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林
摘要: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使許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規(guī)律,復雜的化學反應環(huán)境由靜態(tài)變動態(tài),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從而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入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它不僅適用于化學的基本概念教學、還可以適合化學實驗等的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 化學教學 網(wǎng)絡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主要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性質(zhì)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qū)W生傳遞信息,是以各種電教媒體如:計算機、電視、錄像、投影、幻燈等為標志,以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掛圖、實驗、模型等為基礎的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使許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規(guī)律,復雜的化學反應環(huán)境由靜態(tài)變動態(tài),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從而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入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化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課堂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內(nèi)容具有時代性,手法具有多樣性,教學氛圍輕松、活潑,學生能夠在良好狀態(tài)下自主、積極地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在網(wǎng)絡技術環(huán)境下,可以將圖、文、音、像集于一體,可供高、中、低不同層次選擇。例如在學習:“水和氫”這一節(jié)時,我們可以播放通過宇航員在神6上拍攝的地球圖片說明水在宇宙中的廣泛分布,但是只有其中的2.54%的水可以為我們所用。通過上網(wǎng)讓學生知道很多戰(zhàn)爭就是因水而起,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水的重要性。通過展示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說明中國的人均水資源很不豐富而且很不均勻,通過錄象資料讓學生體驗到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說明保護水資源的必要性。上課開始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網(wǎng)絡進入教學資料庫進行個別化教學的學習,由學生通過網(wǎng)絡提出課堂上最想解決的問題,教師適時通過投影或網(wǎng)絡提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問題——水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因此,適時地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制造氛圍,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使他們更加興奮,學習興趣和探究知識的欲望更加強烈,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則必然使學習過程趣味盎然,學生自然愛學,并樂在其中。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抽象的化學概念直觀形象化
如果學生對概念和原理的學習不清楚,他們獲得的化學知識就必然越來越模糊,對進一步學習產(chǎn)生障礙。但各類化學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聯(lián)系,及時強調(diào)概念和原理的關聯(lián),全面促進理論知識的系統(tǒng)化,有益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形象逼真的處理功能,通過分步展示、同類比較、重點強化等手段,使零碎的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學生對知識深入理解、掌握的目的。例如鹽類水解的教學。研究碳酸鈉溶液和醋酸鈉溶液水解狀況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用指示劑測定水解程度不能實現(xiàn),將現(xiàn)代傳感技術應用與化學課堂教學中,溶液的溫度和濃度可能是影響鹽類的水解的外界因素,傳感器pH計,清楚地將實驗中“溶液溫度~pH”、“溶液濃度~pH”的曲線繪制并投影在大屏幕上,改變了以往教師蒼白的講述,在形成鹽類的水解概念的過程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綜合的抽象思維能力。又如,在“分子與原子”這一節(jié)中,如何更直觀、更具體的表現(xiàn)分子和原子,及如何表現(xiàn)分子與原子這兩個概念的不同,這些是以往學生認識的難點,也是教師難于用語言表達清楚的。但在計算機上將原子形象化為一個具體的球體,通過動畫演示球體內(nèi)部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及原子核內(nèi)部的更小微觀結構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分子與原子這兩個概念的不同比較,可以用計算機畫的分子和原子微觀結構圖像(如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鐵原子、氦原子等)的具體展示,學生的大腦此時將會形象的記住分子和原子,并自己認識到這二者是不同的,增強了理解,加深了記憶,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三、用多媒體模擬化學反應歷程,更好地掌握反應原理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很多化學反應的過程和原理很難直接講解清楚,如果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使學生容易理解。例如九年級化學中有:“水的電解”這一節(jié)內(nèi)容,課本通過水的電解實驗說明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另外一些分子,原來的物質(zhì)變成了其它的物質(zhì)。這個實驗很難讓學生明白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的反應過程,沒有明白反應的原理,往往會錯誤的認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比绻覀冇胒lash動畫,其內(nèi)容為:水分子在通電的情況下分裂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每連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反應的原理而且能更好的掌握水電解的反應方程式以及物質(zhì)是由分子構成,分子又是原子構成,物質(zhì)又是由元素組成的概念。
四、課堂教學與網(wǎng)絡借個,拓寬學生知識面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可提供大量的多媒體信息資料,以及創(chuàng)設豐富有效的教學途徑。同時可以從網(wǎng)絡上截取更多的信息,獲取更多的資料用語教學。例如我們在上《二氧化硫和酸雨》時,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上網(wǎng)查找與與二氧化硫和酸雨相關的資料、數(shù)據(jù),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酸雨的形成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巨大危。通過這樣的手段教學,不斷學好課本知識,還可以增加學生課外的知識面。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常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實驗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
參考文獻:
孫志勇 《新課程》山西出版集團《新課程》期刊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