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晴
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伴隨國家對農村中學的投入,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已步入農村課堂,亟需一批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來推動教學改革。反思性教學能為教師的成長找到一條捷徑。
1 學習理論,了解反思的含義
美國著名的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教師成長=教學過程+反思。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公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笨梢?教學反思對于教師的重要性。那么,隨即產生這樣的疑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反思關鍵是什么呢?如何進行“在教學中的反思”呢?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和學生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建立民主的教學課堂氛圍。
2 突破自我,為實現(xiàn)反思創(chuàng)造土壤
理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對于語文課堂,怎樣實現(xiàn)感悟呢?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fā)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筆者認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在教學當中,注意運用“情”的“催化劑”作用,使得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即文章不是無情物,教師不是無情人。走進每一節(jié)課堂,就是一個情感的化身,站立講臺,溫情如慈母,真摯似朋友,親密像伙伴;伴隨文本,激情似火,柔情似水,橫刀立馬,月下低吟,講到悲痛處淚流滿面,講到激動處手舞足蹈,講到快樂時,孩子般歡笑……以教師的情激發(fā)學生的情,以教師的悟引領學生的感悟。
如《水鄉(xiāng)歌》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北方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呢?通過錄像展示美麗的水鄉(xiāng),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學生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學生自然就感悟到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但是領悟之后,就要選擇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如:有的教師用影片來引入;有的教師用詩句來啟發(fā);有的教師用師生的交流來切入;有的教師用比較的方法來引導……
只有自己敢于突破自我,給學生一個真實而富有情感的語文課堂,學生才能在這個課堂中和教師一起體驗情感,一起感悟人物……從而能夠很容易和學生建立起民主、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為體驗反思構筑良好的前提。
3 教師反思,學生反思
經過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驗總結,筆者認為要實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落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不僅僅是教師進行反思,而且學生必須也參與反思,才能夠教學相長,真正體會教學反思帶給教學改革的影響。
筆者在教學中注意民主教學,主要在課堂中及時反思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狀態(tài)來靈活處理課堂知識的傳授時間等,然后在課后注意記下在教學中的得失,并進行剖析探索,同時還記下教學中的機智與靈感,學生創(chuàng)新的見解、好的思想方法等,以便在平行班中實踐,或者明年的課堂使用。正如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在回答“你是怎樣來上好這堂課的”時說的話:“我是用自己一生的時間來上這堂課的?!?/p>
教師進行反思,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夠做到;但是要讓學生進行反思,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確定學生進行反思的內容,筆者認為有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學習方式、學習結果等4個方面。具體實現(xiàn)這4方面的反思內容,筆者嘗試使用寫學習后(周)記、填寫作業(yè)情況反饋表、和學生不定期進行談話等方法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了解學生反思的實際情況。
但是必須強調的是,每一節(jié)課教學的成功,不是只有反思就可以,而是在以往精心備課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還要做到反思才可以。語文教學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個性的,能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陸游教孩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彼哉Z文教師是一個雜家,必須不斷地讀書,不斷地思考。學生如果認為自己的語文教師知識淵博,上課能有一些新見解,就成功了一半。比如《項鏈》未必就批判資產階級虛榮心;《裝在套子里的人》未必就一定要揭露沙皇軍警的黑暗,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見解。
實踐證明,教學反思可以促進教學能力快速成長。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p>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鐵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