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路遙
人類審美是一個動態(tài)的心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審美感受與體驗是關鍵,這是因為審美活動是由外部感發(fā)開始并獲得審美感受,是主體對外界刺激的情感上的接受過程,也是知覺完型的過程。情感一方面由外部刺激產生,另一方面,它一旦產生,又作為一種心理力量推動著主體的知覺建構。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審美體驗是審美感受的主體化、內在化、理性化的表現,具有“以身體之,以心驗之”的親歷性意義。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將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以及情感的釋放、生命的覺醒。
一、在審美知覺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當審美活動進入實現階段時,首先就要形成審美知覺,出現感性愉快,即對象結構適應知覺機制而使其和諧運動時所產生的一種感性水平的愉快。
如《醉翁亭記》,文章展現于讀者面前的是一幅觀之不盡的全景,悠然神往的遠景,變幻無窮的動景。由自然方位觀之,猶如山水橫軸:“環(huán)滁皆山”——“其西南諸峰”,“瑯琊也”——“釀泉”——“醉翁亭”;由時間季候觀之,猶如山水縱軸: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山水之間,更有“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太守歸”等“醉翁”與幕僚、百姓們“朝而往、暮而歸”的種種奇觀妙態(tài)。這山光水色使人產生了得之于目的美感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將無聲的語言變?yōu)橛新暤恼Z言,將有聲的語言變?yōu)橛懈星榈恼Z言。特別要注意文中的二十一個“也”字,不僅要借此體會明晰的層次,而且要以此再現文章的回環(huán)往復之美,以營造一種舒緩委婉的音樂美和抒情氣氛,從而在審美知覺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在審美認識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從美學的觀點來看,真、善、美是一種客觀存在,它們相互聯系又相互作用。美必須合規(guī)律,即真;又必須合目的,即善。這種真與善是“美”的基礎和前提,但僅僅如此,還不能構成完整的美,只有當它們通過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才能算是美的。一言以蔽之,美,是合規(guī)律的真和合目的的善與完美的形式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美感在本質上是一種審美認識,它是理性的,實踐的。要在審美認識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就必須引導學生對認識的客體作出理性的思考,并在思考中探幽索微。
仍以《醉翁亭記》為例,滁州風光秀麗,作者歐陽修寄情于山水,以詩酒自娛,不僅自得其樂,并且與民同樂,樂民之樂。他把內心的抑郁藏匿于山水與詩酒之樂之中:看,“負者歌于途”,是勞累時的自娛,“行者休于樹”,是倦旅中的調息;“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是一種悠閑的自適;“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更是一種以酒自娛的樂趣。至于“太守宴”、“眾賓歡”,點染的是樂狀,展觀的是樂景。而在這里,主角則是“蒼顏白發(fā)”的太守。如果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還有山色人影的話,那么,在“夕陽在山,人影散亂”之際,整個醉翁亭,整個瑯琊山,所有生眾都已經潛形遁像,就只有純然的陶陶樂韻。正如文中所述,“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薄叭酥獜奶赜味鴺罚恢刂畼菲錁芬?。”對于“太守之樂其樂”,就有必要引領學生去探幽索微。在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深鉆細研第三段,讓他們說說三種人不同的“樂”處,即滁人游山之樂、眾賓宴飲之樂、太守宴醉之樂;再讓學生聯系寫作背景,探究作者“其樂融融”的另一面: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為代表的革新派,受牽連而遭貶。這篇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正是作于他被貶為滁州太守的第二年(1046年)。作者目睹山光水色,心系滁州百姓,既為自己治滁的政績所振奮,又為自己貶居滁州所抑郁,他這種矛盾的心情在文中得到了恰到好處的體現。可見,對愉快閑適的一面表現得愈充分,愈鮮明,抑郁的一面也就表現得愈隱蔽,愈含蓄。而他抑郁的一面,并非因個人名利的失落而腹悱,而是為“政治改革”的破產而不安。只有從這矛盾的兩方面來加以理解,才能正確把握太守“樂其樂”的真諦。
因此,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帶著一定的歷史背景去審美,而且還要表現出審美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三、在審美超越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審美過程由外部感發(fā)轉向內部體驗,還有可能升騰精神的自由世界,即審美超越階段。它從意象活動的時空來看,是一個從有限到極限再馳向無限的過程。審美超越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實際上是審美主體的心靈追求,是對美的理想、美的本體的一種信仰和索求。它作為審美過程的一個階段,一種狀態(tài),是客觀存在的。其根本意義,則在于尋求現實人生問題的最終解決,具體表現為:人格的震動、靈魂的顫栗、精神的升華。
如讀罷《醉翁亭記》,引進《小石潭記》。筆者又設計了這樣一道思考題:
師:“兩記”的作者都是被貶朝官,失意文人?!蹲砦掏び洝芬悦谰叭傋x者,以樂景發(fā)人深思。而《小石潭記》則以工筆白描見長,以玩味靜態(tài)形諸筆端。為什么二者所寄托的感情是一致的?
生1:《小石潭記》顯得清靜,表現寂寥。作者無亭可倨,還得“伐竹取道”,足見其境人跡罕至?!八拿嬷駱洵h(huán)合,寂寥無人”,只有臨潭自照,形單影只。此地無人音、無鳥語、無蟲吟,唯聞水聲潺潺,偶爾風來葉動,間或游魚相逗。我想,這反而平添了無限的靜謐幽寂。在這靜謐的氣氛中,人的心也是平靜的嗎?
生2:《醉翁亭記》以樂勝出,尤其是“宴酣之樂”更令人如見其狀: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這里所表現的已不再是得之于目的山光水色,而是得之于心的山水元氣,這正反映了作者物我兩忘的思想境界。
生3:《小石潭記》摹景狀物,簡練生動。人之靜與魚之動相映成趣,以魚之樂襯托詩人的郁悶。因此,這種情景交融的寫法正寄托了作者凄苦、憂傷的感情。
生4:據史料記載,《小石潭記》的作者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被貶至永州擔任司馬。他到永州后,母親病故,自己也不斷受到統(tǒng)治者的誹謗和攻擊,心情壓抑,便暫得自適,他筆下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一蟲一魚,都注入了自己的個性色彩。
生5:《醉翁亭記》以樂貫之,但縱有愁情在涌動?!吧n顏白發(fā)”,這與作者當時的年齡特征是不相符的。怎么會“蒼顏白發(fā)”呢?聯系作者遭貶的坎坷仕途,不難想象,作者當時的處境是何等無奈,心境是何等蒼白無力!
學生之所以產生了這種思想上的升華,是因為他們在努力尋找與現實人生貼近的價值觀念: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苦悶和孤獨感愈強烈,就愈需要在日常審美活動中得以排遣或消解。
由此可見,閱讀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必須經歷審美知覺、審美認識和審美超越這三個主要階段。其中,審美知覺是基礎,審美認識是關鍵,審美超越是培養(yǎng)審美情趣的至上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