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華 勞曉東
本文通過對CAI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調查與研究,探討CAI在物理教學應用中的優(yōu)缺點,并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CAI,也稱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通過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1]。
1 CAI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fā)展,CAI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理論上講,它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但實際應用情況并不樂觀。筆者對CAI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調查,并統(tǒng)計出結果。1)教師中支持使用CAI的占92.3%;課堂教學中使用CAI的占61.5%;課件完全自己制作的占60%。2)學生中認為傳統(tǒng)教學好的占36.9%,認為CAI更好的占62.3%;認為CAI能夠很好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占30.5%,認為效果一般的占56.8%,認為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占12.7%;對CAI的應用效果十分滿意的占15.3%,比較滿意的占51.7%,不滿意或不太滿意的占33%;對教師使用CAI的技術滿意的占69.9%,不滿意或不太滿意的占30.1%。
2 CAI在物理教學中優(yōu)勢
2.1 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上述數據說明,CAI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確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學生的認同。由于CAI采用圖片、文字、聲音和視頻等手段組織教學,所以相比傳統(tǒng)教學它能夠在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吸引力,更加容易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其興趣。例如講到干涉現象的時候,若能配以動畫視頻類就更加容易使學生理解現象的機理和特征。其次,使用CAI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容量,能夠解決課時少而內容多的矛盾。
2.2 在概念教學中的優(yōu)勢將抽象內容形象化是CAI的重要特點,CAI技術能多角度提供聲像圖文,信息量大,能有效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表象,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增強概念的建立。如“平拋運動”的教學,用CAI演示平拋運動的小球與水平方向勻速運動及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小球的對應物理圖景,自主控制運動過程的展示節(jié)奏,必然有助于學生掌握運動規(guī)律。CAI技術使抽象的理論按其本來面目形象地展示出來,可以讓學生的思維過程視覺化。同時借助于網絡使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實現共享,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資源不足的缺陷。
2.3 在實驗教學中的優(yōu)勢CAI的使用可以降低實驗成本,一些危險的實驗也能夠通過CAI展現,使學生加深理解,然后再操作,就會避免出錯或危險的發(fā)生。比如通過Flash動畫模擬實驗可以做到在關鍵的地方停下來,教師有足夠的時間講解,對于學生沒有記清的地方可以重放。CAI在實驗教學中能夠很好地取得傳統(tǒng)實驗教學無法實現的效果。
3 CAI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弊端
3.1 使用過度通過對物理教師問卷調查發(fā)現,自主制作課件的只有60%,而且有些教師過分依賴CAI,課堂上自己成了操作員,缺乏師生互動,過多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和新穎性,對課程重點沒有足夠重視。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中有些內容在課前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到,而完全按照CAI教學,則令課堂內容呆板,缺失教師課堂教學的激情。更有甚者會因為停電或者計算機出現毛病而放棄課程的講授,這種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
3.2 缺乏對講課節(jié)奏的控制自然學科不同于人文學科。物理是強調推理、重視邏輯的自然學科,如果CAI教學換頁太快,講解太少,會使學生不易理解且印象不深,并且來不及做筆記。對于知識要點的講解更加需要重視學生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在中間結合板書推演,重要知識點不能一閃而過,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記筆記和消化。推理步驟的直接顯示對學生邏輯推導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不利的。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教學質量。
3.3 過于表現形式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若課件制作得過于花哨,中間的視覺和聽覺元素過多,會使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喪失,這些本來是襯托的東西會吸引學生的主要注意力。所以課件制作過程中,輔助元素的使用一定要掌握度,否則會起到負面的效果。
4 科學應用CAI,提高物理教學服務質量
物理課堂教學中CAI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將呆板圖示生動化,提高課堂教學容量等。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為教學服務,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如板書和互動等)和現代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真正達到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成熟,CAI教學必將逐步成為教學過程中一種必須的手段,在教學領域中也必將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它在物理教學中雖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但也存在諸多問題,使用者應該正視和重視這一現實,揚長避短以促進教學。
參考文獻
[1]李春陽.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與不足[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