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壽華
未來社會的人才,不僅需要具有專業(yè)知識和技術,而且應當具有高尚的情操、堅定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特別是要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沒有創(chuàng)新就意味著落后,而這一切都依賴于具有前瞻性的教育。那么,在學科教育中什么是前瞻性的教育呢?我認為: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學習的自主教育是前瞻性教育之一。現將不成熟的見解鋪衍成文。
一、讓學生上臺,引導自主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笨梢?,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因為只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才會有真正的內在的、高層次的愉快,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以爭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如:四月的一天,我要外出聽課,為了不耽擱小朋友們學習,也想借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能力,我對小朋友們說:“明天,老師要聽課去,你們的課,就請你們的班長上。”孩子們笑著跑出教室。我回到學校,孩子們神采飛揚地告訴我上課的事。有好幾個人提出有機會要試一試。于是,我就幫助選擇了試卷分析課——一堂孩子自導、自演的“課”?!罢n”,不是由一位,而是由一群“教師”執(zhí)教的。我發(fā)現,每位“教師”既有自己獨立負責的一塊內容,又有彼此的相互搭配合作。而全體小朋友則帶著一種身為集體成員的自豪感,以很強的自主意識,坦誠自在地參與著。分析完試卷,還有幾分鐘,“教師”們在講臺上交頭接耳商量著怎么辦,臺下同學熱心地指手劃腳地替“教師”出主意。課堂上洋溢著歡聲笑語,有一種和諧、進取、能者為師、互相切磋的氛圍,他們在吵吵嚷嚷的表面下通力合作。不過當秩序有點不穩(wěn),風紀委員一出場,大家立即恢復自我約束的能力。這里,小朋友的主體意識、獨立人格、合作精神、集體責任感、創(chuàng)造意識和才華,淋漓盡致地釋放、展現了出來。
二、讓學生自學,激發(fā)自主
葉圣陶指出:“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币寣W生達到自我主動地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立足于“怎么教”來設計“教”的過程,更要從“怎么學”的角度探索學生的學習過程,要把多數時間還給學生,為學生設計語言文學實踐的時間和空問。說話課要鼓勵學生大膽說;作文課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寫;閱讀課則要讓學生多讀書。
如在學習《詹天佑》一文中,我從中心句入手,讓學習在初讀課文時,劃出中心句,讓學生朗讀和理解中心句,及在文中的作用。爾后,我又引導學生在文中圈出表現詹天佑是“杰出”、“愛國”的句子,文章從哪幾方面作具體描寫?讓學生再次帶著問題細讀課文。學生不難圈出和體會到:詹天佑是在阻撓、要挾、嘲笑中毅然接受任務,并一定要造好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條鐵路;課文是圍繞“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這三方面寫他杰出和愛國的。
這樣學生在讀讀、劃劃、圈圈中學到了怎樣探究未知的知識,培養(yǎng)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激發(fā)了自主熱情。
三、讓學生爭議,促進自主
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倡爭議有利于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提高認識,促進自主,同時培養(yǎng)鉆研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如:《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有這么一句話:“這是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設備極其簡單,……”我問:“這時的‘極其是什么意思?能換用哪些詞?”學生聯系上下文,找出了“極其”能用“非常、十分、很”等詞代替。由此,學生懂得了“極其”就是“非常、十分、很”等表示程度的副詞。
我又問:“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用‘非常、十分、很,而要用‘極其呢?”這下小朋友們議論開來了。通過爭議,一位小朋友很有體會地說:“‘極其這個詞用得妙,因為它比‘非常更‘非常,比‘十分還‘十分,語氣加重了?!畼O其是說到底,是說室內設備太簡單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突出了周總理生活的儉樸。”因此,辨清了“極其”與“非常、十分、很”等同義詞的細微不同,掌握了“極其”一詞的用法。
如果經常進行明顯與隱蔽、直接與間接的訓練,學生就能找出事物的相同點、相似點和不同點,這為進一步思維奠定了可靠的基礎,也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才能得以迅速的提高,促進自主教育。
綜上所述,自主教育是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變教師講授為學生自學,變傳授知識為指導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變注重知識為發(fā)展能力,為單調枯燥為生動活潑,是富有時代創(chuàng)意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