該對以下方面作必要的解釋說明:
(1)政治術語、行話。對于國內(nèi)受眾來說一些政治術語是比較熟悉的,但對于外國受眾,尤其是國家體制與我們不同的國家的受眾要理解起來就很困難了。行話是指在特定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的社會習慣用語。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建設作為我國的核心工作,關于經(jīng)濟新聞的對外報道非常多,而經(jīng)濟新聞中提到的“公有制”、“國有企業(yè)”等行話的運用也需要解釋。
(2)地理名稱、歷史事件及典故等。對于外國讀者來說許多地理名稱、歷史事件及典故根本讀不懂。外宣工作者要做有心人,向西方媒體借鑒學習他們在對中國事物作報道時采用的方法。
(六)注重新聞修辭的運用。有學者認為:新聞的敘事是有要求有規(guī)矩有勸告有限制的敘事。它不是單向度的封閉的敘事,而是面向受眾的暗含勸服性特征的敘事,通過勸服,贏得受眾的認同感④。這里所說的勸服是一種修辭手段。在對外報道中,新聞修辭的恰當運用能夠很好得贏得外國受眾對中國的認同感。A·梵·迪克在《作為話語的新聞》一書中也明確指出:“新聞修辭不僅限于使用常用的修辭手法,相反,它還包括為增加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合理性、正確性、精確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薄?/p>
注釋
①甘惜分.新聞學大辭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7.
②陳力丹.傳播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21.
③周勝林、尹德剛、梅懿.當代新聞寫作[M].上海:復旦出版社,2005:67.
④何純.新聞敘事學[M]長沙:岳麓出版社,2006:207.
⑤劉亞猛.追求象征的力量:關于西方修辭思想的思考[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62—63.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07級新聞專業(y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