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晗
5月15日下午,中航工業(yè)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的銷售公司總經理黃小冬踏入了位于車公莊附近的新大都飯店,此行目的是簽訂《汽車下鄉(xiāng)生產企業(yè)銷售服務承諾書》。而媒體對于他的關注可能并非源于此次活動的內容,而是剛剛暫停上市的公司運營情況。
連續(xù)三年虧損
5月4日,ST昌河表示,因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連續(xù)三年虧損,根據規(guī)定,公司股票自5月11日起暫停上市。
記者注意到,在這次活動上,昌河汽車已經改用了“有限責任公司”的稱呼,而不再是“股份有限公司”。
昌河汽車集團董事長李耀曾表示,產品類型單一、銷售上“只會干不會賣”、成本控制上比較無力成為陷入困境主要原因。
連續(xù)三年虧損,迫使昌河汽車暫停上市。然而,這一切只代表過去,昌河汽車未來的路將如何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汽車下鄉(xiāng)”、產業(yè)整合雙重機遇
“中航的汽車業(yè)是其業(yè)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由哈飛汽車、昌河汽車和東安動力三部分組成,而昌河汽車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次ST昌河停牌只是資本層面的一個操作,對我們實業(yè)沒有什么影響。同時,中航還給了我們4億元的注資。”黃小冬表示。
昌河汽車在資本市場的巨大變動似乎沒有給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相反,面對“汽車下鄉(xiāng)”政策帶來一片繁榮的微客市場,昌河汽車總經理周世寧近日向媒體表示,今年一季度昌河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17%,昌河汽車已經把年銷量目標從13.2萬輛上調到15萬輛。
此外,中航的4億元注資,讓業(yè)內人士自然地聯(lián)想到傳聞中的中航對于汽車業(yè)務的整合。對于整合,業(yè)內出現(xiàn)了種種猜測。而種種猜測無一不建立在昌河汽車的上市公司身份上。
而現(xiàn)在,昌河汽車已經不再是上市公司,那么中航的整合的計劃似乎只能寄希望于中航目前惟一一個汽車業(yè)務的上市公司──東安動力。據業(yè)內人士分析,昌河汽車退市之后,很可能重新納入東安動力,完成中航原有汽車業(yè)務整合。
鈴木的“偏愛”
“今年預計的15萬輛銷售目標中,合資企業(yè)昌河鈴木的銷量為9萬輛,自主品牌為6萬輛?!秉S小冬說。
上述銷售目標的分配顯示,合資公司鈴木對昌河汽車的銷售影響很大。近年來,昌河汽車對于鈴木的依賴日漸增長。2007年3月,昌河汽車和昌河鈴木協(xié)商作價1.68億元向后者出售部分設備及廠房等資產。
然而,在同為鈴木在中國的合資公司的長安汽車面前,昌河汽車顯現(xiàn)了明顯的劣勢。昌河鈴木引進的新車,是日本國內已經生產的車;而長安鈴木2005年以后引進的轎車是全球同步上市的新車。
據了解,今年上海車展首發(fā)的新款奧拓將被投放在長安鈴木,這是又一款長安鈴木引進的全球同步上市的新車。顯然,鈴木是對長安較為偏愛的。
一方面,昌河汽車對于鈴木日漸依賴,另一方面,鈴木又將重心放在長安汽車身上,這一局面似乎讓昌河汽車處境尷尬??偟膩碚f,過分依賴外資的生存方式似乎并不穩(wěn)妥,昌河要想謀得長遠發(fā)展,還要在提高自身實力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