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紅英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學習必須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的要求。要實現這個目標,關鍵是教師構建合理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精心設計課堂開頭,讓興趣為活動建構做好鋪墊
課堂開頭是整節(jié)課的基礎,一個好的課堂開頭,不但可以收到先聲奪人之效,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學生有余味三日之感。
(1)設置懸念,使學生自然地參與
受數學知識特點的制約,學生往往認為其內容枯澀,加之剛上課時學生的情緒和思想往往還一下子穩(wěn)定下來,如果教師把知識的呈現平平而出,那是很難引起學生興趣的。這里就需要教師巧妙地設置一個又一個的“懸念”,把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并由此拉開一堂課的序幕。
(2)借題發(fā)揮,促學生自覺地參與
“借題發(fā)揮”,這種方法一般都用于出乎教師預設外發(fā)生的意外情況。因為教師面對的是許多具有復雜心理活動的學生,他們隨時有可能使你難堪,這時教師要隨機應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機智,沉著微笑,借題發(fā)揮,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
(3)注重語藝,讓學生自信地參與
數學的課堂語言往往比較枯澀,若能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進行教學,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興趣,又可以比較容易地建構起數學活動。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學會“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且還要有目的的提高數學的語言美,這樣學生在蕩漾著美的情趣中愉快地學習,這種美必然默化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2.精心誘導數學問題,讓興趣為活動參與提供保障
新課程強調課堂過程也就是師生教學的互動過程,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注重營造輕松快樂充滿趣味的課堂氛圍,以“問題”引路,在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前提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及勤于探索的能力,鼓勵學生的參與意識。
(1)營造“問題”情境,使學生有興趣“主動探究”
教學中充分運用創(chuàng)設“問題”背景的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向學生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有利的思維空間,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交流氣氛中展開數學活動。
(2)營造“問題”空間,使學生有興趣合作交流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問題”的形成過程,并結合“問題”,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從而能有效地參與數學活動。結合“問題”展開討論,探索所構成的活動將更使學生有興趣。
3.精心聯系實際建模,讓興趣為活動深化成為源泉
新課標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體現:強調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學習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要求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注意在平常的學習中積累收集、整理、描述信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舉一反三,使興趣成為參與數學活動的源泉。
(1)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建模,使活動有據可依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數學枯燥無味的字母和數學符號感到厭煩,認為數學是單調的、無味繁雜的計算式推理,但是他們對于生產、軍事或日常生活中見到或聽到的實際問題較比較感興趣,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把單純的字母及數學符號問題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實例非常多,只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密切聯系實際,就能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出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就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到自身建構數學活動中來。
(2)結合學生熟悉的問題建模,使活動有規(guī)可循
數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科學,但同時它又應當具體地加以闡述,課堂教學中如若忽視了這一點,往往會使數學的抽象性掩飾了它的趣味性。這就需要把課堂中的數學回歸到具體的、可使學生理解的“模型”中去。讓數學理論建構在數學模型上,不但能深刻地認識所學知識,而且明顯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自然地使數學活動中的理論知識滲透有規(guī)可循。
(3)結合學生想學的知識建模,使活動事半功倍
由于數學內容較多,課堂教學很難面面俱到,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通過多種渠道得到反饋信息,了解學生想學的知識,無論是在每一章還是每一單元結束時,筆者都要搞一次“學生點播”。
如學完《圓》這一章時,同學們感到圓中的輔助線五光十色,難以掌握,很想知道它的規(guī)律,于是筆者就補充了一節(jié)“圓中常見輔助線的添加”。通過幾種常見題型講解了圓中各種常見輔助線的作法??偨Y道:“半弦、半徑、弦心距、三口之家不分離,圓中遇到弦,常把垂徑添,遇直徑,快構直角莫等閑,圓與圓心連,兩圓相切公切線,兩圓相交公共弦,若是該圓有切線,切點圓心莫忘連?!庇捎谶@節(jié)課有效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對本節(jié)課內容也較感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4)精心利用現代技術,讓興趣為活動開展似虎添驥
現代化技術手段突破了傳統的課堂信息表現方式的單一化。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的教學輔助手段大大地優(yōu)化了學習的環(huán)境,它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等特點,使往日呆板的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欲望和情緒,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感性認識,加深對聽學知識的理解。通過現代化的投影儀、計算機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二具,學生不僅有效地掌握了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形象直觀地解拆數學問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學習興趣如虎添翼,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全程的參與數學活動。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給傳統的教學方式帶來了重大的沖擊,“發(fā)揚個性,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已成為教學中弘揚的潮流。新課程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距離;難怪在調查中,七年級的學生幾乎認為,現在的課堂與以往相比,讓他們自己說話和思考的機會更多了,學的內容離自己的生活更近了,學起來也更有興趣了。
作為教師,更要深刻領會新課標中的新理念。在學生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始終起著主導作用。具體來說,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參與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因此,教師要十分明確教學過程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及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在具體的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是合作者;當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遇到疑惑時教師是引導者。
新課程實施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要使學生能順利進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種良性學習過程,發(fā)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是關鍵,從中教師的主導建構功不可沒。[e](浙江省富陽市富春中學3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