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
趙本山用東北話說:“別看廣告,看療效?!笨蛇@“療效”差不多都是廣告吹出來的。消費者不是專家,什么東西好賴還是要看廣告。如今這副食品安全性極差,吃不好就吃出毛病來,到時再看“療效”的話,估計哭都來不及。中央電視臺的每周質(zhì)量報告,把人弄得心慌慌,現(xiàn)在去超市買東西,看什么都跟毒藥一樣,逼著消費者人人都得成為專家,咱監(jiān)管部門不能每天總是曝光,怎么管住源頭才是硬道理。不然搞一次裝修就變成裝修專家,去一次超市就變成食品專家,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這樣下去的話,大學文憑誰還去拿?
所以,還是看廣告吧,先別看療效。說起這廣告,我開始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比如當年北京臺放《鐵臂阿童木》的時候,插播了一個日立的廣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這是《鐵臂阿童木》的一部分。所以,這個小廣告一出來,我就知道阿童木快登場了。有段時間,電視臺播節(jié)目總沒譜,明明八點鐘開始的電視劇,非推遲到九點鐘開始,都是廣告鬧的。所以,看見廣告就換臺,已成了電視觀看者的習慣。
現(xiàn)在,因為電視劇和耍猴的綜藝晚會在泛濫,一些靚男靚女和不男不女的人在上面晃悠,看半天也不知道在干啥,沒那個耐心,于是就養(yǎng)成了換臺看廣告的習慣,就是看天氣預報也比看那些唧唧歪歪的電視劇強。從成本角度來看,也應該這樣,一個廣告花多少錢?一集電視劇花多少錢?咱看那錢多的不行嗎?
當然,廣告也得挑著看,如果羅納爾多手里拿著一盒藥出來的話,您趕緊換臺吧,把外星人弄成一個弱智,不知是哪個高智商的人出的主意。還有那些在垃圾時間播出的廣告,這種廣告以消費者現(xiàn)身說法能播半天,最后還不忘提醒你記住電視上面的電話,這類廣告基本上是面對那些自認為身體有殘障的人士的,比如嫌自己胖的、嫌自己矮的、嫌自己單眼皮的……我相信任何一個健全的人,這類廣告看上幾天就會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的心智是否健全。
要看廣告,咱就看那些養(yǎng)眼的,說不定有提神醒腦、五毒不侵的療效。咱就看廣告,不看療效。反正現(xiàn)在電視臺里播什么電視連續(xù)劇,我一概不知,因為我早已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我這好好地看廣告呢,你干嗎給我插進來一集電視???”
(摘自《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