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夫相
一、“思維導圖”的作用
思維導圖也稱腦圖(Mind Map),它是由號稱“大腦先生”的著名學習方法研究專家托尼·博贊(TonyBuzan)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其核心價值在于能幫助學習者將原本復雜的邏輯思維用簡單的線條和圖畫來表示,讓學習者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點、明確層次,而且能夠增強學習者的思維能力,提升注意力與記憶力,啟發(fā)聯(lián)想力與創(chuàng)造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維具體化的方法。放射性思維是將進人大腦的資料,成為一個思維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fā)散出成千上萬的分支,每一個分支代表與中心主題有一個連接,而每一個連接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fā)散出成千上萬的分支。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如“氣候”思維導圖(圖1)。利用思維導圖既能顯示出思維的過程,又有利于學習者理清相關知識的層次,所以思維導圖是一種歸納性很強的思維方式,在地理課堂筆記中很有用途。
1使用思維導圖記筆記,增進理解和記憶能力
根據科學研究發(fā)現,人的大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左大腦負責邏輯、詞匯、數字,而右大腦負責抽象思維、直覺、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巴贊說:“傳統(tǒng)的記筆記方法是使用了大腦的一小部分,因為它主要使用的是邏輯和直線型的模式?!眻D像的使用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因為使用者可以把關鍵字和顏色、圖案聯(lián)系起來,使用了學生的視覺感官。由于學生在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的時候使用了顏色、形狀和想象力,所以思維導圖激發(fā)了學生的右腦,有利于增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2采用關鍵詞,節(jié)省記筆記和復習時間
運用思維導圖記筆記與傳統(tǒng)筆記相比,在形式上的最大區(qū)別就是運用關鍵詞、顏色、圖案等,學生在記筆記時只須記相關的關鍵詞和簡單的圖形、線條等,不必記大段文字和板書,這樣可以節(jié)省50%~90%的時間。在復習筆記時,學生只須讀相關的關鍵詞,不必在不需要的詞匯里面尋找關鍵詞,不僅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而且學生在關鍵詞之間可以產生清晰合適的聯(lián)想,而不枯燥;思維導圖采用曲線連接,構建知識網絡,便于學生記憶和查找;大腦更易于接受和記憶有視覺刺激、多重色彩、多維度的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節(jié)省復習時間。
3利用思維導圖的伸縮性,完善知識結構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人總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在學習新知識時。要把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相結合,改變原有認知結構,把新知識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系統(tǒng)、全面地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由于思維導圖具有極大的可伸縮性,學生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筆記,逐漸建構和完善知識結構。而且,學生通過最初和最終的思維導圖比較,能夠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進展,診斷自己存在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努力把新的意義并入已有知識中。學生在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中遇到了困難,就會清楚地聯(lián)想到自己的不足,可以激勵其去努力彌補。
二、運用“思維導圖”記筆記的方法
如何繪制思維導圖如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