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林
在古代,風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非常務實的學問,因為它的對象是那塊地。我們知道,地對于古代中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它能傳承先輩的偉業(yè),建立繁育后代的功績,是古人休養(yǎng)生息之所。古人按照風水的法則去尋找自已的生發(fā)和歸宿之所。古人對風水的信仰,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宗教感情,它籠罩于古人的頭上并以此為未來命運的風向標。
中國古人的建城理念決定了建城的環(huán)境取向,千百年來一直恪守著這樣一個原則:前有水,后有山。即房子的前面要有水流過,房子的后面還要有山峙立。在遙遠的歷史記憶中,周代先祖公劉遷都至邠地,把城筑在高大的山之下,小河彎曲之間。夏都陽城亦被建在嵩山和穎水之間,傍山而依水。西周洛陽城建在邙山和洛水之間,漢長安城位于龍首山北麓,近臨渭河南沿。東吳南方城建在鐘山和秦淮河之間,元大都、明北京城,更是以山水為建城要旨,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紫禁城卻是以人工的方式在宮的北方累筑了一座萬歲山(即景山),在官城的南方開挖了一條金水河,使官城處于萬歲山的俯視和金水河的環(huán)抱之中。
紫禁城為明朝所建,到清朝入主至清亡,只做了局部的改動,大部分建筑仍保持著明朝的原貌。在明滅元后,明成祖沒有繼承元大內(nèi)宮殿布局,而是毀之以建新城即紫禁城。雖然我們無法找到紫禁城建造的直接文字記載,但紫禁城就像一張龐大而復雜的凝固的信息網(wǎng),涵蓋了當時人們建造它的諸多意思,我們可以通過它的環(huán)境、建筑布局等所蘊合的豐富信息,去搜尋、解讀紫禁城的思想內(nèi)涵。
永樂皇帝為什么遷都北京?
朱檬以“靖難”之名南下打敗了建文皇帝,于南京登基稱帝,有一天他把全國最有名的風水師廖均卿召到南京來,讓他看看南京城怎樣。廖均卿說南京城水口朝外,風水不好。永樂皇帝說我想遷都北京,北京地脈厚重,可為長久之計,于是又讓廖均卿到北京去尋找永樂皇帝的萬年之地。
中國古人認為人只是宇宙中的一小分子,他的生命氣息是與大宇宙相通的,所以無論為逝者建墓,還是為生者建屋,都必須由風水師踏遍青山,尋找最佳的地理環(huán)境,即所謂的吉祥地點,才能修墓造屋,這樣生氣才能永駐,福蔭子孫。
大禹治水成功后,把天下的山脈劃分為三大山脈,到唐代時,風水祖師楊筠松把三大山脈變成三大干龍即龍脈,龍脈是對山脈的最高稱呼,誰占有了龍脈,誰就可能統(tǒng)一天下。北京位于北干龍燕山山脈之下,地理位置優(yōu)越,右擁太行,左環(huán)滄海,北枕居庸,南俯中原,北京城如一把寶座,放在這座圍屏之下,帝王坐此,如坐堂皇視廣庭而尊,所以北京有“帝王之宅”之稱。
永樂經(jīng)營北平十幾年,北平是他的興王之地,他深知此地對明王朝的重要,由于當時威脅明王朝的主要危險仍然是來自塞外的蒙古貴族殘余勢力,所以他決定遷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從明永樂四年(1406年)下詔,宣布于次年開始營建北京宮殿,但大規(guī)模營建北京的工程,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才全面展開,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城基本完工。第二年正式遷都北京。
可見,明北京城的建造,仍然把地理位置納入到一個最重要的認識中。永樂遷都北京,不是從經(jīng)濟、文化、軍事的角度去說服他的臣民,而是從北京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來說服了他的臣民,“至若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據(jù)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于燕薊”。地理位置是第一要素,它是確定以我為中心的依據(jù)。
為什么要筑一座萬歲山(景山)?
古人認為建都城之前要先為國都找到一座依靠的山脈,國都背后有高大雄峰作為屏障,才會堅固而為萬世不拔之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山脈就神化為龍脈。
經(jīng)過風水師們的堪定,確定了北京城的龍脈發(fā)源于昆侖山,經(jīng)太行山、燕山而凝結(jié)于天壽山,天壽山是北京城的龍脈。龍脈起天壽山后,便藏入地下,前面是千余里的大平原。
要在千余里的平原上建立北京城,則要尋山捉脈,引脈入宮。但面對一望無際的平原,如何尋山?如何捉脈?山倒是有一座,名萬壽山(今北海瓊島),但它是前朝元大內(nèi)的鎮(zhèn)山,已被元人所用。故明人不可能再用此山。沒有山,但這并沒有難倒明人。于是明人大膽地以人工的方式利用開挖筒子河的泥土就地累筑一座山,使它成為龍脈脊山,名日萬歲山(即景山),賦予它王氣。有了山,則寓示著地中的生氣被引了出來,龍穴就在山腳下,紫禁城就可名正言順地依山而建。
為什么建一座城市,中國古人非要為它尋找被稱為“龍脈”的山脈?按照西方的觀念,只要是交通樞紐的地方,就是城市的最好選址。中國古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交通要道只是建造城市的形而下的因素,形而上的東西是“道”,所以中國古代的都城背后都有山脈護持,紫禁城的背后,原本沒有山,明人卻非要以人工的方式為它建造一座山。
為什么要挖一條金水河?
僅有山還沒有達到古人對建造陽宅的理想目的,還必須配以水,只有二者的結(jié)合,才是完美的福地。中國古代所有的城市和墓壙,幾乎都位于前有水,后有山的環(huán)境中,這種環(huán)境觀深受中國古人陰陽理論的影響,山是宇宙元氣的凝結(jié),山為陰氣,水為陽氣,有山有水的環(huán)境則可形成“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的理想居住境地。風水理論把這種環(huán)境定為典型的風水地理模式。
如果說北京城四周的河水為天然造就,人們無法更改它的形態(tài),那么引入皇城和紫禁城的內(nèi)外金水河則是人造的奇跡,它完美地體現(xiàn)了人們的意志。
明人認為,紫禁城背靠萬歲山,前臨金水河,枕山襟水,負陰抱陽,實現(xiàn)了沖氣以為和的目的,也就是《周禮》所說的這個地方是“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這樣的地方萬物生長,萬事通達平安,是建造國都及官室的最好地方。
為什么紫禁城要定中軸?
我們的祖先,凡事講究一個“中”字,我們的國名就稱“中國”,當然中國之意,就是大地的中心,既是大地的中心,那當然就是宇宙的中心。這是我們古人最了不起的雄心,所以建都城,在遠古時代是立桿測影定一個中心,后來就發(fā)展到要為都城定一根中軸。
中軸起源于古代的方位觀念及北極星觀念,北極星是天的中心,是宇宙元氣凝結(jié)處?!按笠唤y(tǒng)”思想,便是北極星在人們心中的投影。中軸把北京城分為陰陽兩半,紫禁城的中軸與天軸北極一樣起著分陰陽、定四時、主存亡的作用,故明人在建筑紫禁城時,把全城最重要的建筑都集中于中軸上,以增強中軸至高無上的權力。
在明清時代,中軸亦稱御道,除皇帝之外,任何其他人都不允許在上面行走,中軸是皇權的象征,無比神圣。所以中軸上的建筑,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著中軸的力量,展示著中軸作為天地之中心的恒久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