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德育與心育的結合與滲透

2009-07-02 08:36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9年5期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品德心理健康

黃 河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道德素質培養(yǎng)的基礎課。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漸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部門重視的同時,也拓展了任課教師的視野,對該學科的內涵也有了新認識,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從教育內容到教育目標,無不肩負著德育和心育的雙重任務。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嘗試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互促互進,相得益彰,個人以為收效甚好,現(xiàn)就從不同角度謹談一、二并與同仁探討。

一、注重營造課堂教學心理氛圍,真誠溝通

我們一直提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健康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心理術語上稱之為“心理相容”。只有極力營造一種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真誠地和教師進行溝通,才能說出自己的心理話。而做好這些,前提有二點。

首先,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教師從學生的角度體驗和思考,即使學生的行為是有明顯缺失的,也要看到其行為后面的合理因素,并敏銳地找準其中的“病灶”。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感受,才可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其次,教師要充分接納學生。無論學生的行為舉止有多么的不良,教師都不應當排斥和拒絕他們。要仍然尊重他們的人格,承認和尊重他們的權利,以最大的熱忱幫助他們解決其心理問題。

二、準確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內涵,有機滲透

筆者認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有不少課文從個人的學習生活到集體的校園生活,及至社會生活;從為人處事、品格修養(yǎng)到尊老愛幼、擁軍愛國;從個人的道德準則到學校、家庭、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都蘊含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師需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找準切入點,使心理健康意識滲透在水乳交融之中。通過發(fā)現(xiàn),筆者認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涵括了以下心理教育因素,包括:自我意識、自信樂觀、生命教育、學會感恩、樂于交往、克服嫉妒,等等。

如第十二冊《你我同行》這一單元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滲透的內容是:人際交往。讓學生體驗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與他人,樂于交往、善于合作、與他人友好相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能力,學會表達、溝通和疏泄情緒的適當方式,善于調控自己的情緒、處理沖突、轉化消極情緒、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情感。

再比如:我們現(xiàn)在的小學生,常常因遇到一點點的小困難就感到煩惱、苦悶,影響了自己的進步。更有甚者,還會自暴自棄,有的還走上了絕路,這就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樂觀、開朗的健康心理。我們可以利用教材中有關這方面的心理教育內容,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樂觀、開朗的心理。如第十冊《成長的快樂與煩惱》這一單元就是培養(yǎng)這種心理品質的著力點。

三、創(chuàng)新形式強化生活實踐體驗,多舉并措

《品德與社會》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和載體,教師要想方設法,盡可能地多創(chuàng)造條件,構建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思品活動中來。以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我們可以這么做。

(1)在生活中明理。小學生的道德認識是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通過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和美丑觀,培養(yǎng)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如在《我們的生活需要誰》中,讓學生明白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這些不同崗位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工作,我們的生活才能這樣幸福美滿,我們應該尊重各種職業(yè)的工作人員,不應有工種歧視。

(2)在體驗中升華。情緒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總是相互感染的。為此,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要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灌輸教學,努力著眼于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如在上《來自社會的愛》一課中,我事先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資料,在資料的搜集過程中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這么多無私的愛,進而實施學生的感恩教育。

(3)在實踐中內化。針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出一定的行為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如在上《馬路不是游戲場》一課時,可先通過課內教學,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義和道理,再將學生帶到馬路上、十字路口,指導他們辨認交通標志和信號燈,讓小學生開展相應的行為實踐,從而幫助學生增強交通安全意識,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四、構建新的良好習慣目標體系,強化訓練

根據(jù)行為主義心理學提出的S-E-R刺激反應原理,教學中筆者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利用積分、獎章、文具等強化物或語言,及時肯定學生某種行為并增強、放大該行為,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同時,還注重培養(yǎng)、呵護學生良性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射。在實際操作上,可以與學生共同商定一份公正、可行的契約,它既是教師進行心理教育滲透的重點,也是學生通過訓練要達到的目標體系。通過心理訓練的形式,既能使學生明白嚴格約束自己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也能使學生相信自己,做到自律,做好自律。

五、遵循規(guī)律巧妙應用心理效應,事半功倍

教學實踐中,品德與社會課的德育功能總是處于低效狀態(tài),究其原因是德育的熏陶并沒有滲入到學生的心靈和行動中。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真正走進學生“心”的世界,運用心理效應,提高德育實效。

心理學中的“霍桑效應”說明了這樣一個心理現(xiàn)象:當一個人感受到正在受到關注,從而真正投入到工作或學習之中后,他會表現(xiàn)出較高的效率。教育教學實踐中,筆者充分認識到了“霍桑效應”的重要作用。盡量多地給學生以關注,鼓勵和肯定,捕捉閃光點,積極關注、尊重學生的感受。譬如,學生胡某是教師眼中所謂的“差生”,有一次,上課居然睡著了,而我并沒有喝斥這種現(xiàn)象,只是不經意似地叫醒他,并就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幾種歸因。事后,我也了解到他上課睡覺確是事出有因。僅僅就是這么一件小事,讓他感到受到了尊重,所以他特別愛上我的課。之后,我不斷放大他的優(yōu)點,對于他的一些小過失也從不小題大做。漸漸地,他的行為表現(xiàn)改善了很多。在這個學生的轉變過程中,就充分體現(xiàn)了霍桑效應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另外,我還運用“雞尾酒會效應”,傾聽學生,走進學生,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運用“南風效應”,引導學生自省、內化,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運用“頭腦風暴效應”,放飛想象的翅膀,進一步誘發(fā)創(chuàng)造性設想。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應該說,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作為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提高他們道德認知水平、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小學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工作。每一位教育者都應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把德育與心育的結合和滲透做得更好、更加有效。

(責任編輯:張華偉)

猜你喜歡
品德與社會品德心理健康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好學者賢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yǎng)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精心設計,開辟品德與社會課新天地
小學品社課堂結合時事教學初探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