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頂
《孔雀東南飛》有三處描寫了劉蘭芝的流淚,它不僅加濃了悲劇的氣氛,而且還耐人尋味,使我們能夠從中發(fā)現詩人對于主人公形象刻畫的獨具匠心。
1.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在此處,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劉蘭芝對于小姑的感情。從中我們可以想見,劉蘭芝與小姑之間多年來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她和一家人是和睦相處的。平時,她對于小于自己的小姑更是關愛有加。從“始扶床”到“如我長”,她們親密無間,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小姑,感情也在逐漸加深,在這分別之時,想到與小姑以后不能再見面了,自然而然感到無限的悲傷。所以,難過得淚流滿面,這充分體現了蘭芝重情感、知情理的性格。
2.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p>
當蘭芝聽到縣令的兒子要來求婚,而母親忙著為自己準備時,面對母親的催促,她心如刀攪,淚流滿面。因為她永遠忘不了與焦仲卿共同的誓言,更忘不了與焦仲卿的情深意長,雖然暫且離開了自己的愛人,但心仍在一起,即便以后不可能再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意改嫁他人,以實現自己對仲卿的莊重承諾。這時她只好當著母親的面說出實,
以示永不改嫁,表達對仲卿的忠誠。
3.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當太守的兒子來求婚,并且定下了結婚的日子,母親提醒她做幾件婚服時,蘭芝則是默不作聲,用手巾捂著口,任淚流如雨下。從這哭泣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她內心的痛苦非同尋常,因為,周圍人對她的逼迫越來越近,越來越強,悲劇的發(fā)生已經是旦夕之間。當她手中拿著剪刀下料為自己做嫁衣時,心里便想,這哪里是在做嫁衣,而是自己在把自己推上絕路,難道自己真的沒有一條路可走了嗎?她強忍著心頭的悲痛,不讓自己哭出聲來,當她把嫁衣做好之后,再也控制不住那悲切的情感,默默地走出家門,盡情地哭訴出來。這眼淚是對仲卿的無限思念,也是對封建禮教的控訴。
三處流淚,沒有一處是在仲卿面前,更沒有一處在婆婆和兄長面前,由此可見她的剛強。從另一方面看,她也是一個善良多情之人,忠貞愛情之人,感情豐富之人,雖然不在仲卿面前流淚,但她有自己表達愛情的獨特方式,她的情很濃,也很深,她的情感的發(fā)泄大都選擇在少人或者無人之處,暗暗流淚。這里,一方面表現一個弱女子在封建家長制面前的無助,另一方面通過這種特殊的抗爭方式,也見出其堅毅自尊自強自立的一面,表現了一個多情女子的柔韌之美。
(作者單位:界首市高級職業(yè)中學)