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平
體育課程結構是當前課程改革的研究內(nèi)容之一。體育課程的基本結構包括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橫向結構是指體育實踐類課程具體包括的課程序列與類型,它們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相互聯(lián)系,最終使之構成為體育課程的分類體系和橫向關系。體育課程的縱向結構,從宏觀來說,就是現(xiàn)在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體育與健康課程教科書。從教科書再往下,學校制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教師制定的具體計劃就進入了微觀結構的層次,也就是從理念和目標向操作化轉移的層次。
作為課程的微觀結構,它必然存在著課程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存在著學生掌握課程內(nèi)容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心理關系。前者是形式結構,后者是實質結構,這就是課程的“雙重結構”理論,是所有課程的共性。由于體育課程的學科性質和其他啟智性課程不同,因此,在考慮學科的內(nèi)容結構、心理結構的同時,還要考慮課程的生理結構。所以,體育課程的微觀結構應當是“三重結構”。
一、體育課程微觀結構的含義解讀
從體育課程縱向結構過渡過程看,課程綱要、課程標準、教科書屬于體育課程的宏觀層次;教科書往下,包括學校制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教師制定的具體實施計劃等則屬于體育課程微觀結構的層次。因此,體育課程微觀結構的含義就是指“由理念和目標向操作化轉移的層次”。這種在理論上的相對劃分,對行政部門而言,應該更多地著眼于對課程的宏觀管理與調(diào)控,而在微觀操作層次上,則把主動權更多地交給學校和教師,這是課程改革和課程建設所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改變過去那種統(tǒng)得過死的、僵化的課程管理模式,也才能推動體育課程改革和我國體育課程建設的步伐。
課程是教育活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半p重結構”是指課程在微觀上既具有邏輯結構,又具有心理結構,是課程最基礎性的結構。最早提出課程“雙重結構”理論的是美國學者泰勒。他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強調(diào)指出:必須重視課程的“邏輯組織”和“心理組織”及其兩者的區(qū)別。此后,我國學者陳俠、施良方也先后提出了有關課程的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問題。所謂邏輯順序就是指根據(jù)學科本身的系統(tǒng)和內(nèi)在聯(lián)系來組織課程內(nèi)容。所謂心理順序就是指按照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來組織課程內(nèi)容。為什么所有課程在微觀上都會有邏輯結構和心理結構呢?因為,第一,課程的前身一般來自于一門門科學??茖W是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反映,本身是有內(nèi)在邏輯關系與聯(lián)系的,所以,課程的邏輯結構正是科學所揭示的“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與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反映”。試想,作為體育課程內(nèi)容的知識技能體系,無不來自于體育與健康內(nèi)在關系的科學研究和實踐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體育課程的邏輯結構正是體育與健康關系的客觀規(guī)律、體育鍛煉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第二,由于科學與學科是有區(qū)別的。科學主要運用抽象思維進行分析和概括,形成論點與結論,而課程與學科運用具體思維,從感性到理性逐步提升。所以,科學一般只是課程的前身和原型,它為課程內(nèi)容提供基本的知識技能體系和邏輯順序,但不是課程??茖W必須經(jīng)過改編和加工,成為能夠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知識體系,才能成為課程和教材。
課程的邏輯結構來自于它的母體——科學;課程的心理結構來自于對“科學”改編過程所依據(jù)的年齡心理和學習心理原理。顧淵彥教授從微觀操作層面解釋了雙重結構的含義。他指出,體育課程的微觀結構不在于其內(nèi)容有什么變化,教師職責有什么變化,最根本的是學生學習方式有什么變化,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是體育課程微觀結構的根本依據(jù)。課程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使課程內(nèi)在結構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并具有了心理關系(結構)。所以,課程的邏輯結構是形式的,是外在的;心理結構是實質的,內(nèi)在的。這一解釋豐富了泰勒的雙重結構理論的內(nèi)涵。
二、體育課程微觀“三重結構”內(nèi)涵的提出
體育課程微觀“三重結構”演繹于雙重結構理論。因為,體育課程與啟智類課程一樣,也具有邏輯結構和心理結構。但是,體育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學科的主要特征是技藝性,課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所以,學生學習過程始終與生理變化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運動過程的生理變化導致的學習方式變化更要受到關注。因此,體育課程不像一般啟智類學科那樣只具有雙重結構,而應當包括“邏輯關系、心理關系和生理關系”在內(nèi)的“三重結構”。體育課程“三重結構”的見解,是符合體育課程的學科性質和課程特點的。由于體育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以及它的技藝性,決定了體育課程微觀邏輯結構中的知識技能體系,不會像一般啟智類學科那樣的“符號”型知識技能體系,而是與生理活動相聯(lián)系的運動技術技能知識體系;體育課程微觀心理結構,也不會像一般啟智類學科那樣以符號性邏輯思維為主的心理結構形態(tài),而是以運動技藝為特征的形象邏輯思維為主的心理結構形態(tài);體育課程的目標與結果也不會像啟智類學科那樣,最終獲得的是由“符號型”知識技能轉化而來的經(jīng)驗,而是由身體練習過程而獲得的體育知識技能和三維健康。如果抽掉了體育課程的生理結構,不僅邏輯結構、心理結構失去了載體,體育課程也失去了特性和應有的功能。由此可見,在體育課程微觀結構中,邏輯結構、心理結構、
生理結構缺一不可。
三、體育課程微觀“三重結構”形式探討
雙重結構理論是從課程的微觀上揭示:課程都有邏輯結構和心理結構,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織著融合在一起。如果忽視了課程的邏輯結構,只是片面強調(diào)心理結構,就會造成課程內(nèi)容的貧乏;如果只是強調(diào)邏輯結構,忽視心理結構,又不適宜一般兒童學習。
半個多世紀以來,雙重結構理論,對指導人們進行課程設計,制訂教育實施方案,指導教學活動,起著十分有益的作用。顧淵彥教授根據(jù)體育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并承受一定運動負荷,以及技藝性的特點,在心理結構層面上,分離出生理結構這一課程微觀結構要素,形成為“三重結構”思想。即:在體育課程微觀上都具有邏輯結構、心理結構和生理結構三個結構要素?!叭亟Y構”是課程最基礎的結構層次。在體育課程中,課程的邏輯結構、生理結構、心理結構,彼此也是協(xié)調(diào)地融合在一起的。如果三個要素(或稱三個維度)發(fā)生厚此薄彼現(xiàn)象,則影響課程質量,降低教學效果?!叭亟Y構”在教學上的應用,必須考慮它可能存在的結構形式。
1.塔型形式,體育課程“三重結構”形式之一為塔型形式。這一結構形式特點是:把某個要素放在塔基,一個要素在中間(中介),一個要素放在塔尖,三重結構呈塔狀形式。如果把邏輯結構放在塔基,把生理結構作為中介,放在塔的中間,把心理結構作為最高層次,放在塔尖,則會形成片面強調(diào)“快樂體育”的狀況。這種形式對教學效果不會理想,所以,塔型形式并非是“三重結構”的理想結構形式。
2.等邊三角形形式,等邊三角形形式它把“三重結構”中的三個要素看得比較均衡,邏輯結構、生理結構、心理結構各占一條邊,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這種形式比較符合“三重結構”的內(nèi)涵。因為,邏輯結構、生理結構、心理結構彼此是相互依存的,不存在誰是基礎,誰是塔尖問題。但它是平面圖形,隨時可能發(fā)生因某一要素的偏廢而導致圖形變形。同時,表示課程指導思想的三角形中心部分不明確,可以代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也可以代表片面強調(diào)增強體質。所以它也不是一種理想的結構形式。
3.星型形式,在課程標準頒布以后,形成了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它可能產(chǎn)生兩種形式,其中之一就是星型形式。它的原點是三維健康觀為基礎的“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但是這種形式三個維度成放射性排列,互不影響,反映不出三個維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重結構”基本建構思想,所以是不完美的。
4.三維立體形式,三維立體結構形式意味著三個維度各占一個平面,它的內(nèi)在核心是“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在這一立體結構中,能充分體現(xiàn)三者互相連接、互為依存的“三重結構”思想。因此,它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三重結構”形式。當然,在實際操作中,有可能不完全成為正立方體形式,但是在整體上不會影響“三重結構”的整體功能。因此,這一結構形式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結構形式,并力求達到正方立體水平。
總之,“三重結構”思想對教師們在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與課程建設中,無論在理和實踐上都有相應的價值功能,愿大家拓展思路,加強觀摩與多元化交流,為貫徹《課程標準》作出新的成績和貢獻。
參考文獻
[1] 季瀏,胡增華.體育教育展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鄒玉玲,史曙生,顧淵彥.體育課程導論.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3] 泰勒.課程與教學基本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施良方.課程理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責任編輯 孫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