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茹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教學機智,保護學生的自尊和個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學機智 學生主體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每個教師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必須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如果教師不能靈活巧妙地處理這些問題,就會造成僵局,傷害學生的情感,妨礙教育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較好的“善導巧變”的教育機智。
一、“故弄玄虛”法——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案例】蘇教版第五冊《石榴》
教師通過課件讓學生欣賞石榴花的美麗。
師:剛才大家感嘆花朵的美麗,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石榴花的?
(出示課文片段,指名學生朗讀: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ㄔ介_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生:老師,屏幕上少了一個字。
師:是嗎?哪里?
生:文中寫的是“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你的句中少了一個“個”字。
師:噢,就少了一個“個”字,應該沒什么關系吧?
生:不行,如果少了,意思就變了。
師:為什么呀?
生:“一個個”寫出了石榴花開得又多又密,而一個則顯得太單調了,只開了一朵,一個怎么結那么多石榴呢!
生:如果只有一朵,石榴花就太孤單了,還怎么可能像活潑的小喇叭呢?
師:哦,這么說來,這個“個”字還非得加上去??磥?作者真會用詞,你們真會讀書。
師添加上“個”。
【思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痹谡Z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故意“出錯”,“故弄玄虛”,“將錯就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更深入學習。上述案例中,教師故意少了“個”,引導學生既在“錯”中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又為后文的“累累果實”埋下了伏筆。如果教師按部就班直接教學,就會顯得呆板而平淡,學生也不會從心里產生對課文辨析的激情,教學效果不會有這樣明顯。
二、“順水推舟”法——增強學生自信心
【案例】蘇教版第七冊《徐悲鴻勵志學畫》
教師帶領學生感悟課文徐悲鴻受辱勵志。
生:老師,我知道徐悲鴻原名不叫徐悲鴻,而叫徐壽康。
師:哦!那父母為什么給他取名徐壽康?
生:父母希望他健康長壽。
生:那時候家庭窮,小孩子很難長大,父母給他起這個名字,也許是表達對他的祝愿。
師: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王若谷。
師:哦,你父母希望你要虛懷若谷,是嗎?
生點點頭。
師:孩子的名字往往寄托了父母的心愿。徐壽康,多好的名字呀!可徐悲鴻為什么給自己取“悲鴻”這個名字呢?
生:他幼時由于家境貧寒,衣著儉樸,也沒有進過正規(guī)學校,常遭到別人的冷落。后來為了在社會上謀生立足,他想進“洋學堂”讀書,但父親拿不出錢,于是他便向別人借,這使他感到前途渺茫,不禁悲從中來,遂改名為“悲鴻”,以此自勵,發(fā)奮學習繪畫。
生:因為我們祖國當時內憂外患,他看到社會上到處是哀鴻遍野,外國人很瞧不起中國人,徐悲鴻就給自己起這個名字,也是激勵自己為勤奮學畫,為祖國爭光。
師:是呀,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激勵,徐悲鴻在法國求學期間勵志學畫,終于成為一代藝術大師,為自己,也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
【思考】“語文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葉瀾教授形象而精辟地闡明了語文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上述案例雖出乎預設,但卻合乎情理。在這隨機事件的處理中,教師沒有選擇回避,而是抓住契機,順水推舟——引導學生交流徐悲鴻父母取名的用意,徐悲鴻改名的原因與目的,從而更清楚地了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動力,這也為下文中“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的理解作好了鋪墊,激發(fā)了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勵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的決心。同時,它也提醒我們教師鉆研教材要查閱資料、信息,對學生掌握的信息肯定,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避實就虛”法——尊重學生的個性
【案例】蘇教版第六冊《廬山的云霧》
教師播放幻燈,欣賞了廬山的美麗風景。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廬山的美麗風光,假如你是一位作家,你會怎樣想呢?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不想當作家,當作家太苦太累,一點都不好。
師愣了愣,接著笑著說:同學們,當作家真的一點都不好嗎?這個問題我們現(xiàn)在暫時不去議論。但我相信,等大家學完了《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一定會得出一個較為滿意的答案。
【思考】馬卡連柯說:“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能力。”教學中,偶爾會出現(xiàn)愛出風頭、惡作劇的學生,他們有時會給教師教學帶來一些窘境,教師要以愛心和善意去理解他們的行為。上述課例中,學生的回答完全出乎老師的預料,但教師沒有做簡單而粗暴的斥責,而是避實就虛,不是正面去解答學生的問題,而是讓學生帶著這樣一個偏激的問題去學習課文,閱讀感悟作者筆下的文字帶給讀者的那種清新、神奇、美妙,巧妙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教學認識活動中來,讓學生體會文章的意境、欣賞詩中所描繪的美麗景色。
課堂教學中沒有寬松、寬容,沒有教師個性教學和教學機智的運用,就很難讓語文課堂閃爍智慧靈光。因此,我們應做課堂教學的有心人,運用靈動的教學機智,奏出語文教學精彩的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