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雄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2009年元旦潑墨寫下“安心活力”四個字,以此證明他的漢字水平和書法沒那么糟糕。日本人都知道首相是個動漫迷,卻經(jīng)常因為讀錯日文里的漢字而鬧出笑話。有記者問動畫大師宮崎駿對麻生念錯漢字的看法。他冷冷地說:“這實在是日本的恥辱。”
其實,念錯漢字在日本很正常。不少日本人認為,首相念錯漢字被批丟人,恰好說明漢字在日本國民心目中的地位。
每年年末,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xié)會(漢檢)都要在古寺清水宮宣布年度漢字,至今已保持了13年。今年2月9日,日本文部省突然破例搜查了“漢檢”,理由是該協(xié)會違背財團成立宗旨,賺取大量資金挪用在毫不相干的地方。
“漢檢”于1975年創(chuàng)立,當年第一次檢定考試的參加者只有670人,到2007年,報名應試人數(shù)已達271萬,猛增4000倍以上。應試者由3歲到90歲,超過了參加英語能力檢定的人數(shù)。
日本不少大學和高中將是否擁有“漢檢”資格證書作為入學選拔標準之一。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也會不時來上一段《列子·湯問》或王安石變法一類的古文題目。
漢字能力檢定共分12級,考試的費用從1500日元起,逐級遞增到最高的一級5000日元。費用不算高,但如果把平均3400日元的考試費用乘以2008—2009年可能達到的應試人數(shù)290萬人,那么就是98.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億元)。難怪日本文部省認定,作為公益組織,“漢檢”創(chuàng)造的利潤已大大超標。
日語中的全部漢字約有幾萬個之多,常用的有幾千個。日本人常讀錯漢字,是因為日語中每個漢字一般都會有兩種讀法:“音讀”和“訓讀”?!耙糇x”即模仿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時的讀音來發(fā)音,“音讀”的詞匯多是漢語的固有詞匯。根據(jù)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的不同,大致分為“唐音”、“宋音”和“吳音”等幾種。自然,這些,又字的發(fā)音和現(xiàn)代漢語有所不同。“訓讀”則是按照日本固有語言來讀這個漢字,“訓讀”的詞匯多表達日本固有事物。
不少漢字有兩種以上的“音讀”音和“訓讀”音,比如“一”字,在日語中竟然有7種讀法。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日語是中國文化和中國語言的活化石。從唐宋一直到清朝和民國時期的中國文化,都能在現(xiàn)代日語中找到它們的影子。
有的日本人對中國并無好感,甚至存有極大的誤會,但說到日本的漢字和一些基本文化,他們都毫不猶豫地承認是從中國傳承過去的,無一例外地對能寫很多漢字的中國人或日本人由衷欽佩。能認識很多漢字的人,在日本社會能引起周圍人群的尊重。
日本人把漢字作為一個艱難又崇高的課題。加之認真謹慎的行事風格,因此不管書法能力如何,寫漢字時都很認真,一筆一畫很規(guī)整。有趣的是,日本人在中國人面前寫漢字時,經(jīng)常會說:“對不起,漢字寫得不好,請諒解!”這并非完全出于日本人習慣性的禮貌,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對漢字的敬意。
(洛美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