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濤 王光昶 周繼芳 張 婷 張建煒
[摘要]結合醫(yī)學各專業(yè)的案例式教學法教學實踐,介紹在成都醫(yī)學院實施案例式教學的一些經(jīng)驗與體會,分析《醫(yī)用物理學》案例式教學法所起的主要作用,提出與傳統(tǒng)講授法的互補作用。針對案例式教學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思考和解決方案,旨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地提高和完善。
[關鍵詞]醫(yī)用物理學 案例 教學法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920157-02
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漸向“大眾化教育”轉變,高等教育由傳授知識為主轉變?yōu)樘岣吣芰橹?同時,國家更加重視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在參編科學出版社2008年《醫(yī)用物理學》案例版教材和對全教研室老師進行了案例式教學法培訓的基礎上,我們申報了校級課題“案例教學法在醫(yī)用物理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并在2008級的各專業(yè)班級實施了案例法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教研室通過集體備課及教研活動,對案例式教學法實踐中的經(jīng)驗予以交流、總結。實踐證明,案例在用作新課導入、課堂舉例以及學生討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針對性和實踐性。下面是我們案例教學的一些實施經(jīng)驗和感想。
一、案例式教學法的實施情況
(一)案例學習經(jīng)過的三個階段
1.個人準備
認真的個人準備是案例學習的基礎,一般每個案例要花一定時間仔細閱讀,并思考:案例的事主要解決什么問題?將要涉及哪些方面?盡量假設你就是案例的事主,而不要置身事外。將相關信息整理出來,進行一些初步的計算,或者列出基本的分析框架,翻閱教材和資料。將分析整理出來,并得到分析的結論和你的建議。
2.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不一定需要嚴肅的形式,可以在學生的自由空間進行。這個階段的并不要求解決案例問題,而是通過相互交流與討論,促使每個小組成員進一步思考、調整和深化對案例的分析。
3.課堂討論
在課堂上,老師會根據(jù)案例的內容和教學要求,引導討論的進程。通過抽問、追問、搶答、自由討論等方法。有爭論最好,可以暴露問題,也能使問題多角度得到討論。在案例討論結束時,老師小結討論的成果,并通過案例,給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學習的結論和建議。
(二)案例模式的實施
事實上,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教材所提供的案例資料,是很難按照這樣的模式實施。案例的繁簡不同,難易程度不同,可操作性不同,無法按同一模式完成。從教學法的靈活運用角度看,我們覺得也沒有必要千篇一律地設計。我們在進行案例法教學時,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把案例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用于教學實踐中:
1.以案例為線索,貫穿課程。這種方法把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與案例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發(fā)揮學生模擬當事人的主體作用,又通過講授講清基本原理和基本規(guī)律,最后由老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2.以案例為項目,解決問題。這種方法采用典型的案例教學模式,把學生推在最前面,主要通過他們的主體作用來解決問題,老師只起引導作用。但這種方法花的時間很多,組織難度比較大,所以要適當,不能太多,不然完不成教學任務。
3.以案例為引子,導入課程。有些案例比較有趣,可作為課程的導入內容,激起學生的興趣。
4.以案例為例子,簡單舉例。有些案例太過簡單,僅作為例子一筆代過就行了,以免花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二、案例式教學法實施的作用表現(xiàn)
實施案例式教學法后,效果比較明顯,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參與性更強,成績有所提高。老師們都覺得案例式教學法最突出的作用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人類有一些最基本的需要,那就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展現(xiàn)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學習是一種滿足人類基本需要的方式,如果它引不起學生的興趣,那就說明教學方式本身有了問題。德國醫(yī)生內特爾認為在智力培養(yǎng)中,過多地給予被動刺激,造成了刺激的集中、飽和狀態(tài)就會使孩子們在求知活動中出現(xiàn)“厭食癥”。反思一下,我們教學活動中給學生的“被動刺激”的確不少,是應該更加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問題。引入案例式教學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學生學習的地位,從而轉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他們再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能主動地去尋覓、吸取知識。案例式教學法的意義還并不僅在于幾個案例的學習?!皫煾狄M門,修行在個人?!?這里所說的引進門,就包括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一內容,有了興趣,才能留在“門”里繼續(xù)鉆研。通過老師的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進一步地自我“修行”。
(二)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比~圣陶先生也說,“教是為了不教?!边@些話都強調了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教會學生自己學習。案例式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開放的、動態(tài)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唱主角、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況?!鞍咐健苯虒W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分析、討論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案例式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一些真實性很強的案例,把灌輸式的知識獲取方式變?yōu)樘骄渴降姆绞?。它不但注重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作用,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激發(fā)興趣、啟發(fā)思維、引導鉆研的作用上,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教師主導的思維活動中,學生既學會分清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研究方法,又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得到邏輯思維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就在不斷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探索和訓練中得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
教學中常借助對現(xiàn)有案例的分析來詮釋比較抽象復雜的概念、理論,或揭示一些綜合性很強的問題和關系。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不但接觸、吸收到新的知識和信息,同時還需要他們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去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并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和獲得新的能力。我們感覺案例式教學法對學生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1. 鞏固了理論知識,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2.培養(yǎng)學生的膽量和參與意識,通過案例教學,一些曾害羞、不敢發(fā)言的學生也能大膽地站出來陳述自己的觀點,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3.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協(xié)作、交往的能力;4.通過對圖書館、網(wǎng)絡等學習資源的利用,學生在查閱文獻資料、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并對學生終生學習的意識和技能得到鍛煉。
三、案例式教學法中需改進的地方
并不是說案例式教學法就是很完美的,雖說案例式教學法很有新意,我們在實踐中優(yōu)點也比較突出,受到學生的好評。然而,在案例式教學法的實踐中,我們收集到不少問題。
(一)案例編得不好,不如不用
有些不好的案例,知識點過于簡單,學生象聽故事一樣,聽完就完了,但是這些案例敘述過程還很繁瑣,完全是浪費時間,這種案例在教學中完全沒必要使用。還有些案例知識點過于零散,相互關系不明確,學生不知所云,老師也覺得不好組織。有些案例雖然取材于醫(yī)療案例,與臨床結合得比較好,但是用到的相關物理知識卻太簡單,僅僅高中階段的知識足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案例最好不用。在選擇案例時,最好遵循以下原則:針對性、典型性、現(xiàn)實新穎性、實用性[2]。
(二)大班組織討論不好控制
教室里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成績好的愛坐前排,普通同學坐中間,坐在后排的通常都是些學習不認真,愛開小差的,這些學生也是最愛抱怨學不懂的。在大班里組織案例討論時,常常局面會很混亂,雖然大多數(shù)學生積極參與,但常有部分同學沒有融入其中,多數(shù)為后排的這些同學。
經(jīng)過分析,我們認為有以下原因:一是學生準備不充分,在討論環(huán)節(jié)拿不出東西來,于是無所事事;二是習慣了“老師講”的模式,不習慣發(fā)表自己見解;三是大班教學,人數(shù)過多,討論成了部分性格外向和成績好學生的舞臺,而內向的或者開小差的學生則沒有參與進來;四是老師勢單力薄,常常招呼不過來,有些組很快討論完了就干一些跟學習無關的事情。如何組織好討論值得進一步探討,比如采用小班教學的方式,多用引導式的討論,少采用分組討論等。
(三)案例教學“度”的控制比較難
案例該不該用,怎樣用,有個度的問題。在學分制下,一方面給了學生更多的時間在課下自主學習;另一方面也使課堂時間很緊張。案例教學的過程通常有很多程序,需要占用課上和課下許多時間,所以不能多,要精。如果案例用得太多太濫,正常的教學任務可能完不成,也會造成學生負擔過重。而且案例實施過程中常有意外情況發(fā)生,比如有時同學的發(fā)言思維太發(fā)散,不著邊際,就要及時打斷;有時會出現(xiàn)冷場,老師就要及時補救。同時案例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需要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并教會他們掌握一些適用于案例學習的方法。
(四)課下要求學生很難完成
案例教學常要求學生要在課前和課后搜集資料。這些資料有老師提供的,也有從書店、圖書館找到的,還有網(wǎng)絡資源。按理說,各條路都是通的,學校內網(wǎng)、外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庫都可以下全文。但是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課下的要求學生卻常打折扣。大部分學生不會及時去圖書館和書店,好多能收集到的資料實際是被學生保存起來。這種收集到資料就誤以為掌握資料的情況還是一種通病,不象手抄的資料習得率高,這也嚴重影響到對學生課下要求的貫徹執(zhí)行。這就要求老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不光是提要求,而要教會學生如何利用資源,發(fā)揮資源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把目標細化,督促學生完成任務,最根本的還是要想辦法激勵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的來說,通過一年多案例式教學法的學習與實踐,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醫(yī)學物理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通過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我們對案例式教學法的認識更深入了,我們既充分肯定它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從多角度、多層次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的作用,也清醒地看到這種教學方法在實施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在《醫(yī)學物理學》的教學中,實事求是,把案例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靈活地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在下一階段的實踐中,我們還要進一步探討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案例式教學法優(yōu)勢,縮小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把案例式教學精品化,使教學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仇惠、余大昆主編,案例版教材醫(yī)學物理學(第一版)[M].科學出版社,2008,1.
[2]王光昶、張建煒等,案例教學法在醫(yī)學物理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6.
作者簡介:
陳濤(1971-),男,講師,碩士,副主任,從事醫(yī)學物理學的教學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