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全
[關鍵詞]空白藝術;原則;感悟;實踐;記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09)08(B)-0026-01
“空白”,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學習:或預習、復習,或歸納、演繹?!翱瞻住弊鳛榻虒W中的藝術,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尤為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
一、“空白”藝術的原則
1.求實原則。即具體概念或具體原理的講授與復習,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需要學生“悟”還是“記”,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摒棄生搬硬套的形式主義。原則上,學生對于哲學要多“悟”,對于政治學要多“記”,對于經濟學,學生最好能走向社會、走向市場,多了解些實際知識,這樣更能加深對經濟現(xiàn)象、經濟規(guī)律的理解和把握。
2.適度原則。提倡“空白”,講究“空白”藝術,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翱瞻住彼囆g的運用,教師要遵循適度原則。如果一味“空白”,面對新知舊知,教師什么都不講,什么都不說,甚至將整節(jié)課都交給學生“自由”支配,那是放任自流,違背了教與學的基本規(guī)律。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白”,更談不上什么“空白”藝術。教師絕不可放棄自己的主導地位,該講則講,該空則空,講空結合,這才是“空白”藝術的要義。
3.科學性原則?!翱瞻住笔且环N教學方法,是一種教學手段。它還需在科學性原則指導下不斷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應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不斷豐富“空白”的內容,提高“空白”的水平;另一方面還要拓寬自己的視野,探求更新、更好、更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教學方式,從而形成互補,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這樣,“空白”藝術才能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真正煥發(fā)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魅力。
二、“空白”藝術的運用
1.在“空白”中“悟”?!拔颉笔穷I會,是理解,是溫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華。思想政治課內容理論性強,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單憑教師分析講解顯然不夠,至于希望通過“講得多、講得細、講得深”達到讓學生透徹理解更是緣木求魚。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边@個“思”,就是“悟”。如在新授概念時,教師應在點化學生之后讓他們自己去“悟”。譬如,講到物質概念中的“客觀實在”時,教師應該先告訴學生,所謂“客觀實在”,就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所謂“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就是“無論你看得見看不見,摸得著摸不著,相信不相信,承認不承認,它都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并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任何眉飛色舞、精彩絕倫的講解、例舉。都取代不了學生自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最基本概念的感悟。
2.在“空白”中“做”。學生“悟”的結果是知道。但知道的僅僅是理論,理論還要與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學生去實踐,去“做”。練習是檢查學生理解廣度和深度的重要手段,是比較重要的“做”。只“悟”不“做”,則對知識的掌握難以深化和鞏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一定量的選擇題、思考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通過比較、辨別,加深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時還需要把課堂上的“空白”延伸到課后,要求學生走出校門,到農村、到工廠去調查研究,把理論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做”是學習的根本,學生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領會。也才能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
3.在“空白”中“記”?!坝洝卑▽εf知識的回憶和對新知識的記憶,它是學生鞏固原有知識、提高對新知識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夠記住。但記住了卻能進一步加深理解。我與學生交談常常會有這樣的對話:這個原理你懂了嗎?懂了。這個原理的內容是什么?記不得了。既然記不得,又怎能說是懂了呢?誠然,死記硬背是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廢食。重復是記憶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師的重復絕對不是學生的記憶。教師在每新授完一個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后,應給學生留出較短的時間,要求學生即時強化記憶,并當場抽查。有理解作為基礎,再加上時間的限制,緊張氣氛帶來的壓力,往往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fā)揮其記憶能力。復習舊課時,教師應堅持“提問——記憶——回答”的原則,讓學生或回憶概念,或歸納原理,或比較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記”是目的。其他是手段。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利用“空白”讓學生記憶那些該記的內容,不要把“記”留到課后,這不僅僅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學規(guī)律,趁熱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