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軍
文言實詞的數(shù)量較大,而且常常多義,用法較靈活,因此,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句中的含義就成為閱讀文言文的第一個難關。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實詞和掌握正確的方法是推斷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句中含義的關鍵。下面是合理推斷詞義的六種方法。
一、字形推斷法
即通過字形結構分析來解釋詞的本義,漢字中的形聲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義符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檣櫓灰飛煙滅”,“櫓”是常見字,是木制的船具,“檣”是冷字,但“檣”從木,與“櫓”聯(lián)合成詞,可知“檣”也是木制的船具。
另外,“禾”與五谷有關;“貝”與金錢有關;“皿”與器具有關;“系”與捆綁有關;“歹”與死亡有關;“月”與肉有關;“纟”與絲織品有關等。
二、字音推斷法
古代漢語中,語音和語義有一定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則,大膽逆推,找到通假關系,用本義去解釋借義。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這句中“惠”本義為“仁愛”,在這里顯然是講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聯(lián)系來推斷其通假,“惠”通“慧”,豁然貫通。“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可推斷為“取”通“娶”。
“昌期少年,不閑吏事?!?2004年湖北高考題)句中“閑”與“嫻”通假,“熟悉”的意思,“嫻于辭令”即為明證,“不閑吏事”就是“昌期少年,不熟悉吏事”的意思。
三、結構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詞句等對舉的語言現(xiàn)象很多,在兩兩、三三的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反相對,這樣通過對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
例如:“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不見也。”(《屈原列傳》)。上下旬以“而”相連,表并列關系,據(jù)“亡國破家”這個并列結構的短語可推知“圣君治國”亦當為并列關系,譯為“圣明之君,治平之國”。若譯成“圣明韻君主治理國家”,則為主謂關系,與前句結構顯然不相對應。
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②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簡析]①句從句式結構來看,屬于對仗,“忠”和“賢”相對,“用”和“以”相對;“忠”和“賢”同義,那么“用”和“以”同義,故“以”的意義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從句式結構來看,也屬于對仗句,“六國”與“秦”相對,“滅”與“族”相對,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滅”的意思。
四、語法分析法
句子的結構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shù)?根據(jù)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
例如:(2000年全國高考題)“自放驢,取樵炊爨”,題目中給的詞義是:樵—打柴?!伴浴弊智坝袆釉~“取”,后有動詞“炊爨”,上下聯(lián)系起來,不難推斷出它處于賓語的位置,是名詞,應該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動詞,明顯不當。
再如:
①據(jù)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②帶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簡析]①句也為對仗句,“據(jù)”與“擁”相對,“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之意,名詞,那么“固”也是名詞,據(jù)此推斷“固”為險固的地方之意。②句也為對仗句,“帽”與“環(huán)”相對,“帶”與“腰”相對,“帶”為動詞,“腰”也為動詞,“腰佩”之意。
五、成語驗證法
不少成語源于自文言文,因此在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我們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語后,便可以根據(jù)一些成語的意義、用法,推斷出文言詞義。
例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②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③登高而呼,聲非加疾也。
④每責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
[簡析]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語“日薄西山”中的“薄”字來推斷,“日薄西山”中的“薄”為“接近”之意,那么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試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語“不速 之客”很容易推斷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風知勁草”中的“疾”字推斷出是“強”的意思。④句中的“責”字可由成語“求全責備”推知是“尋求,尋找”之意。
六、課文遷移法
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我們要善于根據(jù)課內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異同,以解決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問題。
例如:(2001年全國高考題)“城之不拔都二耳”,題目所給的義項是:拔—被攻取。依據(jù)《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其后秦伐趙,拔十城”的“拔”當“攻取”講,再結合語境,可以推斷答案是正確的?!褒R人追亡逐北”,題目所給的義項是:北—指敗逃者。依據(jù)《過秦論》中“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的“亡”當“逃亡的人”、“北”當“敗逃的人”講,可以推斷答案也是正確的。
(責編 李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